يعرض 1 - 20 نتائج من 77 نتيجة بحث عن '"長照機構"', وقت الاستعلام: 0.45s تنقيح النتائج
  1. 1
    Conference
  2. 2
    Dissertation/ Thesis

    المؤلفون: 俞秀霞, Yu, Hsiu-Shia

    المساهمون: 邱奕嘉, CIOU,YI-JIA

    وصف الملف: 2128044 bytes; application/pdf

    Relation: 專書 大森順方著,楊佩蓉、蔡政洲譯,《日本的堅持》(台北:華藝學術出版部,2022年12月)。 中華民國監察院編制,《2.0政策實施初探》(台北:監察院,2020年7月)。 吳秀玲,〈日本成年後見制度及其困境對臺灣之啟示〉《顧法治之建構與實踐》(台北:元出版,2021年1月)。 袁義昕,〈台灣政策之財源再思辯〉,《顧法治之建構與實踐》(台北:元出版,2021年1月)。 梁鎧麟、詹弘廷,《圖解顧》(台北:五南出版社,2021年7月)。 陳正芬,官有垣主編,《臺灣的顧體制發展》(高雄市:巨流圖書公司, 2021年1月),初版二刷。 陳燕禎,《顧產業發展與趨勢》(台北:雙葉書廊,2018年)。 黃勝堅等,《》(台北市:大塊文化,2018年11月)。 期刊 吉田竜平,〈介護サービスと障害者福祉サービス市場の問題と運用のあり方-準市場の視点から-〉,《北海道医療大学看護福祉学部学会誌》,9(1),2013年,頁147-150。Yosida Ryouhei (2013). Kaigo sābisu to shōgaishafukushisābisu ichiba no mondai to un’yō no arikata - jun ichiba no shiten kara -[Problems in the nursing care service and welfare services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and how they should be used]. Journal of the Faculty of Nursing and Welfare, Hokkaido Medical University, 9(1), 147-150. 林淑馨,〈社會福利民營化與市場化:以日本介護保險制度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報》,第五十八期,2020年3月,頁89-126。 陳玉蒼,〈日本介護保險之介紹〉,《社區發展季刊》,110期,2015年6月,頁351-358。 賴品瑀,〈從保護進步到平權共榮〉,《衛福》,季刊第37期,2023年6月,頁15-17。 論文研究及會議資料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2023世界心理健康日主題:心理健康是普世人權》,2023年10月10日,https://www.mhat.org.tw/news1_cont.aspx?id=BMN6L/0m8Jk=,檢索日期:2023年12月3日。 呂淑貞,〈台灣社區精神衛生護政策的沿革,精神病人社區顧需求探討及評估〉,《國家衛生研究院》,2020年4月,頁13-14。 宏恩基金會附設喜願家園,〈行政組織及經營管理〉,《112年度身心障礙福利機構評鑑資料》,2023年6月14日。 宏恩基金會附設喜願家園,〈專業服務〉,《112年度身心障礙福利機構評鑑資料》,2023年6月14日。 宏恩基金會附設喜願家園,〈評鑑簡報〉,《112年度身心障礙福利機構評鑑資料》,2023年6月14日。 宏恩基金會附設喜願家園,《112年度身心障礙福利機構評鑑資料》,2023年6月14日。 宏恩基金會附設喜願家園,https://www.wishhome.org.tw/,檢索日期:2023年8月16日。 林子勤,〈各國精神康復者社區精神護體系的比較與趨勢,精神病人社區顧需求探討及評估〉,《國家衛生研究院》,2020年4月,頁61,https://forum.nhri.edu.tw/wp-content/uploads/108-5.%E7%B2%BE%E7%A5%9E%E7%97%85%E4%BA%BA%E7%A4%BE%E5%8D%80%E7%85%A7%E9%A1%A7%E9%9C%80%E6%B1%82%E6%8E%A2%E8%A8%8E%E5%8F%8A%E8%A9%95%E4%BC%B0-%E5%96%AE%E9%A0%81%E6%AA%A2%E8%A6%96.pdf,檢索日期:2023年11月8日。 財團法人私立宏恩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致立法院蔡副院其昌陳情書》,2022年9月19日。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畫》,2023年8月17日,file:///C:/Users/Laptop/Downloads/%E5%A0%B1%E4%BA%8C%20%E5%9C%8B%E7%A7%91%E6%9C%83%20%E6%96%B0%E8%81%9E%E7%A8%BF.pdf,檢索日期:2023年10月21日。 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內政部統計處/我國生命表/簡易生命表及平均餘命查詢/2017年簡易生命表〉,《109年度臺中市顧特約單位第一次聯繫會議簡報》,2020年7月2日,http://goo.gl/05L1A4,檢索日期:2023年10月21日。 鄭羽宸,《社會企業之創新商業模式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2020年10月)。 賴德仁等,《精神病人社區顧需求探討及評估》(國家衛生研究院,2020年4月),https://forum.nhri.edu.tw/wp-content/uploads/108-5.%E7%B2%BE%E7%A5%9E%E7%97%85%E4%BA%BA%E7%A4%BE%E5%8D%80%E7%85%A7%E9%A1%A7%E9%9C%80%E6%B1%82%E6%8E%A2%E8%A8%8E%E5%8F%8A%E8%A9%95%E4%BC%B0-%E5%96%AE%E9%A0%81%E6%AA%A2%E8%A6%96.pdf,檢索日期:2023年11月8日。 政府官方網站 內政部,〈扶老比係指每百名工作年齡人口扶養之老年人口數〉,《內政部統計通報》,2018年2月10日,https://ws.moi.gov.tw/001/Upload/OldFile/site_node_file/7582/week10706.pdf,檢索日期:2023年10月23日。 內政部,《112年第32週內政統計通報》,2023年8月11日,https://www.moi.gov.tw/News_Content.aspx?n=9&s=282773,檢索日期:2023年10月23日。 全國法規資料庫,〈身心障礙福利機構設置標準〉,《衛生福利部》,2023年6月14日,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48,檢索日期:2023年11月13日。 全國法規資料庫,《身心障礙者日間顧及住宿式顧費用補助辦法》,2022年 12 月 27 日,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185,檢索日期:2023年9月22日。 全國法規資料庫,《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費發給辦法》第3條,2019 年 12 月 27 日,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189,檢索日期:2023年9月22日。 全國法規資料庫,《身心障礙者輔具費用補助辦法》第2條,2022 年 10 月 20 日,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60,檢索日期:2023年9月22日。 全國法規資料庫,《社會救助法》,2015 年 12 月 30 日,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78,檢索日期:2023年9月22日。 身心障礙服務入口網,《身心障礙者福利機構概況》,https://dep.mohw.gov.tw/DOS/cp-5224-62359-113.html,檢索日期:2023年9月22日。 身心障礙服務入口網,《身心障礙福利機構辦理身心障礙者日間顧及住宿式顧收費原則》,https://dpws.sfaa.gov.tw/law6-5-detail-5.html,檢索日期:2023年9月22日。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https://crpd.sfaa.gov.tw/,檢索日期:2023年10月23日。 彰化縣政府社會處,《112年度身心障礙者日間顧及住宿式顧簽約機構名單》,2022年12月27, https://social.chcg.gov.tw/07other/other01_con.aspx?topsn=715&data_id=20146,檢索日期:2023年11月18日。 衛生福利部,《住宿式服務機構品質提升卓越計畫》,2023年8月8日。 衛生福利部,《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費用發給辦法》,2019年12月27 日,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189,檢索日期:2023年11月18日。 衛生福利部,《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2014年8月20日,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194,檢索日期2023年11月13日。 衛生福利部,《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服務躍升計畫》,2023年4月7日,https://www.sfaa.gov.tw/SFAA/Pages/Detail.aspx?nodeid=1128&pid=12304,檢索日期:2023年11月12日。 衛生福利部,《顧服務法》,2017年6月3日,https://www.mohw.gov.tw/cp-2698-29033-1.html,檢索日期:2023年10月3日。 衛生福利部,《顧保險法草案》,2015年6月4日,https://www.mohw.gov.tw/cp-2645-20465-1.html,檢索日期:2023年10月3日。 衛生福利部,《精神衛生法》,2022年12月14日,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L0020030,檢索日期:2023年11月12日。 衛生福利部,《輔具資源入口網》,https://newrepat.sfaa.gov.tw/home/repat-center,檢索日期:2023年11月15日。 衛生福利部顧司,2023年5月16日,《住宿式服務機構住民每人每年補助額度提高至12萬元,減輕中重度失能者家庭經濟負擔!》,https://www.mohw.gov.tw/cp-16-74655-1.html,檢索日期:2023年11月18日。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社會福利公務統計一覽表》,2023年10月2日, https://dep.mohw.gov.tw/dos/cp-5337-62357-113.html,檢索日期:2023年9月22日。 報章雜誌和網路資料 〈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9C%8B%E9%9A%9B%E7%96%BE%E7%97%85%E8%88%87%E7%9B%B8%E9%97%9C%E5%81%A5%E5%BA%B7%E5%95%8F%E9%A1%8C%E7%B5%B1%E8%A8%88%E5%88%86%E9%A1%9E,檢索日期:2023年10月23日。 小森堅司,〈日本科技廠在產業的多元應用〉,《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居福充電站》,2020年5月29日,https://homecare.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7F245DF0DADEB710&sms=491C68CEF5A1D809&s=B20A04935059C250,索引日期:2023年5月4日。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2023世界心理健康日主題:心理健康是普世人權》,2023年10月10日,https://www.mhat.org.tw/news1_cont.aspx?id=BMN6L/0m8Jk=,檢索日期:2023年12月3日。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進聯盟,https://www.oldpeople.org.tw/pop/pages/cbcff4f3ec894726a653d99b9086e400,檢索日期:2023年11月15日。 元氣網,〈2.0保小不保大〉,2017年8月13日,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631/2639353?from=udn-search_ch1005,檢索日期:2023年10月5日。 天下雜誌,《台灣4大難題,未來有解嗎?》,2023年6月12日,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26139,檢索日期:2023年10月2日。 何蕙君,〈產業行不行?日本民營企業這樣開拓市場〉,《獨立評論》,2021年1月25日,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10411,索引日期:2023年5月4日。 林正鄆,《與精神障礙者的對話:從三個專業領域來談精神疾病》,《新北市生命線》,2013年12月,https://www.1995.org.tw/published_detail_31.htm,檢索日期:2023年11月12日。 林琮恩,〈精神衛生法新法明年底上路,精神障礙者何去何從〉,《聯合報》,2023年7月23日,https://sdgs.udn.com/sdgs/story/123628/7318603,檢索日期:2023年11月8日。 顧,《十年計劃2.0》,2023年1月30日,https://1966.gov.tw/LTC/cp-6572-69919-207.html,檢索日期:2023年10月24日。 徐瑜璟等,〈日本介護保險與台灣保險的比較〉,《台灣老年學論壇》,第15 期,2012年8月,http://www.iog.ncku.edu.tw/comm1/pages.php?ID=comm,檢索日期:2023年12月3日。 健康遠見,〈你知道甚麼是居服員嗎?〉,2016年7月28日,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62545,檢索日期:2023年10月12日。 創新顧,〈揭示5大新政策〉,2023年9月7日,https://www.ankecare.com/article/2704-2023-09-04-14-29-10,檢索日期:2023年10月24日。 游奕凱,〈思覺失調症:認識思覺失調症狀、成因、治療方法全解析〉,《康健》,2023年4月28日,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8012,檢索日期:2023年11月15日。 黃昭勇,〈甚麼是社會企業?〉,《CSR@天下》,2009年11月1日,https://csr.cw.com.tw/article/41221,檢索日期:2023年11月14日。 黃毓瑩,〈日本產業以生態系觀點共創新價值〉,《創新顧》,2021年6月7日,https://www.ankecare.com/article/1353-24984,索引日期:2023年5月4日。 葉瑜娟,〈惡性迴圈中被綁架的品質〉,《報導者》,2018年1月30日,https://www.twreporter.org/a/long-term-care-institution,檢索日期:2023年11月8日。 銀天下,〈台灣4大難題,未來有解嗎?〉,2023年6月12日,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26139,檢索日期:2023年10月2日。 銀天下,〈2.0碼別制的防弊困境〉,2023年7月18日,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26631,檢索日期:2023年10月8日。 銀天下,《顧重擔不該讓個人扛》,2023年6月12日, https://www.cw.com.tw/aging/article/5126062,檢索日期:2023年11月30日。 蔡晏潭,〈【設立社團法人挑戰1】掌握轉型新契機是關鍵〉,《創新顧》,https://www.ankecare.com/article/280-15670,2019年7月19日,檢索日期:2023年11月6日。 賴添福,〈產業2023年趨勢及挑戰〉,《創新顧》,2022年11月17日,https://www.ankecare.com/article/2265-2022-11-15-15-20-58,檢索日期:2023年10月3日。 戴淨妍,〈顧產業新藍海,盤點產業發展趨勢〉,《創新顧》,2023年9月11日,https://www.ankecare.com/article/2704-2023-09-04-14-29-10,檢索日期:2023年10月4日。 聯合報,《精神衛生法新法明年底上路,精神障礙者何去何從》,2023年7月23日,https://sdgs.udn.com/sdgs/story/123628/7318603,檢索日期:2023年10月3日。; G0111932436;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9552; https://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149552/1/243601.pdf

  3. 3
    Dissertation/ Thesis
  4. 4
    Conference
  5. 5
    Academic Journal
  6. 6
    Conference
  7. 7
    Academic Journal
  8. 8
    Academic Journal
  9. 9
    Academic Journal
  10. 10
    Academic Journal
  11. 11
    Academic Journal
  12. 12
    Academic Journal
  13. 13
  14. 14
  15. 15
    Dissertation/ Thesis
  16. 16
    Dissertation/ Thesis
  17. 17
    Dissertation/ Thesis
  18. 18
    Dissertation/ Thesis
  19. 19
    Dissertation/ Thesis

    المؤلفون: 邱慧洳, Chiu, Hui-Ju

    المساهمون: 王千維, Wang, Chien-Wei

    وصف الملف: 11056942 bytes; application/pdf

    Relation: 一、中文部分\n\n(一)專書\n\n1. 王千維,種類之債與給付不能,2016年10月,新學林。\n2. 王千維,繼續性債之關係之基本理論,2020年1月,新學林。\n3. 王千維,租賃物之瑕疵及其法律效果,2021年7月,新學林。\n4. 王澤鑑,侵權行為法,2011年8月,自版。\n5. 王澤鑑,人格權法,2012年4月,自版。\n6. 王澤鑑,債法原理-基本理論、債之發生、契約、無因管理,增訂新版,2022年月,自版。\n7.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四冊),2009年12月,自版。\n8.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七冊),2009年12月,自版。\n9.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八冊),2009年12月,自版。\n10. 吳振吉,醫療侵權責任之過失判定,2020年7月,元。\n11. 杜怡靜,契約之成立與效力,2006年9月,三民。\n12. 李建賢,急救手冊,2001年6月,金名。\n13. 吳志正,解讀醫病關係I,2006年9月,元。\n14. 吳志正,解讀醫病關係II,2006年9月,元。\n15. 吳秀玲、蘇嘉宏,醫事護理法律概論,修訂12版,2015年10月,三民。\n16. 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新訂1版,2003年1月,自版。\n17. 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下),新訂1版,2003年3月,自版。\n18. 邱聰智著、姚志明校訂,新訂債法各論(中),2002年10月,自版。\n19. 林誠二,民法債編總論-體系化解說(上),2000年9月,瑞興。\n20. 林誠二,民法債編總論-體系化解說(下),2001年3月,瑞興。\n21. 胡勝川,實用到院前緊急救護,6版,2016年1月,金名。\n22. 胡勝川、張茵琇、張宇勳,PALS和APL精華,3版,2017年3月,金名。\n23. 姚志明,侵權行為法,3版,2014年10月,自版。\n24. 姚志明,契約法總論,2014年9月,自版。\n25. 姚志明,誠信原則與附隨義務之研究,2004年9月,自版。\n26. 姚志明,民事法理論與判決研究(一)-不完全給付與瑕疵擔保責任,2017年6月,自版。\n27. 姚志明,債務不履行之研究(一)-給付不能、給付遲延與拒絕給付,2004年9月,自版。\n28. 姜志俊、姜炳俊、馮震宇、謝穎青,消費者保護法解讀,3版,2005年5月,元。\n29. 侯英泠,論院內感染之民事契約責任-以爆發SARS院內感染為例,2004年6月,正典。\n30. 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上冊),修訂版,2014年10月,自版。\n31. 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下冊),訂正版,2014年9月,自版。\n32. 陳子平,刑法總論,增修版,2008年9月,元。\n33. 陳聰富,侵權違法性與損害賠償,2008年12月,元。\n34. 陳聰富,醫療責任的形成與展開,修訂版,2021年4月,元。\n35. 荒井俊行、井上智子、高瀨浩造、平林明美(著),呂美慧、吳秉修(譯),護理師該懂的法律責任:案例判決與分析,2017年1月,合記。\n36. 黃立,民法債編總論,修正3版,2006年11月,自版。\n37. 黃丁全,醫事法,1995年2月,月旦。\n38. 黃丁全,護理事故的理論與實例,1999年8月,永然。\n39. 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上),2版,2004年6月,元。\n40. 葛謹,醫學與法律─從醫學角度省思司法判決的盲點,2014年6月,元。\n41. 葛謹,醫學與法律(2)—但見淚痕濕,2017年4月,元。\n42. 曾育裕,醫護法規,5版,2010年9月,五南。\n43. 曾淑瑜,醫療過失與因果關係,再版,2007年10月,翰蘆。\n44. 鄭玉波著、陳榮隆修訂,民法債編總論,修訂2版,2002年6月,三民。\n45. 詹森林,民事法律與判決研究(七):消費者保護法專論(3),2013年12月,元。\n46. 廖正豪,過失犯論,1993年8月,三民。\n47. 臺北醫學大學萬芳醫學中心護理部,小兒發燒處置臨床護指引,2009年12月,台灣愛思唯爾。\n48. 蔡振修,醫事過失犯罪專論,2005年8月,自版。\n49. 劉春堂,民法債編各論(中),2007年2月,自版。\n50. 劉鑫,醫事法學,2009年5月,中國人民大學。\n\n(二)專書論文\n\n1. 朱柏松,論日本醫療過失之舉證責任,載:醫療過失舉證責任之比較,頁1-31,2008年5月,元。\n2. 吳淑鈴,緒論,載:重症護理學,2版,頁1-14,2018年1月,永大。\n3. 吳玲娟,護理之家實務,載:護,4版,頁1-24,2008年5月,華格納。\n4. 吳書雅,兒童傳染疾病與護理,載:兒科護理學,5版,頁1-58,2014年7月,華杏。\n5. 李淑琍,活動及運動的需要,載:實用基本護理學(上冊),8版,頁361-450,2018年5月,華杏。\n6. 李淑琍、蔡麗雲,紀錄,載:實用基本護理學(上冊),8版,頁115-160,2018年5月,華杏。\n7. 李滿梅、林惠娟、譚蓉瑩,手術病患的護理,載:內外科護理技術,7版,頁65-154,2013年8月,華杏。\n8. 李素貞、陳秀蓉、葉明珍、陳秋慧、顧家恬,心臟血管系統病患的護理,載:內外科護理技術,7版,頁329-338,2013年8月,華杏。\n9. 邱淑玲,出入院病患的護理,載:實用基本護理學(下冊),8版,頁509-560,2018年5月,華杏。\n10. 邱淑玲、謝珮琳,冷熱療法的護理,載:實用基本護理學(下冊),8版,頁1-58,2018年5月,華杏。\n11. 沈孟樺,精神科病房常見特殊事件及護理,載:精神科護理學,2版,頁600-621,2008年3月,新文京。\n12. 周幸生,緒論,載:實證護理的臨床應用,4版,頁1-16,2020年8月,五南。\n13. 林秋芬,病人安全護,載:護理品質管理,頁195-226,2015年8月,華杏。\n14. 林貴滿,急症病患的護理,載:內外科護理技術,7版,頁1-64,2013年8月,華杏。\n15. 林元淑,新生兒及其護理,載:實用兒科護理,4版,頁27-92,2005年7月,華杏。\n16. 林靜娟,緒論,載:實用基本護理學(上冊),8版,頁1-22,2018年5月,華杏。\n17. 胡勝川,高級心臟救命術,載:急診醫學,2版,頁45-70,2009年10月,金名。\n18. 胡月娟,成人健康護理中的護理角色,載:成人內外科護理(上冊) ,6版,頁35-96,2014年4月,華杏。\n19. 胡月娟,內分泌系統疾病之護理,載:成人內外科護理(下冊),6版,頁645-752,2014年4月,華杏。\n20. 洪麗珍、陳夏蓮、葉明珍,呼吸系統病患的護理,載:內外科護理技術,7版,頁227-290,2013年8月,華杏。\n21. 洪志秀,產後期的護理,載:實用產科護理學,4版,頁471-556,2005年7月,華杏。\n22. 柯淑華,分娩期異常的護理,載:實用產科護理學,4版,頁649-716,2005年7月,華杏。\n23. 陳碧惠,護理標準,載:護理品質管理,頁91-108,2015年8月,華杏\n24. 袁素娟,肌肉骨骼系統疾病之護理,載:成人內外科護理(下冊),6版,頁495-644,2014年4月,華杏。\n25. 曹堅華、黃美智、梁淑華,兒童神經系統疾病與護理,載:兒科護理學,5版,頁1-86,2014年7月,華杏。\n26. 黃靜微、邱淑如,高危險新生兒,載:兒科護理學,5版,頁1-72,2014年7月,華杏。\n27. 黃國儀、陳淑溫,待產及分娩之護理評估,載:實用產科護理學,4版,頁385-406,2005年7月,華杏。\n28. 鄧崇勵、賴美信、張珠玲、謝玉惠,泌尿系統病患的護理,載:內外科護理技術,7版,頁385-412,2013年8月,華杏。\n29. 鄧崇勵、李素貞、袁光霞、吳依蘋,肌肉骨骼系統病患之護理,載:內外科護理技術,7版,頁413-466,2013年8月,華杏。\n30. 蔣立琦,實證護理臨床應用─反思與評論,載:實證護理的臨床應用,4版,頁363-371,2020年8月,五南。\n31. 蔣立琦、吳佩玲,緒論,載:兒科護理學,5版,頁1-70,2014年7月,華杏。\n32. 劉向媛,手術全期護理之原則,載:成人內外科護理(上冊),6版,頁233-340,2014年4月,華杏。\n33. 劉波兒、邱淑玲、謝佩琳,給藥法,載:實用基本護理學(下冊),8版,頁123-228,2018年5月,華杏。\n34. 劉芹芳、歐素妃、郭若里,皮膚系統疾病之護理,載:成人內外科護理(下冊),6版,頁1001-1089,2014年4月,華杏。\n35. 蔡綠蓉,新生兒及其護理,載:兒科護理學,5版,頁1-58,2014年7月,華杏。\n36. 蔡淑梅、曾錦瑋,內分泌系統病患的護理,載:內外科護理技術,7版,頁199-226,2013年8月,華杏。\n37. 韓晶彥,基本概念,載:急症護理,4版,頁1-144, 2007年8月,新文京。\n38. 謝佳如,皮膚系統疾病之護理,載:成人內外科護理(下冊),6版,頁1001-1089, 2014年4月,華杏。\n39. 謝佳容,情感性精神疾患的護理,載:精神科護理學,2版,頁319-361,2008年3月,華杏。\n40. 簡淑真、呂麗卿、潘美蓉、李家琪,護理技術概念與醫療環境之簡介,載:實用基本護理學(上冊),8版,頁23-68,2018年5月,華杏。\n41. 藍章杰,護服務的內容,載:護,頁1-32,2015年2月,華格納。\n42. 蘇惠珍、賴秋絨,生命徵象,載:實用基本護理學(上冊),8版,頁483-558,2018年5月,華杏。\n43. 蘇惠珍、賴秋絨,體液供給,載:實用基本護理學(下冊),8版,頁229-338,2018年5月,華杏。\n44. 顧家恬,營養的需要,載:實用基本護理學(下冊),8版,頁59-122,2018年5月,華杏。\n45. Gail B. Ladwig, Betty J. Ackley, Mary Beth Flynn Makic, Marina Martinez-Kratz, & Melody Zanotti(著),邱文心(譯),體溫過高,載:Mosby’s護理診斷手冊,4版,頁446-450,2016年6月,台灣愛思唯爾。\n46. Linda Lee Phelps(著),郭惠敏(譯),兒童健康,載:最新護理診斷手冊:護理計畫與措施,頁315-368,2010年7月,華杏。\n\n(三)期刊論文\n\n1. 王千維,民事損害賠償責任法上「違法性」問題初探(上),政大法學評論,66期,頁1-66,2001年6月。\n2. 王千維,民事損害賠償責任法上「違法性」問題初探(下),政大法學評論,67期,頁143-266,2001年9月。\n3. 王千維,民事損害賠償責任成立要件上之因果關係、違法性與過失之內涵及其相互之關係,中原財經法學,8期,頁7-64,2002年6月。\n4. 王千維,侵權行為第二講:違法性-違法性之內涵,月旦法學教室,25期,頁50-59,2004年11月。\n5. 王千維,侵權行為第五講:有責性-過失,月旦法學教室,33期,頁62-66,2005年7月。\n6. 王千維,侵權行為:第四講有責性-故意,月旦法學教室,29期,頁76-81,2005年3月。\n7. 王千維,違法性與生態損害-評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2218號民事裁定,月旦裁判時報,68期,頁78-94,2018年2月。\n8. 王皇玉,整形美容、病患同意與醫療過失中之信賴原則,月旦法學雜誌,127期,頁50-63,2005年12月。\n9. 王怡蘋,論侵權行為法之作為義務,政大法學評論,116期,頁47-102,2010年8月。\n10. 王紀軒,無行醫在社會變遷中的轉變與探討,輔仁法學,45期,頁133-186,2013年6月。\n11. 王志嘉,淺談各類醫事人員病歷記載相關法律問題,醫療品質雜誌,4卷1期,頁76-80,2010年1月。\n12. 王志嘉,從醫療情境與動態醫療行為談拒絕鼻胃管、希望停止洗腎的高齡孱弱病人的醫療決策,月旦法學雜誌,240期,頁36-60,2015年4月。\n13. 王富仙,醫療過失之不純正不作為犯—洗腎透析管接頭鬆脫致死案之評析,軍法專刊,65卷3期,頁105-127,2019年6月。\n14. 王富仙,從醫療行為適用消費者保護法之爭議試論醫療爭議未來走向,法令月刊,56卷9期,頁30-50,2005年9月。\n15. 王拔群、石崇良、林仲志、楊漢湶、翁惠瑛、李偉強,台灣病患安全通報系統中管路滑脫事件之分析,台灣醫學,11卷2期,頁194-201,2007年3月。\n16. 古振暉,論醫師在計畫外生育事件之注意義務與說明義務,法學叢刊,228期,頁95-129,2012年10月。\n17. 石崇良、侯勝茂、薛亞聖、鍾國彪、蘇喜、廖熏香,異常事件通報系統與通報障礙,臺灣醫界,9卷1期,頁63-70,2005年1月。\n18. 朱柏松,適用消保法論斷醫師責任,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27卷4期,頁3-72,1998年7月。\n19. 朱柏松,整形、美容醫學之區別及其廣告應有之法規範,月旦法學教室,31期,頁92-104,2005年5月。\n20. 阮富枝,醫療行為之民事責任,法學叢刊,58卷2期,頁55-110,2013年4月。\n21. 向明恩,繼續性供給契約與終止權之發生/最高院100台上675判決,台灣法學雜誌,205期,頁234-238,2012年8月。\n22. 伍麗珠、林麗英、周千惠,某醫學中心護理人員給藥錯誤通報情形之調查研究,醫保研究雜誌,1卷1期,頁11-20,2005年3月。\n23. 吳從周,醫療過失舉證責任的實務新發展:醫病鬥「法」第二回-簡評最高法院九六年台上二七三八號判決,台灣法學雜誌,109期,頁256-267,2008年8月。\n24. 吳振吉,醫療契約立法之比較研究(二):近期 DCFR 及德國民法修訂之分析,月旦醫事法報告,54期,頁 145-169,2021年4月。\n25. 吳振吉,醫療行為之過失認定:簡評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27號民事判決之「醫療常規」與「醫療水準」,月旦醫事法報告,10期,頁69-85,2017年8月。\n26. 吳振吉、姜世明,醫師及醫療機構就債務不履行責任之法律關係-兼評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1055號民事判決、臺灣高等法院99年度醫上更(一)字第3號民事判決,臺北大學法學論叢,86期,頁1-50,2013年6月。\n27. 吳振吉、劉宜廉、王志嘉,再論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之疑義,月旦醫事法報告,3期,頁9-26,2017年1月。\n28. 吳淑莉,論處方藥標示外使用之民事侵權責任,東吳法律學報,23卷4期,頁125-157,2012年4月\n29. 吳欣席,醫療法第82條修正對於醫療實務的影響,月旦醫事法報告,16期,頁53-64,2018年2月。\n30. 吳全峰,醫療法第82條修正對病患權益之影響:從醫療機構責任談起,月旦醫事法報告,16期,頁81-101,2018年2月。\n31. 吳俊穎、賴惠蓁、陳榮基,醫療過失判斷的困境,法學新論,17期,頁57-73,2009年12月。\n32. 吳俊穎、賴惠蓁、陳榮基,病歷事後補登的法律問題,當代醫學,36卷5 期,頁382-384,2009年5月。\n33. 吳思慧、趙千淑、陳香蘭,提升腦中風病患吞嚥困難評估及進食指導執行率,新臺北護理期刊,18卷1期,頁69–81,2016年3月。\n34. 吳祥鳳、于漱、藍雅慧、唐福瑩,給藥錯誤事件綜論─急診室、加護中心、兒科病房,護理雜誌,59卷2期,頁93-98,2012年4月。\n35. 吳肖琪、蔡誾誾、葉馨婷,我國政策之發展趨勢及對護理專業的影響,62卷5期,頁11-17,2015年10月。\n36. 沈冠伶,武器平等原則於醫療訴訟之適用,月旦法學雜誌,127期,頁28-49,2005年12月。\n37. 呂曉寬、蔡芸芳、陳月枝、林萍章,獨立性護理業務之護病糾紛爭訟,護理雜誌,67卷3期,頁56-63,2020年6月。\n38. 呂淑華、戴玉慈、畢萬邦、張金堅,冰枕及熱水足浴對術後發燒之效用,台灣醫學,5卷2期,頁154-163,2001年3月。\n39. 李玉春、林麗嬋、吳肖琪、鄭文輝、傅立葉,臺灣護保險之規劃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141期,頁26-44,2013年3月。\n40. 邱玟惠,人體組織物採集之民事法律關係初探-從人體生物資料庫之建置談起,中原財經法學,39期,頁79-128,2007年12月。\n41. 邱琦,契約法與侵權行為法之探戈舞,月旦民商法雜誌,18期,頁175-184,2007年12月。\n42. 邱清華,「消保法與醫療糾紛」-呼籲建立醫療糾紛賠償機制,醫事法學,9卷1期,頁13-14,2001年3月。\n43. 邱清華,醫療糾紛與消保法-解困與修法,醫事法學,11卷3期、4期合訂本,頁5-12,2003年12月。\n44. 邱錦添,醫療行為不適用消保法之規定-依最高法院九十四年度台上字第1156號民事裁定,全國律師,9卷11期,頁64-74,2005年11月。\n45. 林誠二,論過失與不作為侵權行為之認定,台灣法學雜誌,178期,頁113-120,2011年6月。\n46. 林誠二,論民事上防止危險發生義務之違反,萬國法律,51期,頁2-7,1990年6月。\n47. 林誠二,醫療行為與消保法之適用,台灣法學雜誌,140期,頁81-88,2009年11月。\n48. 林大洋,醫療行為與消費者保護法,法令月刊,56卷1期,頁4-12,2005年1月。\n49. 林東茂,刑事醫療過失之微探-從一個案例說起,月旦法學雜誌,176期,頁265-273,2010年1月。\n50. 林美惠,論我國法上交易安全義務理論之建立,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28卷1期,頁297-326,1998年10月。\n51. 林宗穎,醫療機構組織責任之理論建構與案例類型之具體化—以德國與臺灣案例為中心,政大法學評論,148期,頁163-244,2017年3月。\n52. 林宗穎,檢查結果告知義務:以組織義務之建構為中心,月旦醫事法報告,30期,頁82-109,2019年4月。\n53. 林宗穎,復健前評估義務與醫療過失、組織過失之認定,月旦醫事法報告,33期,頁129-136,2019年7月。\n54. 林宗穎,醫療器材故障之民事責任,月旦醫事法報告,38期,頁152-158,2019年12月。\n55. 林宗穎,實習醫師獨立執行醫療業務之民事責任,月旦醫事法報告,44期,頁113-118,2020年6月。\n56. 林宗穎,特殊體質併發症之告知義務範圍及醫院責任之認定,月旦醫事法報告,28期,頁128-133,2019年2月。\n57. 林宗穎,哈姆立克法急救案-住院醫療期間發生意外事故之契約與侵權責任,月旦醫事法報告,20期,頁87-122,2018年6月。\n58. 林四海,醫療機構病歷管理之法律責任與趨勢,醫事法學,9卷2 期,頁24-34,2001年6月。\n59. 林均穗,機構的感染管制,醫療品質雜誌,10卷5期,頁47-51,2016年9月。\n60. 林秋芬、徐美玲、盧美秀,護理人員在病患安全和通報的角色與功能─兼談相關倫理責任,澄清醫護管理雜誌,8卷3期,頁4-8,2012年7月。\n61. 林貞余、陳幸眉,線上客觀結構式影像測試於提升護理人員給藥自我效能與辨認給藥錯誤行為之成效,護理雜誌,68卷1期,頁54-63,2021年2月。\n62. 施佳玟、李雅欣、王桂芸,全身麻醉後低體溫引發寒顫之護理,庚護理,21卷3期,頁299-306,2010年9月。\n63. 武香君、陳孟君、盧柏樑、馮明珠,人員傳染病認知、態度、顧意願及教育成效,護雜誌,23卷3期,頁185-201,2019年12月。\n64. 周心如、鄭宜昌、張宏文、蘇麗智,護理業務糾紛發生原因-以法院案例分析,護理暨健康護研究,6卷4期,頁271-279,2010年12月。\n65. 姚志明,德國民法債編修正介紹-一般給付障礙與買賣契約,月旦法學教室,8期,頁95-108,2003年6月。\n66. 姚志明,積極侵害權與不完全給付之研究(上),法學叢刊,44卷3期,頁26-41,1999年7月。\n67. 姜世明,醫師民事責任程序中之舉證責任減輕,月旦民商法雜誌,6期,頁5-29,2004年12月。\n68. 姜世明,論不完全給負可歸責性要件之舉證責任分配,萬國法律,109 期,頁64-80,2000年2月。\n69. 侯英泠,從德國法論醫師之契約上說明義務,月旦法學雜誌,112期,頁9-23,2004年9 月。\n70. 侯英泠,醫療行為的民事上賠償責任-從德國醫師責任法(Arzthaftungsrecht)切入探討(上),月旦法學雜誌,72期,頁116-132,2001年5月。\n71. 侯英泠,從往來義務建構醫療機構之組織責任,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1卷1期,頁329-401,2012年3月。\n72. 侯英泠,醫療機構之組織義務再建構,月旦民商法雜誌,74期,頁6-27,2021年12月。\n73. 侯英泠,我國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現況與展望,台灣法學雜誌,39期,頁114-120,2002年10月。\n74. 侯英泠,產後護與坐月子契約之群聚感染告知義務,月旦醫事法報告,7 期,頁140-144,2017年5月。\n75. 侯英泠,一次性醫療器材重消之契約責任-告知就沒責任嗎?,月旦醫事法報告,42期,頁140-146,2020年4月。\n76. 侯英泠,從SARS談醫院院內感控義務之契約責任問題,月旦法學雜誌,105 期,頁48-66,2004年2月。\n77. 侯英泠,醫療機構、外科醫師與麻醉科醫師之說明義務─最高法院九六年台上字第二四七六號判決簡評,台灣法學雜誌,107期,頁291-297,2008年6月。\n78. 侯英泠,檢查結果告知義務:已離院病患毋庸告知是醫療慣行?還是醫療過失?,月旦醫事法報告,30期,頁65-81,2019年4月。\n79. 侯英泠,從臺南地院一○二年度醫字第一號判決看醫事民事責任之改變,月旦裁判時報,40期,頁31-39,2015年10月。\n80. 侯英泠,從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1048號民事判決看臺灣醫事民事責任之新趨勢,月旦民商法雜誌,62期,頁163-177,2018年12月。\n81. 侯英泠,談醫療意外的風險分擔問題-消保法對純粹醫療行為與醫院提供相關醫療服務的企業式服務行為之適用,研討會討論文與討論紀錄,法學叢刊,47卷3期,頁165-168,2002年7月。\n82. 侯英泠,探討醫療無過失責任的適宜性,月旦法學雜誌,49期,頁127-136,1999年6月。\n83. 俞百羽,契約之定性及法律適用問題─由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8年度原上字第5號判決談起,月旦醫事法報告,42期,頁60-69,2020年4月。\n84. 郝立智、楊純宜、顧生、柴國樑,2005年美國糖尿病學會針對糖尿病合併高血壓之標準治療建議,內科學誌,16卷3期,頁107-112,2005年6月。\n85. 范國棟,麻醉護理人力的發展—以已開發國家為例,臺灣醫界,55卷3期,頁46-52,2012年3月。\n86. 梁亞文、黃立琪、尹裕君、陳文意、莊家綾、李卓倫,護理人力對病患結果影響之文獻探討,護理雜誌,57卷5期,頁77-82,2010年10月。\n87. 郭淑珍、邱文宏、胡月娟、賴慧貞,機構顧疏失類型分析-以法院判決案例,護雜誌,20卷3期,頁269-276,2016年12月。\n88. 陳志龍,非麻醉醫師處理麻醉醫療行為之刑責,月旦法學教室,82期,頁16-17,2002年3月。\n89. 陳忠五,論醫療過失的概念與功能,月旦法學雜誌,246期,頁5-52,2015年11月。\n90. 陳忠五,醫療糾紛的現象與問題,臺灣本土法學雜誌,55期,頁1-4,2004年2月。\n91. 陳忠五,醫療行為與消保法服務責任之適用領域─台灣台北地方法院八五年度訴字第五一二五號與台灣高等法院八七年度上字第一五一號(馬偕紀念醫療機構肩難產案件)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7期,2000年2月,頁36-61。\n92. 陳忠五,醫療事故與消費者保護法服務責任之適用要件(上)-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八十五年度訴字第五一二五號與臺灣高等法院八十七年度上字第一五一號(馬偕紀念醫療機構肩難產案件)判決再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17期,頁75-111,2000年12月。\n93. 陳忠五,醫療事故與消保法服務責任之適用問題 (上)─最高法院九○年度臺上字第七○九號(馬偕紀念醫療機構肩難產案)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36期,頁47-74,2002年7月。\n94. 陳忠五,醫療事故與消保法服務責任之適用問題 (下)─最高法院九○年度臺上字第七○九號(馬偕紀念醫療機構肩難產案)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37期,頁31-62,2002年8月。\n95. 陳聰富,告知後同意原則與醫師說明義務(中),月旦法學教室,81期,頁77-87,2009年7月。\n96. 陳聰富,法人團體之侵權責任,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0卷4期,頁2087-2126,2011年12月。\n97. 陳聰富,論侵權行為法上之過失概念-最高法院九十年度台上字第一六八二號民事判決評釋,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33卷4期,頁145-204,2004年7月。\n98. 陳聰富,醫療侵權之歸責原則(下),月旦法學教室,76期,頁98-108,2009年2月。\n99. 陳聰富,醫療事故民事責任之過失判定,政大法學評論,127期,頁349-412,2012年6月。\n100. 陳聰富,醫療契約法典化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9卷1期,頁123-193,2020年3月。\n101. 陳聰富,醫療契約之法律關係(上),月旦法學教室,72 期,頁87-98,2008年10月。\n102. 陳聰富,醫療法:第四講─醫療契約之法律關係(下),月旦法學教室,73 期,頁57-68,2008 年11 月。\n103. 陳自強,民法侵權行為法體系之再構成(上)-民法第一九一條之三之體系地位,臺灣本土法學雜誌,16期,頁47-70,2000年11月。\n104. 陳自強,民法侵權行為法體系之再構成(下)-民法第一九一條之三之體系地位,臺灣本土法學雜誌,17期,頁20-43,2000年12月。\n105. 陳鋕雄,遠距醫療與醫師親自診察檢驗義務,中原財經法學,22期,頁47-93,2009年6月。\n106. 陳俊榕,論刑法上之醫師保密義務,臺灣海洋法學報,24 期,頁51-57,2016年12月。\n107. 陳正昇,論醫療過失,東吳法研論集,7 期,頁1-40,2011年6月。\n108. 陳琬渝,論建立符合強制醫療責任保險制度之醫療鑑定及舉證責任制度,萬國法律,162期,頁24-48,2008年12月。\n109. 陳俞沛,論醫療損害風險社會化分擔-以全民健康保險之國家責任為核心,東吳法律學報,31卷2期,頁83-122,2019年10月。\n110. 陳渝沛,醫療糾紛與醫師業務責任保險,北市中醫會刊,18卷2期,頁53-58,2012年6月。\n111. 陳郁慧,機構未來的感染管制趨勢,醫療品質雜誌,13卷4期,頁76-79,2019年7月。\n112. 陳淑芬、鄧素文,台灣護服務體系之發展,護理雜誌,57卷4期,頁5-10,2010年8月。\n113. 陳秋珍、胡悛愉、王美惠、林佩昭、陳淑惠,提升外科專科護理師病歷紀錄正確性之改善專案,台灣專科護理師學刊,8卷1期,頁50-59,2021年6月。\n114. 陳軒毓、 蘇渝晴,一位思覺失調症患者提供自主服藥訓練之護經驗,澄清醫護管理雜誌,14卷2期,頁58-67,2018年4月。\n115. 陳瀅淳、施智源、傅任云婕、劉美容、張綠娟,丘愛帄,王凱君,導尿管使用之原因與留置天數分析,台灣醫學,11卷4期,頁345-351,2007年7月。\n116. 陳靜瑤、王婷怡、張佩琪、李紫萍、王淑敏、吳昭燕、林淑麗、吳徐慧,提升高齡者進食安全指導執行率,護理雜誌,68卷4期,頁72-80,2021年8月。\n117. 郭俊佑,顧服務法之建制-兼論私法關係之存在與操作,軍法專刊,63卷4期,頁124-145,2017年8月。\n118. 陸敏清,從日本法制探討台灣人員之管理規範,台日法政研究,3 期,頁57-113,2020年6月。\n119. 高添富、林建智,醫事人員強制責任保險制度之研究,政大法學評論,110期,頁53-114,2009年8月。\n120. 徐婉寧,法人之侵權行為責任,月旦法學教室,173期,12-14頁,2017年3月。\n121. 許政賢,高齡化社會中法律規範的挑戰—以養護(護)契約在臺灣社會發展為例,月旦法學雜誌,230期,頁53-73,2014年7月。\n122. 張麗卿,實證醫學在醫療過失審判實務上的意義―從胃腺癌存活率談起,東吳法律學報,21卷2期,頁1-30,2009年10月。\n123. 張麗卿,信賴原則在醫療分工之適用-以護理人員麻醉致死案為例,東海大學法學研究,33期,頁45-77,2010年12月。\n124. 張麗卿,醫療法第 82條的修正與疑慮:以醫療糾紛拔牙案為例,月旦醫事法報告,21期,頁86-111,2018年7月。\n125. 張明偉,刑事過失責任之探討:以美國刑事醫療案例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39卷1期,頁353-401,2010年3月。\n126. 張婷、李選,護理人員因應執行醫療輔助行為引發醫療糾紛之法制觀,醫事法學,21卷1期,頁47-62,2014年6月。\n127. 張媚、余玉眉、陳月枝、田聖芳,台灣護理人力規劃研究,台灣醫學,9卷2期,頁149-156,2005年3月。\n128. 曾淑瑜,醫療水準論之建立,法令月刊,48卷9期,頁32-38,1997年9月。\n129. 黃茂榮,醫療契約(二),植根雜誌,25卷2 期,頁16-29,2009年2 月。\n130. 黃立,醫療糾紛處理的過程與發展─以德國民法為中心,高大法學論叢,11卷2期,頁1-75,2016年3月。\n131. 黃立,消費者保護法對醫療行為之適用,律師雜誌,217期,頁74-84,1997年10月。\n132. 黃立,消保法第7條與民法第191之3對醫療行為適用之研析,政大法學評論,75期,頁1-78,2003年9月。\n133. 黃立,消費者保護法:第一講—我國消費者保護法之商品與服務責任(一),月旦法學教室,8期,頁68-78,2003年6月。\n134. 黃鈺媖,從醫療水準談婦產科醫療責任注意義務之認定,律師雜誌,308期,頁36-47,2005年5月。\n135. 黃清濱,醫療行為與醫師親自診察原則,醫事法學,20卷2期,頁1-27,2013年12月。\n136. 黃清濱,醫療事故責任與消費者保護法適用之探討,台灣醫界,49卷3期,頁36-39,2006年3月。\n137. 黃則瑜,醫療機構組織責任--論醫療法第82條第5項之適用,全國律師,24卷5期,頁58-69,2020年5月。\n138. 黃惠滿,護理行為之刑事過失-以不作為犯為例,庚護理,26卷3期,頁273-280,2015年9月。\n139. 黃惠滿、孫凡軻,兒科護理人員業務過失有責性之個案研究,護理雜誌,61卷2期,頁63-73,2014年4月。\n140. 黃季平,做月內與坐月子中心-舊民俗轉為新產業,民俗曲藝,152期,頁139-174,2006年6月。\n141. 黃筑榆、鄭夙芬,降低嬰兒猝死症發生的危險─執行安全睡眠措施,護理雜誌,53卷4期,11-16頁,2006年8月。\n142. 黃鈴君、張瑀恬、翁祥育、陳惠櫻、夏紹瑩、楊淑惠,護理之家吞嚥困難個案之營養護案例分享,臺灣膳食營養學雜誌,11卷1期,頁31-44,2019年6月。\n143. 曾品傑,論消費者保護法上之服務責任,財產法暨經濟法,12期,頁53-113,2007年12月。\n144. 曾惠明,從護理相關刑事訴訟案件之分析探討護理人員的法律責任-以最高法院判決為例,護理雜誌,51卷4期,頁70-81,2004年8月。\n145. 黃莉蓉,病患安全事件提醒-從“藥物治療連續性”談藥物過敏史,醫療品質雜誌,2卷6期,頁90-91,2008年11月。\n146. 游進發,受任人過失處理委任事務,台灣法學雜誌,294期,頁143-150,2016年4月。\n147. 游進發,民法上之過失概念-以最高法院九十六年度台上字第一六四九號判決為反思出發點,月旦法學雜誌,170期,頁248-260,2009年7月。\n148. 游進發,一般侵權行為法規範模式之反思─以最高法院95年台上字第294號判決為契機,法令月刊,61卷2期,頁65-75,2010年2月。\n149. 游進發,消費者保護法上與商品責任等價的服務責任,財產法暨經濟法,32期,頁111-139,2012年12月。\n150. 靳宗立,過失成立要件之檢討與省思,軍法專刊,55卷1期,頁30-49, 2009年2月。\n151. 詹森林,德國醫療過失舉證責任之研究,臺北大學法學論叢,63卷,頁47-80,2007年9月。\n152. 詹森林,台灣社會變遷與契約法發展,月旦法學雜誌,230期,頁5-37,2014年7月。\n153. 詹森林,公立醫院之醫療行為與消保法之服務無過失責任-公、私立醫院之差別待遇?最高法院九三年台上字第一四八六號之商榷,台灣本土法學雜誌,70期,頁223-226,2005年5月。\n154. 詹森林,物之瑕疪擔保、不完全給付與買賣價金之同時履行抗辯-最高法院七十七年度第七次民事庭會議決議之研究,萬國法律,42期,頁30-44,1988年12月。\n155. 楊佳元,由玻璃娃娃案諸判決論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月旦裁判時報,6期,頁50-56,2010年12月。\n156. 楊佳元,侵權行為過失責任之體系與一般要件,臺北大學法學論叢,56期,頁205-254,2005年6月。\n157. 楊秀儀,論醫療過失:兼評醫療法第82條修法,月旦醫事法報告,16期,頁67-82,2018年2月。\n158. 楊秀儀,論醫療糾紛之定義、成因及歸責原則,臺灣本土法學雜誌,39 期,頁121-131,2002年10月。\n159. 楊秀儀,論病患自主權-我國法上「告知後同意」之請求權基礎探討,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36卷2期,頁229-268,2007年6月。\n160. 楊秀儀,論健全病歷制度之建立及健康資訊隱私權保護,全國律師,10卷8期,頁39-46,2006 年8月。\n161. 葉新民,由侵害名譽權之案例論侵權行為之違法性與有責性-由最高法院一○四年度台上字第二三六五號民事判決談起,月旦裁判時報,47期,頁20-29,2016年5月。\n162. 葉淑惠、潘沐萱,銀髮族咀嚼初篩與護良策,護理雜誌,67卷4期,頁6-13,2020年8月。\n163. 鄭逸哲,「臨床裁量權」和「行為有價值」乃「醫療民法」和「醫療刑法」不可牴觸的底線,軍法專刊,59卷 2期,頁123-133,2013年4月。\n164. 鄭逸哲,「臨床裁量權」未入法,等於沒修-評析醫療法第八十二條之一,軍法專刊,59卷1期,頁98-106,2013年2月。\n165. 鄧學仁,老人顧契約之研究,月旦法學雜誌,256期,頁43-54,2016年9月。\n166. 管靜怡,醫療賠償訴訟之請求權基礎,月旦醫事法報告,56期,頁30-48,2021年6月。\n167. 廖建瑜,論緊急醫療救護法與轉診之轉送義務:診所能請消防局救護車轉診嗎?,月旦醫事法報告,11期,頁46-58,2017年9月。\n168. 蔡振修,違反醫師法罪(密醫罪)修正條文析論,醫事法學,10卷1期,頁10-26,2002年3月。\n169. 蔡淑鳳、王秀紅,臺灣專科護理師的政策制定與發展,護理雜誌,54卷6期,頁5-10,2007年12月。\n170. 黎家銘、張皓翔、李世代、陳晶瑩,機構住民的跌倒預防,台灣醫學,16卷5期,頁538-544,2012年9月。\n171. 劉宏恩,醫美亂象與消費者保護法的適用,消費者報導雜誌,400期,頁56-61,2014年8月。\n172. 劉盈宏,醫療服務責任之研究,軍法專刊,54卷1期,頁58-83,2008年2月。\n173. 盧美秀、曾修儀、梁淑媛、林秋芬,護病比與護理費給付連動制度之規劃構想,護理雜誌,64卷1期,頁17-24,2017年2月。\n174. 盧美秀,建構具吸引力之優質護理職場,醫療品質雜誌,8卷1期,頁4-11,2014年2月。\n175. 謝哲勝,醫療事故侵權責任,軍法專刊,57卷4期,頁23-38,2011年8月。\n176. 謝哲勝,外勞委任招募契約的法律性質與任意終止後的損害賠償─兼評最高法院一○一年度台上字第一八一三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234期,頁162-175,2014年11月。\n177. 謝榮堂,醫療糾紛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評析,月旦法學雜誌,250期,頁142-157,2016年3月。\n178. 謝紹芬,無過失醫療意外保險商品可行性研究-現行醫師業務責任保險商品之啟示,保險經營與制度,12卷2期,頁129-158,2013年9月。\n179. 謝沛珊、曾麗華、李雅惠、連靖婷、朱以岑、邱秀渝,頭頸癌病患安全吞嚥護流程之建立,榮總護理,28卷4期,頁372-377,2011年12月。\n180. 魏伶娟,自體脂肪隆乳手術案:從模糊走向清晰的告知後同意之告知說明義務,月旦醫事法報告,22期,頁55-79,2018年8月。\n181. 藍雅慧、唐福瑩,給藥錯誤-護理人員之角色與責任,庚護理,22卷3期,頁334-340,2011年9月。\n\n(四)學位論文\n\n1. 徐婉齡,孕產婦及一般民眾對產後護理機構需求研究-以大埔里地區為例,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年7月。\n2. 陳正昇,民事醫療過失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7月。\n3. 楊喬語,「護契約」法律問題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n4. 萬旖芬,老人機構之民事責任,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n\n二、英文部分\n\n(一)專書\n\n1. Epstein, Richard Allen (1995), CASES AND MATERIALS ON TORTS, Philadelphia, PA:Wolters Kluwer Law & Business.\n2. Keeton, W. Page (1984), PROSSER & KEETON ON THE LAW OF TORTS, West Publishing Company.\n3. Howells, Geraint G. & Weatherill, Stephen (1995),CONSUMER PROTECTION LAW, Routledge.\n4. Loeb, Stanley & Cahill, Matthew (1992), NURSE`S HANDBOOK OF LAW & ETHIC, Spring house,PA:‎Springhouse Corporation.\n5. Pozgar, George (1990), LEGAL ASPECTS OF HEALTH CARE ADMINISTRATION, Burlington,MA:Jones & Bartlett Learning.\n\n(二)專書論文\n\n1. Reiser, Stanley Joel(1991), Patient Safety, and The Ethical and Scientific Foundations of Medicine, in Peter W. Huber & Robert E. Liten eds., The Liability Maze:the Impact of Liability Law on Safety and Innovation (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n2. Schwartz, Gary T. (1991). Product Liability and Medical Malpractice in Comparative Context, in Peter W. Huber & Robert E. Liten eds., The Liability Maze:the Impact of Liability Law on Safety and Innovation (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n\n(三)期刊論文\n\n1. Ashurst, Adrian, Reducing the Risk of Falls in Care Homes, 17(5) NURSING AND RESIDENTIAL CARE 266 (2015).\n2. Aiken, Linda H., Clarke, Sean P., Sloane, Douglas M., Sochalski, Julie, & Silber, Jeffrey H., Hospital Nurse Staffing And Patient Mortality, Nurse Burnout, And Job Dissatisfaction, 288(16)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987 (2002).\n3. Armstrong, Elizabeth J., Nursing Malpractice in North Carolina: the Standard of Care, 65 N.C.L. Rev. 579 (1987).\n4. Baijens, Laura Wj et al., European Society for Swallowing Disorders – European Union Geriatric Medicine Society white paper: Oropharyngeal dysphagia as a geriatric syndrome, 11 CLINICAL INTERVENTIONS IN AGING 1403 (2016).\n5. Brito, Thais Alves, Coqueiro, Raildo da Silva, Fernandes, Marcos Henrique, & de Jesus, Cleber Souza, Determinants of Falls in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 Hierarchical Analysis, 31(4) PUBLIC HEALTH NURSING 290 (2014).\n6. Braun, Julie A. & Capezuti, Elizabeth A., A Medico-Legal Evaluation of Dehydration and Malnutrition Among Nursing Home Residents, 8 Elder L.J. 239 (2000).\n7. Case, Ronald A., Liability of Hospital, other than Mental Institution, for Suicide of Patient, 60 A.L.R.3d 880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74).\n8. Cavico, Frank J. & Cavico, Nancy M., Employment-at-Will, Public Policy, and the Nursing Profession, 8 QUINNIPIAC HEALTH L.J.161 (2005).\n9. Cavico, Frank J. & Cavico, Nancy M., The Nursing Profession in the 1990`s: Negligence and Malpractice Liability, 43 CLEV. ST. L. REV. 557 (1995).\n10. Dunton, Nancy, Gajewski, Byron Roma, Taunton, Lee, & Moore, Jan, Nurse Staffing and Patient Falls on Acute Care Hospital Units, 52(1) NURSING OUTLOOK 53 (2004).\n11. Edner, Ann, Wennborg, Maria, Alm, Bernt Hugo Lagercrantz, Why do ALTE Infants not Die in SIDS? 96(2) ACTA PAEDIATRICA 191 (2007).\n12. Fleming, Thomas M., Hospital`s Liability for Injury Resulting From Failure to Have Sufficient Number of Nurses on Duty, 2 A.L.R.5th 286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92).\n13. Frantz, Laurent B., Patient Tort Liability of Rest, Convalescent, or Nursing Homes, 83 A.L.R.3d 871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78).\n14. Guarriello, Donna Lee, Nursing Malpractice Litigation: Toward Better Patient Care, 18 TRIAL 78 (1982).\n15. Gee, David R., Nurse`s Failure to Give Physician Timely Notice of Patient`s Condition, 25 AM. JUR. PROOF OF FACTS 2d 411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81).\n16. Guarriello, Donna Lee, Nursing Malpractice Litigation: Toward Better Patient Care, 18 TRIAL 78 (1982).\n17. Kachalla, Allen et al., Missed and Delayed Diagnose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 Study of Closed Malpractice Claims from 4 Liability Insurers, 49 ANNALS OF EMERGENCY MED 196 (2007).\n18. Kohlman, Richard J., Hospital Liability for Nursing Medication Errors, 29 AM. JUR. TRIALS 591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82).\n19. Liang,Yia-Wun, Tsay,Shwu-Feng, & Chen,Wen-Yi, Effects of Nurse Staffing Ratios on Patient Mortality in Taiwan Acute Care Hospitals: A Longitudinal Study, 20(1) 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1 (2012).\n20. Needleman, Jack, Buerhaus,Peter I., Stewart, Maureen, Zelevinsky, Katya, & Mattke, Soeren, Nurse Staffing In Hospitals: Is There A Business Care For Quality? 25(1) HEALTH AFFAIRS 204 (2006).\n21. Mariano, Carla, Holistic Nursing as a Specialty: Holistic Nursing Scope and Standards of Practice, 42 NURS CLIN N AM 165 (2007).\n22. Park, Yeonhwan, Oh,Seieun, Chang,Heekyung, & Bang, Hwal Lan, Effects of the Evidence-Based Nursing Care Algorithm of Dysphagia for Nursing Home Residents, 41(11) 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NURSING 30 (2015).\n23. Penofsky, Daniel J., Litigating Nursing Home Negligence and Wrongful Death Cases, 110 AM. JUR. TRIALS 1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2008).\n24. Purver, Jonathan M., Medical Malpractice:Liability for Negligent Injection or Infusion, 36 AM. JUR. PROOF OF FACTS 2d 637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83).\n25. Reilly, Erline, Nurses and the Law, 26 NEW HAMPSHIRE B.J.7 (1984).\n26. Rice, Robert J., Nursing Home Liability, 24 Am. Jur. Proof of Facts 3d 73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94).\n27. Rigelhaupt, James L., Liability of Mental Care Facility for Suicide of Patient or Former Patient, 19 A.L.R.4th 7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83).\n28. Unruh, Lynn, Licensed Nurse Staffing and Adverse Events in Hospitals, 41(1) MEDICAL CARE 142 (2003).\n29. Voss, Annmarie Brennan, Incidence and Duration of Urinary Catheters in Hospitalized Older Adults: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ing a Geriatric Protocol, 35(6) 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NURSE 35 (2009).\n30. Worel, Michael A. & Wirtes, David G., Don`t Neglect the Nurse`s Duty of Care Nurses Serve As Advocates for Their Patients. When Something Goes Wrong and A Doctor Breaches the Standard of Care, the Nurse Has A Duty to Speak Up, 43-NOV TRIAL 50 (2007).\n31. Worel, Michael A., Wirtes, David G., & Young, Michael W., The Scope of a Nurse’s Duty of Care in Utah, UTAH TRIAL JOURNAL 6 (2010).\n32. Young, Andy, Review: The Legal Duty for Nurses and the Other Health Professionals, 18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3071 (2009).\n33. Zitter, Jay M., Liability of Hospital, Physician, or Other Medical Personnel for Death or Injury to Mother or Child Caused by Inadequate Attendance or Monitoring of Patient during and after Pregnancy, Labor, and Delivery, 3 A.L.R.5th 146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92).; G1016515031;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2098; https://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142098/1/503101.pdf

  20. 20
    Dissertation/ Thesis

    المؤلفون: 張正忠, Chang, Cheng-chung

    المساهمون: 陳明進

    وصف الملف: 2594865 bytes; application/pdf

    Relation: 一、中文文獻\n王子安、林貴貞、高瑞琪,2013,民間參與新型服務模式初探-以PFI提供護為例,中華技術,第100期:190-203。\n李玉嬋,2020,聯合國、台灣與世界心理健康日,新世紀智庫論壇,第92期 (12月):68-77。\n許崇源,2018,非營利組織之會計處理──以顧服務機構法人財務報告編製準則為例,月旦會計實務研究,第8期:81-87。\n許皓宜、丁導民、鄧明宇、周鉦翔、黃秀雲、李嵩義、吳佳蕙、施振典、許玉容、蕭文高、劉清虔、田秀蘭,2018,老人心理學,二版,華格那出版有限公司。\n陳隆麒,1993,現代財務管理,華泰書局。\n陳燕禎,2006,我國老人顧資源變遷之初探,社區發展季刊,第114期(6月):239-248。\n莊秀美,2009,從老人的類型與顧需求看「居家顧」、「社區顧」及「機構顧」三種方式的功能,社區發展季刊,125期:177-194。\n黃崇哲、洪美菁、陳佩琪,2016,未雨綢繆-由財政觀點看「護服務」民間參與之可行性,財稅研究,第43卷第2期:95-114。\n黃明聖,2013,公共建設財務策略規劃:PFI制度,主計月刊,第695期(11月):46-54。\n黃富順,2011,高齡者心理老化現象與因應,成人及終身教育,第34期:4-7。\n黃龍冠、楊培珊,2021,以2.0為基礎回顧臺灣政策發展與評析未來大挑戰,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9(2):212-235。\n曾誰我、馬永川、王彥儒,2016,高齡獨居者生活社交需求之調查,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4(4):505-520。\n蔡穎,2017,我國顧服務法之政策評析,社區發展季刊,第159期(9月):414-424。\n簡慧娟,2019,我國人口老化及家戶結構變遷下之高齡福利政策方向,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第七卷第一期(3月):96-101。\n二、英文文獻\nBaumol, Willian J. and Alian S. Blinder. 1991. Economics: Principles and Policy, 5th ed.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nCarter, William K., Milton F. Usry., and Lawrence H. Hammer. 2002. Cost accounting. Dame Publishing.\nGregory, Paul R. and Roy J. Ruffin. 1989. Basic Economics. Foresman and Compay.\nHyman, David N. 1992. Economics, 2nd ed. Von Hoffmann Press, Inc.\nMcEachern, Willian, A. 1997. Economics: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4th ed.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nStickney, Clyde P., Michael W. Maher., and Roman L. Weil. 1991. Managerial Accounting: An Introduction to Concepts, Methods, and Uses, 6th ed. Fort Worth: Dryden Press.; G0102353115;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1532; https://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141532/1/31150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