يعرض 1 - 20 نتائج من 112 نتيجة بحث عن '"Huang, Sheng-Wei"', وقت الاستعلام: 0.73s تنقيح النتائج
  1. 1
    Academic Journal
  2. 2
    Academic Journal
  3. 3
    Dissertation/ Thesis
  4. 4
    Dissertation/ Thesis
  5. 5
    Dissertation/ Thesis
  6. 6
  7. 7
  8. 8
    Conference
  9. 9
    Conference
  10. 10
    Conference
  11. 11
    Academic Journal
  12. 12
    Academic Journal
  13. 13
    Academic Journal
  14. 14
    Academic Journal

    المساهمون: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ST), Taiwan, R.O.C.

    المصدر: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 volume 22, issue 2, page 951-963 ; ISSN 1524-9050 1558-0016

  15. 15
    Conference
  16. 16
    Conference

    المؤلفون: Huang, Sheng-Wei, Tu, Xiang-Yang

    المساهمون: Kuratorium für Forschung im Küsteningenieurwesen (KFKI)

    مصطلحات موضوعية: Ingenieurwissenschaften (620), Wasserbau (627)

    وصف الملف: application/pdf

    Relation: Huang, Sheng-Wei; Tu, Xiang-Yang (2008):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ide and Salinity at Pearl River Estuary in China. In: Wang, Sam S. Y. (Hg.): ICHE 2008.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eptember 9-12, 2008, Nagoya, Japan. Nagoya: Nagoya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 for River Basin Management.; https://hdl.handle.net/20.500.11970/110149

  17. 17
    Academic Journal
  18. 18
    Dissertation/ Thesis

    المؤلفون: 黃勝韋, Huang, Sheng-Wei

    المساهمون: 黃琴唐, Huang, Chin-Tang

    وصف الملف: 2264735 bytes; application/pdf

    Relation: 一、文獻史料(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民國十三年編訂法令大全》,北京,商務印書館,1924。 《民國日報》。 《甘肅全省調查民事習慣問題報告冊》,收於《西北民族文獻 第四卷》,蘭州,古籍書店,1990,頁3-218。 《法令全書.明治二十九年》,東京,内閣官報局,1896。 《欽定皇朝通志》。 《臺灣總督府(官)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取自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獻檔案查詢系統,https://onlinearchives.th.gov.tw/index.php?act=Archive/index,讀取:2023.01.15。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明太祖實錄附校勘記》10冊,臺北,自刊,1968二版。 仁井田益太郎編,《舊民法》,東京,日本評論社,1943。 包偉民主編,《龍泉司法檔案選編 第二輯(一九一二——一九二七)》44冊,北京,中華書局,2014。 北京大學哲學系注釋,《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 司法行政部編,胡旭晟、夏新華、李交發點校,《民事習慣調查報告錄》2冊,北京,中國政法大學,2000。 四川省檔案館編,《清代巴縣檔案匯編 乾隆卷》,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 江蘇省高等人民法院、江蘇省檔案局(館)、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編,《民國時期江蘇高等法院(審判廳)裁判文書實錄》10冊,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 吳密察主編,《淡新檔案.第二編.民事,第三編.刑事》冊26,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8。 吳密察主編,《淡新檔案.第二編.民事》冊19,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6。 李浩培、吳傳頤、孔鳴崗等譯,《拿破崙法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汪蒼梧,《現代契約程式》,上海,羣益書局,1943。 汪慶祺編,李啟成點校,《各省審判廳判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岑德彰,《中華民國憲法史料》,上海,新中國建設學會,1933。 清.沈之奇註,懷效鋒、李俊點校,《大清律輯注》2冊,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沈爾喬等編著,陳頤點校,《「《現行律》民事有效部分」集解四種》,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 故宮博物院編,《欽定戶部則例》3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高田敏、初宿正典編譯,《ドイツ憲法集》,東京,信山社,2010六版。 清.徐本等纂,田濤、鄭秦點校,《大清律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外國法編譯委員會編譯,《德國民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1965。 張傳璽主編,《中國歷代契約會編考釋》2冊,北京,北京大學,1995。 許世英,〈司法計畫書(中華民國元年十一月)〉,《政府公報分類匯編》15,北京,1915,頁84-94。 郭衛編,《最高法院判例彙編第十三集》,上海,上海法學編譯社,1933。 郭衛、周定枚編,《司法院法令解釋總集 第一集》,上海,上海法學書局,1934。 郭衛、周定枚編,《最高法院民事判例匯刊》共17期,上海,上海法學書局發行,1934。 郭衛編,《大理院解釋例全文》,臺北,成文,1972臺一版。 魚返善雄編,《漢文華語康熙皇帝聖諭廣訓》,臺北,文海,1974,影大阪屋號書店刊本。 最高法院編,《最高法院判例要旨(民國十六年至九十四年)》2冊,臺北,編者發行,2007。 黃源盛纂輯,《大理院民事判例輯存(1912-1928).物權編》2冊,臺北,犁齋社,2012。 黃源盛纂輯,《大理院民事判例輯存(1912-1928).總則編》,臺北,犁齋社,2012。 黃源盛纂輯,《晚清民國民法史料輯注》4冊,臺北,犁齋社,2014。 黃源盛纂輯,《晚清民國刑法史料輯注》2冊,臺北,犁齋社,2010。 經界局編譯所編,《中國歷代經界紀要》,北京,自刊,1915。 農商部總務廳統計科編纂,《第六次農商統計表》,北京,自刊,1920。 箕作麟祥口譯,辻士革筆受,《仏蘭西法律書 民法》16冊,東京,大學南校、文部省,1871。 蔡鴻源主編,《民國法規集成》100冊,合肥,黃山書社,1999。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臺灣私法.附錄參考書》13冊,臺北,南天書局,1995二刷。 清.薛允升著述,黃靜嘉點校,《讀例存疑重刊本》5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羅結珍譯,《法國民法典》2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龔汝富、李雪濤整理,《清代民國民間法律文書選粹》,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3。 二、近人研究 (一)中文(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新民說六 論權利思想〉,《新民叢報》6,橫濱,1902,頁1-15。 〈論中國急宜編制民法〉,《東方雜誌》4:6,上海,1907,頁241-251。 〈權利篇〉,收於張枬、王忍之編,《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 第一卷》2冊,北京,三聯書店,1960,上冊,頁479-484。 匀士,〈論中國近日權利思想之發達〉,《東方雜誌》3:9,上海,1906,頁181-185。 王伯琦,〈從義務本位到社會本位〉,收於同氏著,《王伯琦法學論著集》,臺北,三民,1999,頁115-129。 王泰升,《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臺北,聯經,2014修訂二版。 王健,《中國近代的法律教育》,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 王爾敏,〈清廷《聖諭廣訓》之頒行及民間之宣講拾遺〉,《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2下,臺北,1993,頁255-276。 寺田浩明著,王亞新譯,〈權利與冤抑—清代聽訟和民眾的民事法秩序〉,收於氏著,王亞新等譯,《權利與冤抑:寺田浩明中國法史論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頁207-273。 寺田浩明著,馮瀟譯,〈中國近世土地所有制研究〉,收於氏著,王亞新等譯,《權利與冤抑:寺田浩明中國法史論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頁72-88。 寺田浩明著,鄭民欽譯,〈田面田底慣例的法律性質—以概念性的分析為中心〉,收於氏著,王亞新等譯,《權利與冤抑:寺田浩明中國法史論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頁1-71。 朱勇,〈私法原則與中國民法近代化〉,《法學研究》2005:6,北京,頁150-152。 朱勇主編,《中國法制通史第九卷:清末.中華民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次素,〈對漁溪君所著「重複典賣與登記」之商榷〉,《法律評論》206,北京,1927,頁17-19。 余棨昌,《民法物權要論》,長春,法學研究會,1937。 李倩,〈物權法的近代化〉,收於朱勇主編,《中國民法近代化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頁203-272。 李倩,《民國時期契約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李啟成,〈民事權利在近代中國的生成—以大理院審理祭田案件為中心的實證考察〉,《比較法研究》2010:6(北京),頁1-17。 李貴連,〈《法國民法典》的三個中文譯本〉,收於何勤華、屈文生、崔吉子主編,《法律翻譯與法律移植》,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頁15-31。 李貴連,〈清末民初寺廟財產權研究稿〉,收於《近代中國法制與法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頁149-177。 李超,〈中國固有民法資源對近代民事立法的影響〉,收於張生主編,《中國法律近代化論集》,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頁145-164。 步德茂(Thomas Buoye)著,杜芳民譯,〈訴訟,合法性以及致命性暴行—19世紀中國鄉村法庭無法阻止財產性暴力糾紛之原因〉,收於曾小萍(Madeleine Zelin)、歐中坦(Jonathan Ocko)、加德拉(Robert Gardella)編,李超等譯,《早期近代中國的契約與產權》(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頁85-109。 沈文侯,《實用土地登記》,臺北,作者自刊,1948。 周子良,《近代中國所有權制度的形成:以民初大理院的民事判例為中心(1912-1927年)》,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岸本美緒著,毛亦可譯,〈買賣土地與買賣人口—圍繞「所有」的比較的嘗試〉,收於氏著,梁敏玲等譯,《風俗與歷史觀:明清時代的中國與世界》,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2,頁209-237。 松岡義正口述,熊元楷編,李明倩點校,《民法物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林文凱,〈「業憑契管」?清代臺灣土地業主權與訴訟文化的分析〉,《臺灣史研究》18:2(臺北,2011.6),頁1-52。 邵羲著,王志華勘校,《民律釋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俞江,〈論分家習慣與家的整體性——對滋賀秀三《中國家族法原理》的批評〉,《政法論壇(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4:1,北京,2006,頁32-60。 俞江,《近代中國民法學中的私權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俞江,《清代的合同》,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2。 姜茂坤,《近代中國民法學中的物權行為理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22。 胡挹琪編,《法學通論》,長沙,集成書社,1913再版。 夏勤、郁嶷合述,王選疏,《法學通論》,收於張卓明點校,《朝陽法科講義 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頁1-108。 郝維華,《清代財產權利的觀念與實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馬漢寶,〈法律、道德與中國社會的變遷〉,收於氏著,《法律與中國社會之變遷》,新北,華藝學術出版社,2012,頁2-26。 張生,〈民事判例與民法近代化〉,收於朱勇主編,《中國民法近代化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頁158-202。 張生,《中國近代民法法典化研究(一九〇一至一九四九)》,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 張生,《民國初期民法的近代化—以固有法與繼受法的整合為中心》,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 張晉藩,《中國法制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張德美,《探索與抉擇—晚清法律移植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梁治平,《尋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諧: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陳云朝,〈民法典編纂視野下的民事習慣——以民國歙縣的「一田兩主」習慣為中心〉,《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2:5,武漢,2018,頁60-76。 陳添輝,〈動產時效取得制度之起源與發展〉,《法令月刊》67:9,新北,2016.9,頁53-83。 陳惠馨,〈清代財產制度的設計—以住房及田土相關法規範為例〉,收於氏著《多元觀點下清代法制》,臺北,五南,2015,頁83-115。 陳惠馨,《傳統個人、婚姻、家庭與國家—中國法制史的研究與方法》,臺北,五南,2007。 滋賀秀三著,王亞新譯,〈中國法文化的考察—以訴訟的形態為素材〉,收於王亞新、梁治平、趙晶編,《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法律出版社,2022再版,頁1-20。 滋賀秀三著,張建國、李力譯,《中國家族法原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滋賀秀三著,熊遠報譯,《清代中國的法與審判》,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23。 費安玲,〈不動產與動產劃分之羅馬法與近現代法分析〉,《比較法研究》2007:4,北京,頁91-94。 費維愷(Albert Feuerwerker),〈經濟趨勢,1912-1949年〉,收於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編,楊品泉等譯,《劍橋中華民國史,1912-1949》2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上卷,頁31-125。 黃茂榮,《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臺北,作者發行,2011增訂六版。 黃勝韋,〈「以刑逼民」與法文化衝突—論近現代臺灣假性財產犯罪現象〉,《法制史研究》38(臺北,2021),頁345-378。 黃琴唐,〈民國初年親權法制的開展——以大理院的司法實踐為中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黃源盛,〈大理院民事審判法源探賾〉,收於氏著,《民初大理院與裁判》,臺北,元照,2011,頁135-189。 黃源盛,〈中國法律文化的傳統與蛻變〉,收於氏著,《法律繼受與近代中國法》,臺北,元照,2007,頁3-41。 黃源盛,〈民國初年大理院〉,收於氏著,《民初大理院與裁判》,臺北,元照,2011,頁31-82。 黃源盛,〈晚清法制近代化的動因及其開展〉,收於氏著,《法律繼受與近代中國法》,臺北,元照,2007,頁45-86。 黃源盛,〈儒法之間—荀子的禮法思想方法再探〉,《東吳法律學報》33:3,臺北,2022,頁55-82。 萊昂.狄驥(Léon Duguit)著,徐砥平譯,徐菲勘校,《《拿破崙法典》以來私法的普通變遷》,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 楊國禎,《明清土地契約文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修訂版。 詹姆斯.E.謝里登(James E. Sheridan),〈軍閥時代:北京政府時期的政治鬥爭與軍閥的窮兵黷武〉,收於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編,楊品泉等譯,《劍橋中華民國史,1912-1949》2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上卷,頁277-314。 漁溪,〈重複典賣登記〉,《法律評論》202,北京,1927,頁11-13。 裴錫豫,〈對漁溪次素二君所著「重複典賣與登記」之商榷〉,《法律評論》218,北京,1927,頁16-17。 趙岡,《魚鱗圖冊研究》,合肥,黃山書社,2010。 鄭爰諏編,《現行律民事有效部分新解釋》,收於陳頤點校,《『《現行律》民事有效部分』集解四種》,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頁157-302。 歐內斯特.P.楊(Ernest P. Young),〈辛亥革命後的政治風雲:袁世凱時期,1912-1916年〉,收於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編,楊品泉等譯,《劍橋中華民國史,1912-1949》2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上卷,頁199-248。 盧靜儀,《清末民初家產制度的演變—從分家析產到遺產繼承》,臺北,元照,2012。 賴駿楠,〈融民情於國法:民初法政人對本土地權習慣的繼承與改造〉,《近代史研究》2022:2,北京,頁107-124。 戴東雄,〈論中國固有法上家長權與尊長權的關係(下)〉,《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2:2,臺北,1973,頁267-285。 戴炎輝,《中國法制史》,臺北,三民,2015三版。 謝在全,《民法物權論》2冊,臺北,新學林,2020修訂七版。 謝振民,《中華民國立法史》,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鍾洪聲,《物權新論》,上海,大東書局,1932。 魏家弘,〈台灣土地所有權概念的形成經過—從業到所有權〉,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嚴立,〈作為物權憑證的地契及其在現代觀念中的遺存〉,《東吳法律學報》33:1,臺北,2021,頁69-113。 (二)日文(作者姓名以五十音順排序) 石川清、小西飛鳥,《ドイツ土地登記法》,東京,三省堂,2011。 梅謙次郎,《民法要義 巻之第2 物權編》,東京,法政大學,1909訂正増補。 甲斐道太郎、稲本洋之助、戒能通厚、田山輝明,《所有権思想の歴史》,東京,有斐閣,1979。 小柳春一郎,〈明治時代の土地所有権〉,收於山內進編,《混沌のなかの所有》,東京,国際書院,2000,頁113-141。 斎川真,〈古代・中世日本の所有と所有権〉,收於山內進編,《混沌のなかの所有》,東京,国際書院,2000,頁89-112。 笹川裕史,《中華民国期農村土地行政史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2。 高島平藏,《近代的物権制度の展開と構成》,東京,成文堂,1969。 富井政章,《民法原論.第二卷 物權上》,東京,有斐閣,1906。 広中俊雄,《物権法》,東京,青林書局,1982二版。 船田享二,《ローマ法 第二巻》,東京,岩波書店,1969。 松岡義正,《民法論.物權法(上冊)》,東京,清水書店,1908。 森田成満,《清代土地所有権法研究》,東京,勁草出版サービスセンター,1984。; G0110651031;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2892; https://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152892/1/103101.pdf

  19. 19
    Academic Journal
  20. 20
    Academic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