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sertation/ Thesis

我国中心城市郊区农村城市化实践及思考--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

التفاصيل البيبلوغرافية
العنوان: 我国中心城市郊区农村城市化实践及思考--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
المؤلفون: 周志文
المساهمون: 北京大学
المصدر: 万方 ; http://d.g.wanfangdata.com.cn/Thesis_W2040221.aspx
سنة النشر: 2010
المجموعة: Peking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PKU IR) / 北京大学机构知识库
مصطلحات موضوعية: 中心城市, 城市化模式, 现代性反思, 郊区农村
الوصف: 依靠中心城市的辐射与带动作用,促使郊区农村快速步入城市化进程,这种中心城市郊区农村城市化的现象与过程是我国农村城市化主要形式,也是理论研究的重要议题。北京市朝阳区农村城市化是中心城市郊区农村城市化模式的典型代表,本文以之为中心案例对其发展过程进行系统论述,朝阳区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中心城市作用明显,城市化质量居于较高水平,其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社会经济体制优化、社会事业发展全面、生态环境改善等特征较为明显。然而,农村城市化进程对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具体问题如征地与农民就业安置问题还相当复杂,易于激发社会矛盾,因此,朝阳区的农村城市化还有许多发展与实践的空间。基于这些经验与问题,本文从制度政策、经济结构、社会建设三个方面对朝阳区的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为进一步的实践与理论思考奠定基础。
朝阳区城市化道路模式给予人们实践与理论的双重启示:从实践思考来说即是体制改革和创新是农村城市化的体制保障;现代经济体系建设是城市化的动力基础;社会建设是城市化的主要内容以及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概括来说,本文认为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构成了中心城市郊区多元发展模式并举的城市化模式。从理论思考上来说,本文认为应脱离单纯以经济增长、物质进步等“现代化”的思想方式来思考农村城市化,具体来说城市化的本质应是以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其过程应具备人文关怀,对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具体问题应做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综合考量;对于城市化的认知、评估,本文认为不应只停留在统计数据的描述,而应该探究经济、社会、文化乃至心理等各方面深层次的社会事实。要达到这些理论诉求,基于朝阳区的发展实践,本文认为在中心城市郊区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市场应发挥基础性作用但必须以法制规范为约束,政府应在恰当的职权范围内加强制度能力建设,同时,应该积极全面的进行社会建设,发挥市场、政府、社会三者各自特殊功能才能构建共同治理、和谐发展、多元参与的城市化道路模式。 ; 0
نوع الوثيقة: thesis
اللغة: Chinese
Relation: 北京大学.; 743652; http://hdl.handle.net/20.500.11897/380881
الاتاحة: https://hdl.handle.net/20.500.11897/380881
رقم الانضمام: edsbas.70C9D0B4
قاعدة البيانات: 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