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2018年拉萨河径流泥沙变化

التفاصيل البيبلوغرافية
العنوان: 1980—2018年拉萨河径流泥沙变化
المؤلفون: 张闻多, 熊东红, 张宝军, 赵冬梅, 刘琳, 秦小敏
سنة النشر: 2022
المجموعة: IMHE OpenIR (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机构知识库
مصطلحات موضوعية: 径流量, 输沙量, 双累积曲线, 降水, 人类活动, 拉萨河
الوصف: 径流量、输沙量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流域的环境特性以及水土流失程度。拉萨河作为雅鲁藏布江的一级支流,对其输沙量的长期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缺少精确定量评估。开展拉萨河水沙变化特征及归因识别研究,分析西藏农业及生活用水的格局,对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80—2018年拉萨水文站径流泥沙和流域降水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小波分析和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分析了拉萨河近40 a的径流、输沙演变规律和周期性特征,并结合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探讨了流域水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近40 a拉萨河年径流量和输沙量整体均表现为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其多年变化呈多峰波动,逐年变化方向基本同步;二者年内分配极为不均,汛期(5—10月)径流量占全年总径流的85.79%,输沙量占比达99.62%。(2)年径流量在2005年发生突减变化,年输沙量分别在1994年和2005年发生突增和突减变化。(3)拉萨河年径流量近40 a经历了3次丰-枯循环交替变化,15 a为主周期;年输沙量经历了6次丰-枯循环交替变化,9 a为主周期。(4)拉萨河径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由降水主导(1994—2004年)转变为人类活动(2005—2018年)占主导,而输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则表现相反;随着不同阶段的变化,人类活动对径流输沙的贡献率逐步增大,生产建设工程、水库运行调度、生态工程实施是人类活动影响拉萨河水沙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水资源分配以及水利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流域生态工程实施成效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نوع الوثيقة: report
اللغة: Chinese
Relation: 山地学报; 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7128
DOI: 10.16089/j.cnki.1008-2786.000702
الاتاحة: 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7128
https://doi.org/10.16089/j.cnki.1008-2786.000702
Rights: cn.org.cspace.api.content.CopyrightPolicy@3e824177
رقم الانضمام: edsbas.91E7989E
قاعدة البيانات: BASE
الوصف
DOI:10.16089/j.cnki.1008-2786.0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