الوصف: |
本文研究目的:了解民俗传承元素在儿童计免IEC策略传播材料中的应用及与目标人群的相关性、可接受性、可行性及适用性. 研究方法: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两个县,针对4种传播材料共进行两轮预试验,预防接种关键信息分别访谈10名村干部,对115名和134名村民进行宣传画问卷调查,分别组织6组民歌VCD和接种证插页的小组讨论. 研究结果:(1)根据村干部的文化程度及背景,第一轮预试验后,将6条关键信息内容进行通俗化修改;通过第二轮预试验,80%的被访村干部均能理解关键信息的内容.(2)第一轮预试验后,对宣传画的文字和图画内容均进行修改、完善;第二轮预试验,在能认读宣传画文字的村民中,91.7%的人能完全理解含义,大部分村民能看懂图画的内容,对宣传画的接受性、认同性较高.(3)鉴于苗族和侗族语言存在地域差异,第一轮预试验后调整民歌VCD策略,民歌只作为一种吸引本民族传播受众的手段,各首民歌之间插播预防接种关键信息;第二轮预试验中大部分村民能听懂关键信息的内容.(4)预防接种证插页是宣传画的黑白形式,修改后95.6%的村民可以看懂大部分内容,97.8%的村民对此形式表示认同和接受. 研究结论:侗族、苗族民歌VCD创作中充分吸收了大量的民族文化元素,既可减少民族文化艺术的消失,又可以有利于传播健康文化,获得较好效果.经两轮预试验后,IEC的4种传播材料形式保留,策略适当调整,内容修改确定,建议在IEC传播策略中使用.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