亚洲区域海—陆—气相互作用对全球和亚洲气候变化的作用研究进展 ; Progress in Air-Land-Sea Interactions in Asia and Their Role in Global and Asian Climate Change

التفاصيل البيبلوغرافية
العنوان: 亚洲区域海—陆—气相互作用对全球和亚洲气候变化的作用研究进展 ; Progress in Air-Land-Sea Interactions in Asia and Their Role in Global and Asian Climate Change
المؤلفون: 李建平, 任荣彩, 齐义泉, 王法明, 陆日宇, 张培群, 江志红, 段晚锁, 于非, 杨永增
سنة النشر: 2013
المجموعة: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OCAS-IR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机构知识库
مصطلحات موضوعية: 海—陆—气相互作用, 年代际气候变化, 东亚季风, 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 气候预测, ENSO
الوصف: 围绕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亚洲区域海—陆—气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预定的总体研究内容和科学目标,项目执行两年多以来,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科研成果。关于气候动力学方面,项目揭示了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的海温变化是全球热带气候年代际变化的重要驱动力,是全球尺度副热带干旱的重要调控器;发现热带东太平洋海温存在冷舌模态,它是一个海气耦合模态,阐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其对ENSO型态变异的作用及影响东亚气候的机理;揭示了青藏高原热力强迫的异常特征及其气候效应;提出了水平非均匀基流中行星波传播的理论,研究了其在不同东亚夏季风背景下的传播特征。关于气候预测方法方面,提出了若干有物理基础的气候预测方法,如尺度分离的降尺度预测新方法、基于北大西洋涛动(NAO)—ENSO的东亚夏季风预测模型、基于南半球环状模的东亚气候预测模型等,为业务部门提供了重要参考。关于观测方面,项目在亚洲区域海气补充观测和海洋资料同化方面也取得突出进展,成功进行了南海18°N断面海洋综合观测,为形成我国第一条南海断面长期海气观测打下了基础。在国际合作方面,项目还继续推动和领导了"亚洲季风年"(AMY2007-2012)与"东亚气候模拟"国际计划,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地位。
نوع الوثيقة: report
اللغة: Chinese
Relation: 大气科学;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72141
الاتاحة: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72141
رقم الانضمام: edsbas.D50F112A
قاعدة البيانات: 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