يعرض 1 - 2 نتائج من 2 نتيجة بحث عن '"Chen, Yen-kun"', وقت الاستعلام: 0.34s تنقيح النتائج
  1. 1
    Patent
  2. 2

    المؤلفون: 陳嚴坤, Chen, Yen-kun

    المساهمون: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 周志文, Zhou, Zhi-wen, 高柏園, Kao, Po-yuan

    وصف الملف: 143 bytes; application/octet-stream

    Relation: 參考書目(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 一. 史料: 四書集註甲種本 世界書局 1989年9月 十三經注疏 藝文印書館 1993年9月 史記(二十四史)1 北京中華書局 1997年11月 漢書(二十四史)2 北京中華書局 1997年11月 梁書(二十四史)??? 北京中華書局 1997年11月 宋史(二十四史)14、16 北京中華書局 1997年11月 明史(二十四史)19、20 北京中華書局 1997年11 孫奇逢集 上、中、下 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9月 王陽明全集 上、下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4月 明太祖實錄 台北中央研究院 1962年6月 王夫之 讀通鑑論 里仁書局 1985年2月 王夫之 船山遺書全集 自由出版社 1972年1月 王陽明 傳習錄附大學問 正中書局 1980年5月 王陽明 王文成公全集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5年6月 方東樹 漢學商兌 廣文書局 1977年7月 司馬遷 史記 啟業書局 1978年 全祖望 全祖望集彙校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12月 江藩 國朝漢學師承記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8年3月 李顒 二曲集 北京中華書店 1996年5月 李顒 李二曲全集 廣文書局 1978年7月 李顒 二曲全集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3年 李塨 明末顏習齋先生(元)年譜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8年3月 吳兢 貞觀治要 台北:名江書局 1978年 孫奇逢 理學宗傳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 徐世昌 清儒學案(一、二) 世界書局 1979年4月 湯斌 孫夏峰先生年譜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8年3月 顏元、李塨顏李叢書 廣文書局 1965年10月 顏元 四存編 世界書局 1984年3月 趙翼 廿二史劄記 仁愛書局 1984年9月 劉勰 文心雕龍 臺灣開明書店 1981年1月 馮辰 清李恕谷先生(塨)年譜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8年3月 馮從吾 馮少墟集 蘭州古籍書店 1990年 黃宗羲 宋元學案 河洛出版社 1975年3月 黃宗羲 明儒學案 里仁書局 1987年4月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 臺灣中華書局 1988年3月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56年4月 戴望 顏氏學記 世界書局 1980年10月 顧炎武 原抄本日知錄 明倫出版社 1979年 顧炎武 天下郡國利病書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6年6月 顧炎武 顧亭林詩文集 漢京文化公司 1984年3月 譚嗣同 仁學 臺灣學生書局 1998年11月 二. 一般論著: 王船山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輔仁大學出版社 1993年10月 晚清「中體西用」思想論(1861-1900) —官定意識型態的西化理論 稻鄉出版社 1990年 近代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 中央研究院 1984年4月 王邦雄等中國哲學史 國立空中大學 1999年4月 王茂等 清代哲學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2年1月 王國良 明清時期儒學核心價值的轉換 安徽大學出版社 2005年6月 王爾敏 中國近代思想史論 華世書局 1978年 王劍英 明中都研究 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5年7月 王壽南主編中國歷代思想家(十五)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9年6月 王壽南主編 中國歷代思想家(李顒)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7年8月 王壽南主編 中國歷代思想家(顏元…李塨)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7年8月 王茂、蔣國保、余秉頤、陶清等著 清代哲學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2年1月 方克立 中國哲學史上的知行觀 人民出版社 1997年10月 江日新譯,張君勱原著 王陽明 東大書局 1991年 左東岭 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0年4月 田培棟等編 明清人物論集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3年3月 古清美 明代理學論文集 大安出版社 1990年5月 牟宗三 心體與性體 正中書局 1979年12月 牟宗三 政道與治道 臺灣學生書局 1996年4月 牟宗三 中國哲學十九講 臺灣學生書局 1997年1月 牟宗三 從陸象山到劉蕺山 臺灣學生書局 1979年8月 牟宗三 道德的理想主義 臺灣學生書局 2000年9月 牟宗三 歷史哲學 臺灣學生書局 2000年9月 牟宗三 中國哲學的特質 臺灣學生書局 1982年5月 杜維運 清代史學與史家 東大圖書 1984年 余書麟 中國儒家心理思想史 上、下冊 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4年8月 余英時 歷史與思想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76年9月 余英時 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 聯經出版社 1987年1月 呂妙芬 陽明學士人社群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 研究所 2003年4月 何佑森 明清之際學術風氣的轉變及其發展 國科會補助研究 1973年 李紀祥 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 文津出版社 1992年12月 李文治 晚明流寇 食貨出版社 1983年8月 李焯然 明史散論 允晨文化公司 1978年10月 李申 儒學與儒教 四川大學出版社 2005年8月 李興彬編孔子‧儒學研究文叢 齊魯書社 2001年6月 邵志蜂 王學與晚明的師道復興運動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4年1月 辛冠潔、陳鼓應、葛榮晉(編) 明清實學思潮史 山東齊魯書社 1989年7月 周志文 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 台北大安出版社 1999年3月 吳鎮 王陽明著述選評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4月 林仁川徐曉望 明末清初中西文化衝突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9年10月 林尹 中國學術思想大綱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5年1月 林安梧 中國近現代思想觀念史論 學生書局 1995年 林存陽 清初三禮學 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2年12月 林語堂 蘇東坡傳 聯經書局 1967年10月 林繼平 明學探微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4年12月 林繼平 王學探微十講 蘭臺出版社 2001年7月 林繼平 李二曲研究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9年9月 林慶彰 清初的群經辯偽學 文津出版社 1990年3月 林慶彰 中國文化新論(學術篇) 聯經出版社 1981年12月 林毓生 思想與人物 聯經出版社 1985年7月 孟森 明清史講義 里仁書局 1982年9月 孟森 明清史論著集刊 南天書局 1987年5月 韋政通 中國十九世紀思想史 上、下 東大書局 1991年 韋政通編中國哲學辭典大全 水牛出版社 1973年9月 韋政通 中國思想史 大林出版社 1979年11月 胡楚生 清代學術史研究 臺灣學生書局 1988年3月 侯外廬主編 中國思想通史 北京人民出板社 1969年 苗潤田 中國儒學史(明清卷) 廣東教育出版社 1998年6月 徐復觀 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 時報出版公司 1985年11月 徐洪興 思想的轉型-理學發生過程研究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年12月 徐海松 清初人士與西學 東方出版社 2000年12月 范金民 明清江南商業的發展 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8年8月 侯仰軍編儒學在國外的傳播與影響 齊魯書社 2004年1月 許總 宋明理學與中國文學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2000年11月 容肇祖 明代思想史 臺灣開明書店 1975年3月 馬積高 清代學術思想的變遷與文學 湖南出版社 1996年1月 徐震堮 世說新語校箋 文史哲出版社 1989年9月 孫尚揚 明末天主教與儒學的交流和衝突 文津出版社 1992年 孫廣德 明清政治思想論集 上、下冊 桂冠出版社 1999年 麥仲貴 明清儒學家著述生卒年表 臺灣學生書局 1977年9月 陳山榜 顏元評傳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10月 陳登原 顏習齋哲學思想述 東方出版中心 1996年2月 陳俊民 中國哲學研究論集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4年1月 陳榮捷 王陽明與禪 臺灣學生書局 1984年 陳榮捷 中國哲學文獻選編 上、下 巨流圖書公司 1995年6月 陳鼓應 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5年4月 陳耀文譯,溝口雄三原著 中國前近代思想之曲折與展開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 麥仲貴 明清儒學家著述生卒年表 學生書局 1997年 勞思光 中國哲學史(一、二、三) 三民書局 1981年 黃節箋譯 漢魏樂府詩風 學生書局 1971年3月 黃琬 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 文津出版社 1985年4月 湯志鈞 近代經學與政治 中華書局 2000年 曾昭旭 王船山哲學 遠景出版社 1996年5月 陶清 明遺民九大家哲學思想研究 洪葉文化事業 1997年6月 淡江中文系(編)晚明思潮與社會變動 弘化文化事業公司 1987年12月 崔大華 儒學引論 人民出版社 2001年9月 雷紹鋒 中國學術流變史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年7月 黃仁宇 萬曆十五年 食貨出版社 1978年2月 黃秀政 顧炎武與清初經世學風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8年12月 黃俊傑 儒學傳統與文化創新 東大圖書公司 1982年11月 嵇文甫 左派王學 開明書店 1934年 嵇文甫 晚明思想史論 上海商務印書館 1944年9月 嵇文甫 王船山學術論叢 谷風出版社 1987年1月 傅偉勳 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 東大圖司公司 1986年6月 馮天瑜 明清文化史散論 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 張立文 宋明理學研究 人民出版社 2002年11月 張立文 王學與開新-王船山哲學思想 人民出版社 2001年12月 張京華 燕趙文化 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8年 張西堂 顏習齋學譜 明文書局 1994年3月 張廷榮 清初四大師生命之學 法嚴出版社 2000年1月 張 灝 烈士精神與批判意識:譚嗣同思想的分析 聯經出版社 1988年 溫功義 明末三案 谷風出版社 1986年9月 張豈之主編 精編中國思想史(上、下) 水牛出版社 2000年7月 樊樹志 晚明史 上、下 上海復旦出版社 2005年1月 陸寶千 清代思想史 廣文書局 1978年3月 楊向奎 清儒學案新編 齊魯書社 1994年3月 楊祖漢 儒學與康德的道德哲學 文津出版社 1987年3月 梁啟超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9年5月 梁啟超 清代學術論叢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7年2月 梁啟超 飲冰室全集 同光出版社 1990年7月 梁燕城 中國哲學的重構 宇宙光 2004年7月 勞思光 中國哲學史 三民書局 1981年2月 趙 剛譯,Benjamin A. Elman原著 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 趙園 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年11月 蔡仁厚 宋明理學 臺灣學生書局 1991年9月 蔡仁厚 王陽明哲學 三民書局 1994年9月 劉大杰 中國文學發展史 華正書局 1983年5月 劉蔚華 儒學與未來 齊魯書社 2002年3月 劉蔚華、趙宗正主編 中國儒家學術思想史 山東教育出版社 1996年12月 劉九洲注譯 新譯顧亭林文集 三民書局 2000年5月 劉述先 黃宗羲心學的定位 允晨文化 1986年 葉慶炳 中國文學史 上、下 臺灣學生書局 1984年9月 蒙培元 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 文津出版社 1990年 錢穆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0年1月 錢穆 中國學術思想論叢(七) 東大圖書公司 錢穆 中國思想史 臺灣學生書局 1983年9月 錢穆 國史大綱 上、下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5年5月 錢穆 莊子纂箋 三民書局 1981年3月 錢穆 中國學術思想大綱 臺灣學生書局 1983年9月 楊晉龍主編 與社會—學術思想篇 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4年3月 蕭公權 中國政治思想史 上、下冊 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85年7月 謝國楨 明末清初的學風 上海書店出版社 2005年1月 謝國楨 晚明史籍考 藝文印書館 1968年4月 謝國楨 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8年2月 鄺士元 中國學術思想史 里仁書局 1995年2月 潘星輝 明代文官銓選制度研究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年 鄭世興 顏習齋教育思想 中央文物供應社 1995年9月 瀧川龜太郎 史記會注考証 洪氏出版社 1983年10月 羅炳綿 清代學術論集 食貨出版社 1978年4月 羅家倫 新人生觀 重光書店 1968年1月 謝幼偉 哲學講話 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82年9月 龔鵬程 晚明思潮 里仁書局 1994年11月 三.單篇論文: 力濤 論明清史學的基本特徵 船山學報總七期 1987年5月 方東美 宋明清哲學第二講 哲學與文化第八卷 第十期 1981年10月 王杰 論明清之際的經世實學思潮 文史哲第265期 2001年第4期 王成勉 明末士人之抉擇 食貨復刊第十五 卷九期 1986年4月 王家儉 晚明的實學思想 國際明清史研討會 1985年 王爾敏 經世思想之義界問題 中研院近史所集刊 第十三期 1984年6月 王煜 李顒與儒學知識論 哲學雜誌第二十期 1997年5月 王新春 顏習齋所挺顯的實學進路 孔孟學報第六十八期 1994年9月古清美 清初經世思想與東林學派的關係 孔孟月刊第廿四卷三期1985年3月古清美 黃梨洲之生平及其學術思想 台大文史叢刊 1978年2月古偉瀛 顧炎武經世思想的特色 台大歷史學報第十四期1988年7月 朱康有 李二曲心性實體範疇論 中國哲學史2001年第2期 胡適 顏李學派的程廷祚 年譜叢刊 1935年 何佑森 清初的學風 中國史新論 1985年8月 何佑森 明清之際學術風氣的轉變及其發展 國科會 1973年 何佑森 清初三大儒的思想 故宮文獻第四卷三期 1973年6月辛冠潔 漫說明清實學思潮(上、中、下) 國文天地第四卷三期 1988年8月 、四期、五期 、9月、10月 李清榮 顏元之文學觀 中國國學第18期 李貴榮 顏習齋之師承與交遊 中國國學第20期 步近智 晚明時期儒學的變遷與影響 中國史研究 1989年1期 林保淳 舊命題的全新架構 幼獅學誌 ~明清之際的經世思想 第十九卷四期 1987年10月林保淳 論習齋所存之學 孔孟月刊第廿四卷五期 1985年5月 林晉士 顏習齋之人性論述評 孔孟月刊第卅三卷第一期1994年9月 林晉士 淺析顏學中衰之原因 鵝湖月刊第236卷 林樂昌 李二曲的經世觀念與講學實踐 中國哲學史 2000年1期 林慶彰 毛奇齡、李塨與清初的經書辯偽活動 清代學術論叢第一輯 2001年10月 林慶彰 晚明經學的復興運動 書目季刊 1984年12月林慶彰 明末清初經學研究的回歸原典運動 國際孔學會議論文集 1988年6月林麗月 明末東林派的幾個政治觀念 師大歷史學報第十一期1973年6月苗潤田 明清儒學散論 中國儒學史研究 2004年12月 韋政通 顏習齋思想述評 中國哲學思想批判 1992年5月胡楚生 朱一新論言學之基本缺失 清代學術史研究 1988年2月胡適 顏李學派的程廷祚 北大國學季刊第五卷三期 1935年 姜廣輝 試論理學與反理學的界限 哲學研 1982年11期 高莉芬 論顏習齋先生之存學 孔孟月刊第廿五卷四期 1986年4月 許鶴齡 釋析李二曲之修養論 輔仁大學哲學論集(卅五) 陶清 關中大儒:李顒哲學思想的 -歷史地位和理論意義 哲學與文化 2004年11月陳祖武 論清初學術 清代學術論叢第一輯 2001年10月 陳祖武 李二曲思想研究 淡江史學5卷 1993年6月 陳擎虹 論孔子所講的君子 哲學與文化第 八卷第九期 1981年9月 陸冠洲 論顏習齋之闢佛 孔孟月刊第廿九卷十期 1990年10月 張顯清 晚明心學的衰落與實學思潮的興起 明史研究論叢第一集 1982年4月 張麗珠 理學在清初的沒落過程 國文學誌 2000年12月葉守桓 從治療學觀點論李二曲的成聖之道 興大人文學報 2005年6月葉守桓 李二曲學髓一說之探究 興大中文學報 2005年6月葉守桓 李二曲四書反身錄中關於孟子一書 -之詮釋 輔仁國文學報 2005年7月 馮天瑜 試論儒學的經世傳統 孔子研究第三期 1986年9月 馮榮輝 顏習齋先生言行錄讀後 孔孟月刊第十卷一期 黃克武 經世文編與中國近代經世思想研究 中國近代史研究通訊第二期1986年9月 黃克武 明清經世思想與歷史觀 第二屆中西史學史研討會討論集1987年 黃順益 顏習齋的儒者本質論 孔孟月刊第卅三卷八期 1995年4月 黃書光 論明末清初實學思想家對理學教育思想的批判與改造(上)(下) 鵝湖月刊第228卷、230卷 項退結 中國哲學對人的思考 哲學與文化第八卷第十期 1981年10月 項退結 中國哲學對人的思考(二) 哲學與文化第八卷第十一期 1981年11月 項退結 中國哲學對人的思考(三) 哲學與文化第八卷第十二期 1981年12月 曾素貞 顏元的鄉三物和六府三事試析 哲學與文化廿四卷第二期1997年2月 楊國榮 儒家價值觀的歷史轉換-明清之際的儒學 孔孟學報第六十八期 楊衛中 顏習齋研究 台北工專學報第八期 1975年 路新生 梁任公、錢賓四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合論 孔孟學報第六十八期 趙吉惠 李二曲四書反身錄對傳統儒學的反省與闡釋 中國哲學史1998年第1期 趙宗正 清初經世致用思潮簡論 哲學研究 1983年7期 劉振維 由顏李之學初探清初學術思想風格 哲學雜誌第二十二期 1997年11月 之丕變暨其歷史因緣(上)(下) 哲學雜誌第二十三期 1998年2月 鮑國順 顏習齋孔孟程朱判然兩途論述 清代學術論叢第一輯 2001年10月 賴文華 顏元復古思想初探(上) 哲學與文化第廿三卷第五期 1996年5月 賴文華 顏元復古思想初探(下) 哲學與文化第廿三卷第六期 1996年6月 羅光 明朝初葉哲學思想 哲學與文化第八期第一期 1981年1月 羅光 顏元的哲學思想 哲學與文化第八期第五期 1981年5月 駱新生 王學學風的再認識 孔孟學報第六十五期 1993年3月 三.學位論文; 古清美 顧涇陽高景逸思想之比較研究 台大中文博士論文 1979年6月 林麗月 明末東林運動新探 師大歷史博士論文 1984年7月 林聰舜 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 師大國文博士論文 1984年7月 高柏園 中庸形上思想之研究 文化哲學博士論文 1985年6月 許鶴齡 李二曲體用全學之研究 輔仁哲學博士論文 2003年6月 葉守桓 李二曲思想研究 東海中文博士論文 2004年7月 尹文廷 孫夏峰四書近指研究 彰師大國文碩士論文 2000年6月 周志文 泰州學派對晚明文學風氣的影響 台大中文碩士論文 1975年7月 楊冬生 顏習齋的思想 台大中文碩士論文 1973年7月 曾素貞 顏元的四書學研究 政大中文碩士論文 1996年6月 黃順益 顏習齋對儒學的反省與批判 高師大中文碩士論文 1988年6月 劉莞莞 復社與晚明學風 政大中文碩士論文 1985年6月; U0002-1007200819435900;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34381;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bitstream/987654321/34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