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sertation/ Thesis
論罪刑法定主義之社會機能一個法律權力的反抗性論述 ; The Social Functions of “Nulla Poena sine Lege”: Resistant Discourse to the Legal Power
العنوان: | 論罪刑法定主義之社會機能一個法律權力的反抗性論述 ; The Social Functions of “Nulla Poena sine Lege”: Resistant Discourse to the Legal Power |
---|---|
المؤلفون: | 林琬珊, Lin, Wan-shan |
المساهمون: | 李茂生, 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 |
سنة النشر: | 2008 |
المجموعة: |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NTUR) |
مصطلحات موضوعية: | 罪刑法定主義, 社會機能, 權力, 暴力, 阿岡本, 例外狀態, 生命政治, 主權, 神聖之人, 赤裸生命, 裸命, 差異排除機制, 失序, 排除內包機制, nulla poena sine lege, social functions, power, violence, Giorgio Agamben, state of exception, biopolitics, sovereignty, homo sacer, bare life, exclusion, anomie |
الوصف: | 罪刑法定主義有其解釋學上法益保護目的與人權保障目的,惟無論在立法、司法等各個層面的國家權力行使,都可以看見兩大目的相衝突時,通常皆以前者為重,而忽略對於人權的保障。在這樣的現實之下,本文企圖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檢視罪刑法定主義所具有的深層意涵,並探求國家法律權力的本質。 本文以立法上對於性犯罪強制治療之不定期刑的規定為起點,再轉向對於罪刑法定主義意義的理解,並透過對於刑罰權力及其周邊制度的觀察,來嘗試分析罪刑法定主義發展的脈絡與變遷。接著,藉著Giorgio Agamben之例外狀態理論,來分析前述觀察所得,並檢視國家法律(刑罰)權力的本質及其目的,揭露罪刑法定主義所隱藏的社會機能。 本文認為,法律做為一種國家權力的正當化工具,仍有其難以抹消的暴力色彩,並且以護衛法秩序的存在為其主要機能;而罪刑法定主義的界限,則必須透過判決(決斷)的出現,始能顯現;再者,罪刑法定主義在人權保障的旗幟之下,所發揮的社會機能,則是不斷地創造例外狀態,並透過排除與內包的機制,來維持正常法秩序的存立。在國家刑罰權力運轉的過程中,做為實存的個人則無疑將不斷地被客體化,而成為法秩序的俘虜。 在肯認既存結構與差異排除機制無法完全消除的前提之下,本文將探尋一個反抗的進路,以權力者的倫理反省做為侵犯結構的原點,使其得以伴隨著結構而生,希冀藉此得以鬆動結構,並能截斷法律的循環論證,在實踐中嘗試拓展人類純粹行動的場域。 ; 第一章 序論 1一節 問題意識 1二節 研究方法 4三節 論文架構 5二章 國家刑罰權力之問題—從性犯罪強制治療保安處分談起 7一節 有關特殊的性犯罪者之處遇 7一項 保安處分與罪刑法定主義 7二項 特殊性犯罪者保安處分規範生成與變遷 12三項 附論 22二節 罪刑法定主義之理論 25一項 概說 26二項 思想根源 29三項 形式意義 29四項 實質意義 34五項 類推適用與擴張解釋的界限—一個邊界事例的觀察 36三節 小結—問題點 40三章 罪刑法定主義之系譜及其周邊制度的考察 43一節 罪刑法定主義的系譜 43一項 過去通說的架構:大憲章—人權宣言—近代大陸國家刑法 43二項 對於通說的批判 44二節 罪刑法定主義的變遷—以周邊制度之生成為觀察素材 46一項 概說—罪刑法定主義的性格 47二項 古典學派的刑法理論—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 50三項 近代學派興起—以保安處分為論述中心 54四項 一九七○年代以降的變遷 64四章 GIORGIO AGAMBEN之例外狀態理論 81一節 概說 81二節 例外狀態 83一項 從規範的均質性來看規範適用的問題 83二項 例外狀態於憲法學上的意義 84三項 例外狀態做為法的原初結構—從Schmitt到Agamben 85四項 例外成為常規 109三節 生命政治學—主權與赤裸裸的生 111一項 神聖之人與赤裸裸的生 111二項 生命政治的基進化—裸命的析出與政治化 113四節 危機即為轉機:例外狀態的翻轉—彌賽亞的降臨 115五節 小結—AGAMBEN與SCHMITT理論之差異與本文選擇 116一項 理論差異 116二項 本文選擇 117五章 罪刑法定主義之社會機能的批判與檢討 123一節 從例外狀態理論來看國家犯罪處理手段 123一項 例外狀態做為一種典範 123二項 例外狀態的排除 126三項 主權與決斷 135四項 赤裸裸的生 139五項 正面形象的內包 142二節 法律權力的批判與檢討 144一項 罪刑法定主義於刑事政策中的角色定位 144二項 再探刑法與刑罰機能 147三項 罪刑法定主義之形式意義到實質意義的轉變 155四項 法律語言的支配 155三節 罪刑法定主義之界限與機能的再考 165一項 罪刑法定主義的界限 165二項 罪刑法定主義的社會機能 166六章 代結論—一個反抗的可能性 171一節 尋找反抗的可能性:革命或是結構的侵犯? 171一項 例外狀態常態化的困境 171二項 反抗的原點 171三項 循環論證的截斷 178二節 研究展望 184考文獻 187 |
نوع الوثيقة: | thesis |
وصف الملف: | application/pdf; 1385798 bytes |
اللغة: | Chinese English |
Relation: | U0001-2807200816583000; 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179540; 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179540/1/ntu-97-R93A21062-1.pdf |
الاتاحة: | 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179540 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179540/1/ntu-97-R93A21062-1.pdf |
رقم الانضمام: | edsbas.B9E793DA |
قاعدة البيانات: | BASE |
الوصف غير متا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