يعرض 1 - 6 نتائج من 6 نتيجة بحث عن '"East Asia FTA"', وقت الاستعلام: 0.38s تنقيح النتائج
  1. 1
    Report
  2. 2
    Report
  3. 3
  4. 4
  5. 5
  6. 6
    Dissertation/ Thesis

    المؤلفون: 陳泰元, Chen, Tai-Yuan

    المساهمون: 郝培芝, 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وصف الملف: 1360871 bytes; application/pdf

    Relation: 中文資料 【專書】 1. 朱厚倫,《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2. 江西元、夏立平,《中國和平崛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3. 李保平,「90年代中國區域經濟研究進展」,《跨世紀的中國區域發展》,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9。 4. 李靖宇,《中國與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戰略對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 肖歡容,《地區主義:理論的歷史演進》,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 6. 肖歡容 主編,《和平的地理學》,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 7. 門洪華,《建構中國大戰略的框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8. 彼得.羅布森(Peter Robson)著,戴炳然等譯,《國際一體化經濟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年。 9. 胡春惠、宋有成 主編,《東北亞發展的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集》,台北,正中書局,2003。 10. 胡鞍鋼,《全球化挑戰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11. 胡鞍鋼、門洪華 主編,《中國:東亞一體化新戰略》,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12. 高朗,〈從整合理論探索兩岸整合的條件與困境〉,載於包宗和、吳玉山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1999。 13. 高連福 主編,《東北亞國家對外戰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14. 耿慶武,《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 15. 耿曙,〈分析層次〉,張亞中 編《國際關係總論》,台北:揚智文化,2003。 16. 唐世平 主編,《冷戰後近鄰國家對華政策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 17. 秦華孫 等主編,《亞洲區域合作路線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 18. 郭力,《俄羅斯東北亞戰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19. 陸大道、薛鳳旋,〈中國區域發展報告1997〉,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20. 陳勇,《新區域主義與東亞經濟一體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21. 陳德昇 主編,《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發展:變遷與挑戰》,台北,五南,2003。 22. 陳德昇、許光泰 主編,《振興東北--政策、機遇與挑戰》,台北,政大國研中心,2004。 23. 張蘊岭 主編,《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進展、成效和未來》,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 24. 康弘 編,〈「十一五」重大策略解讀〉,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5。 25. 崔立如,《東北亞地區安全政策及安全合作構想》,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 26. 馮之浚,陳鉞 主編,《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27. 黑田篤郎 着,宋昭儀 李弘元譯,《中國製造:揭開「世界工廠」的真相》,台北,經濟新潮社,2002。 28. 黃仁偉 主編,《變化中的世界與中國因素》,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 29. 景體華 主編,〈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6。 30. 趙傳君、戚文海,《東北亞經貿合作全方位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31. 趙傳君 主編,《東北經濟振興與東北亞經貿合作》,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32. 趙傳君 主編,《東北亞三大關係研究:經貿、政治、安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33. 薛敬孝,〈推動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的措施〉,張蘊岭 主編,《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進展、成效和未來》,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 34. 閻學通、孫學峰 等,《中國崛起及其戰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期刊、論文】 1. 王信賢,〈中共政經「內外連結」策略對我國之影響〉,台北 ,歐亞基金會研討會論文,2005/4/30。 2. 李向陽,〈新區域主義與大國戰略〉,《國際經濟評論》,2003年第三期。 3. 李玉潭、龐德良,〈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與地方政府作用〉,《東北亞論壇》1998年第四期。 4. 卓忠宏,〈從歐盟「政府間會議」論歐洲線法條約及其爭議〉,《政治大學國際關係學報》,No. 20, 2005/7。 5. 周繼祥、吳秀玲,〈中共西部大開發的社會模式〉,《國家發展研究》,第三卷 第二期,2004/6。 6. 施正屏,〈全球化下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選擇〉,台北,政大國關中心中國區域經濟與兩岸互動研討會論文,2004/11/6-7。 7. 郝培芝,〈中國區域霸權與東亞區域化:新現實主義分析途徑〉,第二屆《兩岸四地公共管理學術研討會》,澳門大學主辦,2006/5/13~14。 8. 郝培芝,〈亞歐會議形成的結構性動力與意義:從新區域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與研究》, 台北,政大國研中心,第四十三卷第一期,2004/1。 9. 張亞中,〈兩岸統合之理論與實踐:歐盟的經驗啟示〉,《美歐季刊》,第14卷,第一期(民國89年春季號)。 10. 傅豐誠,〈中國大陸因素對東亞區域整合的影響〉,第五屆兩岸遠景論壇「東亞區域整合與兩岸關係」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遠景基金會,2005/11/23、24。 11. 黃偉峰,〈歐盟整合模式與兩岸主權爭議之解析〉,《美歐研究》,中研院歐美所,第三十一卷第一期,2001。 12. 童振源,〈東亞經濟整合與台灣的戰略〉,第五屆兩岸遠景論壇「東亞區域整 合與兩岸關係」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遠景基金會,2005/11/23、24。 13. 謝曉波,〈區域經濟理論十大流派及其評價〉,《浙江經濟》,第23期,2003年11月16日。 【官方文件】 1.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文件,中國共產黨,2005。 2. 《利用外資十一五規劃》文件,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06。 3. 《關于豁免東北老工業基地歷史欠稅有關問題的通知》文件,中國國務院,2006。 外文資料 【專書】 1. A. Moravcsik, The Choice for Europe,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8. 2. Asian Development Bank. “ Asian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Progress, Prospects, Challenges”. 2005。 3. C. Simon Fan & Herschel I. Grossman, Incentives and Corruption in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Lingnan University and Brown University,2000. 4. DeRosa, D.A.,“Regional Integration Agreements:Statistic Economic Theory, Quantitative Findings, and Policy Guidelines, "Background Paper for 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Project Regionalism and Development , Washington,D.C.,1998. 5. Hahn Yoonsun. “Analysis of China’s FTA Policy and Its Economic Determinants”. Master degree,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2005. 6. Norman D. Palmer, The New Regionalism in Asia and the Pacific,Lexington Books, 1991. 7. Peter J. Katzenstein ,“Introduction:Asian Reg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Katzenstein and Takasji Shiraishi, eds. Network Power:Japan and Asia , London:Cornell , 1997. 8. Robert O. Keohane and Stanley Hoffmann (eds.), The New European Community: Decisionmaking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Inc., 1991. 9. Tadahiro Yoshida。”East Asian Regionalism and Japan”,APEC Study Center, InstituteOf Development Economies,JETRO,March 2004。 10. Yun ,Chunji. “Rise of the Chinese Economy and East Asian FTA”, Comparative Study on regional cooperation between East Asia and Europe, Institute for World 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2004. 【期刊、論文】 1. A.Vamvakids,「Regiaonal Integr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Vol.12,1998 2. Hufbauer , Gary Clyde and Yee Wong.” Prospects for Regional Free Trade in Asia”, Working Paper Series 05-12,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5.10):3. 3. Park, Innwon, “A CGE Analysis of A Korea-China-Japan Free Trade Area”,Economic Papers Vol.6 No 2 4. Perroni,C.,John Whalley ,"The New Regionalism :Trade Liberalizationor Insurance?"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Vol.33,No.1,2000,pp.1-24. 5. S. Demurger etc., Geography, Economic polic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NBER working paper No.W8897,,2002. 網路資料 1. 中國國務院振興東北辦公室,振興東北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chinaneast.xinhuanet.com/2006-04/13/content_6649222.htm 2. 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http://www.sasac.gov.cn/zyqy/hzyjl/200612080034.htm 3.「胡錦濤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的講話」,中國新聞網,2007/1/1,http://news.sina.com.tw/politics/chinanews/cn/2007-01-01/210912278134.shtml 4. 東北網 http://special.northeast.cn/system/2005/05/19/050036971.shtml 5. 焦點報道:中國連續八年成蒙最大投資國,人民網,2006/12/06,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71364/5131493.html 6. 蒲勇健,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點、線、面”,〈重慶經濟報〉,2001/1/28,第15版。http://www.cnobel.com/old/ReadNews.asp?NewsID=1309 7. 劉長傑、歐陽曉紅,〈百億欠稅一筆勾銷 振興東北還有後手〉,鳳凰網, 2007/1/14。 http://big5.phoenixtv.com:82/gate/big5/finance.phoenixtv.com/news/domestic/200701/0114_193_62886.shtml 8.〈企業所得稅法將解決內外資稅法差異大問題〉,新華網,2007/3/8。 http://big5.southcn.com/gate/big5/www.southcn.com/news/china/china05/2007lh/07dt/200703080283.htm 9. 泛亞鐵路,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3%9B%E4%BA%9E%E9%90%B5%E8%B7%AF#.E5.8C.97.E8.B7.AF; zh-TW; 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57027; 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57027/1/ntu-96-R93341066-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