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Dissertation/ Thesis
المؤلفون: 王立本, Wang, Li-Pen
المساهمون: 胡平生, 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مصطلحات موضوعية: 中國西北, 胡宗南, 彭德懷, 馬步芳, 馬鴻逵, 西安, 陜西, 蘭州, 第一野戰軍, Northwest China, Sia Si, Peng De-Huai, Hu Zong-Nan, Si An, Lan Jhou。
وصف الملف: 17209576 bytes; application/pdf
Relation: 徵引書目 一、檔案 ﹝一﹞蔣中正總統檔案: 〈籌筆〉,〈革命文獻〉。 ﹝二﹞國防部史政編譯室(局)檔案: 《史編局檔案》〈集團軍總司令部陣中日記(三十一集團軍)〉,540.4/2029。 《史編局檔案》,〈陸軍整編軍陣中日記﹝整一軍﹞〉,540.4/7421.9。 《史編局檔案》,〈晉中(太原)戡亂戰役案〉,543.6/7423,35.5-37.11。 《史編局檔案》,〈空軍助剿李先念匪部案〉,543.64/3010,民國 35.6-35.8。 《史編局檔案》,〈陜北戡亂戰役案〉,543.6/7423 ,36.3-37.10。 《史編局檔案》,〈晉南(運城)戡亂戰役案〉,543.6/7423,36.4-37.3。 《史編局檔案》,〈陜甘寧邊區戡亂戰役案〉,543.4/7423.2 ,民國35.8-37.11。 《史編局檔案》,〈西北戡亂作戰經過概要〉,543.64/1060.2,38.3-38.9。 ﹝三﹞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檔案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檔案》,〈第三十一集團軍在陜西商南地區與八路軍作戰之陣中日記〉,787/16j.0114。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檔案》,〈第三十一集團軍陜西潼關、河南盧氏等地陣中日記〉,787/16j.794。 二、專書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編,《毛澤東年譜》下卷,1994年。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編,《彭德懷元帥豐碑永存─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陳列文獻資料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解放戰爭戰略進攻•回憶史料》,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7年。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第五輯第三編 軍事(二),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1994年。 文思 主編,《我所知道的閻錫山》,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3年。 文裴 主編,《我所知道的馬步芳家族》,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4年。 文裴 主編,《我所知道的馬鴻逵家族》,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4年。 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一、二、三、四、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 毛澤東,《毛澤東軍事文集》第四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3年。 王立本,《烽火中國的裝甲兵》,臺北:老戰友出版社,2002年。 王曲文獻主編,《戡亂戰史》,臺北:王曲文獻,1989年。 王承斌 等編,《民國高級將領列傳 7》,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8年。 司馬既明,《蔣介石國大現形記》下冊,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89年。 《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究會討論集》,臺灣大學,1989年。 全國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中國命運的大決戰》第四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 全國政協、青海省政協文史資料編輯委全員會 編,《青海三馬》,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3年。 全國政協資料研究委員會 等編,《鄧寶珊將軍》,北京:全國政協資料研究委員會,1984年。 朱玉,程振聲,何光耀 著,《李先念的非常之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宋希濂,《鷹犬將軍 (下)》,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年。 汪東興,《汪東興日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周開慶 編,《民國朱上將紹良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金惠,《西北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姜長英,《中國航空史》,臺北:中國之翼出版社,1993年。 《星火燎原》第七、八、九集,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7年。 胡平生,《民國時期的寧夏省(1929-1949)》,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徐枕,《胡宗南先生與國民革命》,臺北:師大書苑總經銷,1990年。 袁德金、劉振華,《西北解放戰爭紀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馬廷秀,〈寧夏解放紀實〉,《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馬鴻逵,《馬少雲回憶錄》共一、二兩冊,香港:文藝書屋,1984年。 張達鈞,《四十年動亂新疆》,臺北:亞洲出版社,1956。 陜西省檔案院,陜西省社會科學院 合編,《陜甘寧編區政府文件選編》第十一輯,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年。 三軍大學 主編,《國民革命軍戰役史第五部─戡亂 第三冊 綏靖時期(下)》,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9年。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主編,《國民革命軍戰役史第五部─戡亂 第五冊 戡亂前期(下)》,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9年。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主編,《國民革命軍戰役史第五部─戡亂第二冊 綏靖時期(上)》,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9年。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印,《戡亂戰史─西北地區作戰》,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2年。 國使館 印行,《中共教導旅陜北作戰日誌(1947年3月22日-1948年3月13日)》,臺北:國史館,2003年。 張朋園 等紀錄,《盛文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年。 張治中,《張治中回憶錄》下冊,影印本。 盛世驥,《蔣介石的封疆大吏─我家大哥盛世才》,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第一野戰軍編審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文獻選編(三)》,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0年。 第一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主任委員:習仲勳、王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戰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5年。 郭卿友等人 主編,《中華民國時期軍政職官誌》上冊,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1。 郭寄 口述,容鑑光整理,《敉平新疆偽「東土耳其斯坦人民共和國」經過紀要》,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2年。 彭德懷,《彭德懷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彭德懷傳記編寫組,《彭德懷軍事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年。 葉霞翟 主筆,《民國胡上將宗南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主編,《寧夏三馬》,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8年。 熊向暉 等著,《中共地下黨現形記》,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2年。 劉任,《九十自述》,作者自印,作者自印,1985年。 劉志 等編撰,《徐向前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7年。 劉琦、陳楚君 等主編,《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年份不詳。 廣祿,《廣祿回憶錄》,臺北:文星書店,1963年。 蔣中正,《蘇俄在中國》,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7年。 蕭勝,《最後的決戰─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長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默利爾•亨斯伯格 著,崔永紅 譯,《馬步青在青海 1931-1949》,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羅家倫 等編著,《西北建設考察團報告》,臺北:國史館,1968年。 蘭州部隊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辦公室,甘肅人民出版社革命回憶錄編輯室,《蘭州戰役》;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3年。 Eastman, Lloyd E, Seeds of Destruction : Nationalist China in war and Revolution, 1937-1949,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Pepper,Suzanne, Civil War in China : The political struggle, 1945-1949,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三、論文及專文 文于一,〈三原會議和進犯「囊形地帶」〉,《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年份不詳。 文思,〈瓦子街戰役〉,《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王伯祥,〈袁大灘之戰〉,《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王治岐,〈扶郿戰役慘敗記〉,《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王政柱,〈西府隴東戰役〉,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解放戰爭戰略進攻•回憶史料》。 王健英,《紅軍紀實叢書─中國紅軍人物志》,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新亭,〈三打運城〉;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解放戰爭戰略進攻•回憶史料》。 王應尊,〈整編第二十九軍瓦子街戰役就殲記〉,《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史載忠 等著,〈蘭州戰役始末〉,《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史載忠、馬迪甫、李慶芬、馬義明、馬尚武,〈蘭州戰役始末〉,《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甘泗淇,〈關於新式整軍運動經驗〉,1948年;第一野戰軍編審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文獻選編(三)》。 田秋軒,〈第三十師在鳳翔亢家河被殲記〉,《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石佩玖,〈鄧寶珊將軍在榆林〉,沈求我,〈回憶鄧寶珊先生〉,全國政協資料研究委員會等編,《鄧寶珊將軍》。 任子勛,〈國民黨軍進犯陜甘寧邊區初期的失敗〉,《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朱英,〈騎「龍」渡黃河〉,《星火燎原》第9集。 〈西北人民解放軍前委擴大會議決定〉;第一野戰軍編審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文獻選編(三)》。 何文鼎,〈奉命撤出延安,狼狽逃到蒲城〉,《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吳先洪,〈階級兄弟心連心〉,《星火燎原》第9集。 吳先洪,〈魯西南戰役散記〉,《星火燎原》第八集。 李少白,〈咸陽戰役的前前後後〉,《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李少白,〈隴東戰役側記〉,《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李少白,《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第一九○師沈家嶺慘敗紀實〉。 李文清,〈收復延安─憶洛白公路追擊戰〉;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解放戰爭戰略進攻•回憶史料》。 李日基,〈第七十六軍第三次被殲〉,《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李日基,〈第七十六軍第三次被殲〉,《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李振,〈第十八兵團兵敗咸陽紀實〉,《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李振,〈第六十五軍參加荔北戰役經過〉,《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李振西,〈扶郿戰役經過及國民黨軍隊的潰敗〉,《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李振西,〈壺梯山戰役與兩次荔北戰役紀略〉,《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李規,〈整編三十六師在馮原戰役慘敗紀實〉,《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李慶芬,〈合水戰役目睹記〉,《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李慶芬,〈整編騎八旅在西府戰役中的片段〉,《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杜聿明,〈遼瀋戰役概述〉,全國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中國命運的大決戰》第四卷。 周貴昌,〈青化砭戰役整編第三十一旅被殲經過〉,《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孟寶山,〈孟寶山日記摘抄〉,,《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林子儀,〈運城、安邑戰鬥紀實〉,王曲文獻主編,《戡亂戰史》。 武乃棟,〈西府戰役整編第七十六師被殲〉,《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邱行湘,〈洛陽青年軍就殲紀實〉,全國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中國命運的大決戰》第四卷。 姚國俊,〈董、劉兩軍岔口遭截記〉,《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胡平生,〈近代西北史研究之回顧〉,《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究會討論集》,臺灣大學出版組,1992年。 胡景通、于浚都、張之因、姜謙祖、楊仲璜、高凌雲、賈海峰、楊景榮,〈第一次榆林戰役〉,《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胡景通、于浚都、張之因、姜謙祖、楊仲璜、高凌雲、賈海峰、楊景榮,〈第二次榆林戰役〉,《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晁國璧,〈運城保衛戰東郊職業學校防禦戰鬥紀實〉,王曲文獻主編,《戡亂戰史》。 馬平林,〈起義前後的喀什地區〉,《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馬全良、盧忠良、馬光宗,〈馬鴻逵部援榆以失敗告終〉,《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馬廷秀,〈寧夏解放紀實〉,《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馬尚武,〈騎兵第十四旅固關被殲記〉,《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馬義明,《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蘭州戰役中第一○○師潰散記〉。 馬義明,《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蘭州戰役中第一○○師潰散記〉。 馬精若,〈青寧二馬交惡的內幕〉,文裴 主編,《我所知道的馬鴻逵家族》。 高凌雲,〈我所知道的第二十二軍榆林起義〉,《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涂健,〈整編一六七旅蟠龍戰役被殲紀實〉,《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陜甘寧邊區政府、聯防司令部戒嚴令〉,《陜甘寧編區政府文件選編》第十一輯。 〈陜甘寧邊區政府命令─各縣舊曆二月底前完成六千五百擴兵任務〉,《陜甘寧編區政府文件選編》第十一輯。 〈陜甘寧邊區政府命令─在橫渝新區擴大地方武裝及動員戰士〉,《陜甘寧編區政府文件選編》第十一輯。 〈陜甘寧邊區政府關於向群眾借細糧問題給延屬、綏德專署的命令〉,《陜甘寧編區政府文件選編》第十一輯。 〈陜西省檔案院,陜西省社會科學院 合編,《陜甘寧編區政府文件選編》第十一輯,〈陜甘寧邊區政府命令:動員各地熬製火硝三十萬公斤〉,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 崔介民,〈解除橫水二進二出中月料〉,王曲文獻主編,《戡亂戰史》。 康世昌,〈延安游擊隊〉,《星火燎原》第九集。 張之因,〈第二十二軍榆林起義經過〉,《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張仲良,〈千里奪要隘 浴血破金城─回憶第四軍在蘭州戰役中的攻堅戰鬥〉,《蘭州戰役》。 張先覺,〈澄郃戰役整編三十六師潰敗經過〉,《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張宗遜,〈改變西北戰局的關鍵一仗〉,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解放戰爭戰略進攻•回憶史料》。 張尚瀛,〈馬鴻賓父子談環縣戰役〉,《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張寄亞、萬民和,〈馬鴻逵部配合胡宗南部進犯三邊經過〉,《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張貴雲,〈地下的戰鬥〉,《星火燎原》第九集。 張達志,〈烽火蘭州〉,《星火燎原》第十集。 張漢初,〈整編二十四旅宜川被殲經過〉,《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梁客潯,〈新疆和平起義的前前後後〉,《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第一野戰軍第一次黨代表會議總決議〉,1949,1,23;第一野戰軍編審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文獻選編(三)》。 習仲勳,〈關於接管城市工作〉,1949,1,17;第一野戰軍編審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文獻選編(三)》。 郭鵬,〈戰馮原〉,《星火燎原》第九集。 陳子幹,〈胡宗南部撤出延安的經過〉,《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陳定行,〈西華池戰役〉,《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陳華,〈第九十軍第六十一師參加〉,《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陳賡,〈挺進豫西〉,《星火燎原》第9集。 陳賡,〈豫西牽「牛」〉,《星火燎原》第9集。 陶峙岳,〈新疆“九•二五"起義紀實〉,《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章零,〈再見親愛的延安〉,《星火燎原》第八集。 麥宗禹,〈整編一三五旅羊馬河被殲記〉,《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彭鼎銘,〈國民黨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從蘭州潰逃到酒泉起義〉,《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彭鼎銘,〈國民黨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從蘭州潰逃到酒泉起義〉,《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彭德懷,〈一九四七年冬季整軍報告(摘要)〉;第一野戰軍編審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文獻選編(三)》。 彭德懷,〈民運工作要堅持正確地執行政策〉,1948,9,9;第一野戰軍編審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文獻選編(三)》。 彭德懷,〈第一野戰軍第一次黨代表會議關於地方群眾工作決議〉,1949,1,23;第一野戰軍編審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文獻選編(三)》。 彭德懷,〈彭德懷等關於華北兄弟兵團會師的指示〉,1949,5,10;第一野戰軍編審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文獻選編(三)》。 彭德懷,〈關於一九四九年西北的形勢與任務〉,1949,1,14;第一野戰軍編審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文獻選編(三)》。 彭德懷,〈關於陜北青化砭、羊馬河、蟠龍戰役的九個電報 4月2日21時給中央軍委的電報〉,彭德懷傳記編寫組,《彭德懷軍事文選》。 彭德懷傳記編寫組,《彭德懷軍事文選》,〈一九四九年八月十九日給毛澤東並賀籠、習仲勳的電報〉。 彭德懷傳記編寫組,《彭德懷軍事文選》,〈春季攻勢總結〉。 彭德懷傳記編寫組,《彭德懷軍事文選》,〈關於陜北九個月作戰的基本總結〉。 程長悅,〈記陜北三戰三捷〉,《星火燎原》第八集。 程悅長,〈爺臺山反擊戰〉,《星火燎原》第七集,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賀龍,〈中共中央九閱政治局會議的傳達報告(節錄)〉,1948,12,19,第一野戰軍編審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文獻選編(三)》。 賀龍,〈賀龍在陜甘寧晉綏聯防軍參謀會議的講話〉,1948,2,4,第一野戰軍編審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文獻選編(三)》。 楊得志,〈張宗遜在十八兵團團以上幹部會議上的講話〉,1949,6,26,第一野戰軍編審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文獻選編(三)》。 萬民和、張寄亞,〈騎兵第十四旅固關被殲記〉,《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鄒作盛,〈中原突圍記〉,《星火燎原》第八集。 熊向暉,《中共地下黨現形記》,〈「馬五先生筆下的胡宗南」〉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甄載明,〈鄧寶珊與第一次榆林戰役〉,《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裴昌會,〈胡宗南部進犯延安紀略〉,《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劉子奇,〈整編三十六師主力在沙家店被圍殲經過〉,《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劉占江,〈糧食〉,《星火燎原》第九集。 劉任,〈由西北來台後呈報中央報告書〉,《九十自述》,作者自印。 劉敬臣,〈柳林鎮戰鬥前後〉,《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劉學超,〈整編七十六師在清澗戰役中被殲〉,《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慕中岳,〈第三十八軍被殲記〉,《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樊雨農,〈西府戰役〉,《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滕昕雲,《從普德軍事思想論閃擊戰理論之研究》,淡江大學戰略暨國際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盧忠良、馬光宗,〈馬鴻逵部侵占三邊的前後〉,《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蕭新春,〈臨汾攻堅〉;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解放戰爭戰略進攻•回憶史料》。 遲景德、林秋敏 記述,〈孔令晟先生訪談錄〉,《中共教導旅陜北作戰日誌(1947年3月22日-1948年3月13日)》。 褚靜亞,〈第二十師在涇渭河谷被殲記〉,《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鮑爾漢,〈新疆和平解放經過〉,《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韓有祿,《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蘭州戰役中的第二四八師〉。 韓有祿、馬尚武,〈國民黨第八十二軍在隴東、關中進行的反共戰爭〉,《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藍卓元,〈急攻延安,一心報蔣,黃土高坡遭重創〉,《我所知道的胡宗南》。 羅元發,〈沙家店作戰〉,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解放戰爭戰略進攻•回憶史料》。 關進傑口述、王錦山整理,〈第十七軍從西安撤離前後〉,《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 蘭州部隊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辦公室,甘肅人民出版社革命回憶錄編輯室,《蘭州戰役》;楊得志,李志民,〈毛主席和彭老總的又一傑作─西北戰場的決戰〉。; zh-TW; 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59572; 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59572/1/ntu-95-D89123004-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