يعرض 1 - 4 نتائج من 4 نتيجة بحث عن '"潘怡廷"', وقت الاستعلام: 0.34s تنقيح النتائج
  1. 1
    Dissertation/ Thesis
  2. 2
  3. 3
    Academic Journal
  4. 4
    Dissertation/ Thesis

    المؤلفون: 潘怡廷

    المساهمون: 楊淑文

    وصف الملف: 1633342 bytes; application/pdf

    Relation: 一、中文文獻(以下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n(一)專書著作\n1.Dieter Medicus著,邵建東譯,德國民法總論,台北:元照,2002年9月。\n2.王伯儉,工程人員契約法律實務,台北:永然文化,1997年1月1日。\n3.王伯儉,工程契約法律實務,台北:元照,2008年10月1日二版。\n4.王澤鑑,不當得利,作者自版,2013年4月三刷。\n5.王澤鑑,債法原理:基本理論債之發生,作者自版,2014年3月1日增訂版第五刷。\n6.王澤鑑,民法物權,作者自版,2014年3月增訂二版。\n7.王澤鑑,民法概要,作者自版,2010年08月02日增訂四版。\n8.王澤鑑,債法原理(二)—不當得利,台北:作者自版,2013年4月增訂版三刷。\n9.王澤鑑,附條件買賣買受人之期待權,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一),作者自版,2009年9月。\n10.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四),作者自版,1982年初版。\n11.中華民國仲裁協會,工程仲裁案例選輯(III),1999年1月。\n12.古嘉諄、陳希佳、顏玉明主編,工程法律實務研析,台北:元照,2008年1月二版。\n13.古嘉諄、陳希佳、顏玉明主編,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台北:元照,2008年1月二版。\n14.古嘉諄、陳希佳、顏玉明主編,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三),台北:元照,2008年1月。\n15.史尚寬著/姚歡慶 校勘,債法各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1日。\n16.史尚寬/葛云松校勘,債法總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1日。\n17.史尚寬,債法各論下冊,作者自版,民國1967年10月三版。\n18.江俊彥,民法債編總論,台北:新學林,2011年9月1日二版。\n19.李家慶,工程法律與索賠實務,台北:仲裁協會,2006年8月一版二刷。\n20. 李家慶編,工程與法律的對話,台北:三民,2011年11月增訂二版。\n21.李模,民法問題研究,作者自版,1982年6月增訂第四版。\n22.邱聰智著/姚志明修訂,新訂債法各論(中),台北:元照,2008年03月二版。\n23.邱聰智著/姚志明修訂,新訂債法各論(下),台北:元照,2008年03月二版。\n24.邱聰智著/姚志明修訂,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下),台北:承法數位,2014年2月新訂二版。\n25.呂彥彬,工程契約履約擔保制度之研究,台北:元照,2010年3月第一版\n26.吳光陸,強制執行法,台北:三民,2012年8月修訂二版。\n27.林誠二,民法債編各論(中),台北:瑞興,2012年3月初版再刷。\n28.林誠二,民法債編各論(下),台北:瑞興,2012年3月初版再刷。\n29.林誠二,債法總論新解—體系化解說(下),台北:瑞興,2013年1月二版。\n30.林洲富,實用強制執行法精義,台北:五南,2013年7月九版。\n31.施啟揚,民法總則,作者自版,2012年10月八版。\n32.姚瑞光,民法物權論,台北:宏揚圖書,2010年2月。\n33.姚志明,誠信原則與附隨義務之研究,台北:元照,2003年2月初版。\n34.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下冊,作者自版,2013年2月修訂版。\n35.陳自強,契約之內容與消滅,台北:新學林,2013年9月二版。\n36.陳自強,民法上擔保契約,無因債權契約論,台北:新學林,2005年2月1日一版再刷。\n37.陳計男,強制執行法釋論,台北:元照,2012年2月初版。\n38.黃立主編,民法債篇各論(上),台北:元照,2004年10月初版第三刷。\n39.黃立,民法債編總論,台北:元照,2006年11月修正三版第一刷。\n40.黃茂榮,債法各論第一冊,台北:植根,2006年9月增訂二版。\n41.黃茂榮,債法總論(第三冊),作者自版,2010年9月增訂三版\n42.張登科,強制執行法,台北:三民,2012年8月修訂版。\n43.楊淑文,新型契約與消費者保護法,台北:元照,2006年4月二版。\n44.楊淑文,民事實體法與程序法爭議問題,台北:元照,2010年6月第二版。\n45.詹森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五),台北:元照,2007年10月。\n46.劉春堂,民法債編各論(下冊),自版,2005年7月1日。\n47.劉春堂,判解民法債編通則,台北:三民,2011年2月修訂六版。\n48.劉春堂,判解民法物權,台北:三民,2010年10月修訂二版。\n49.蔡章麟,民法債編各論,下冊,作者自刊,1965年。\n50.鄭玉波,民法債編各論下冊,自版,1986年11月。\n51.鄭玉波著/陳榮隆修訂,民法債編總論,台北:三民,2002年6月。\n52.秀菊著,政府採購法修訂二版,台北:新學林,2012年8月二版。\n53.薛祀光,民法債編各論,台北:三民,1958年。\n54.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作者自版,2010年9月修訂五版。\n55.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下),作者自版,2010年9月修訂五版。\n56.謝哲勝、林金松著,工程契約理論與實務(上冊),台北:翰盧,2010年2月增訂二版。\n57.謝哲勝、林金松著,工程契約理論與實務(下冊),台北:翰盧,2010年2月增訂二版。\n58.戴修瓚,民法債編各論,台北:三民,1995年3月三版。\n59.戴修瓚,民法債編各論下冊,三民書局,1964年10月。\n(二)期刊文章\n1.王伯儉,承包商違約,業主如何解約,營建資訊第178期,1997年11月,頁57-63。\n2.王文宇,建構資訊時代之擔保權法制,月旦法學雜誌第95期,2003年4月,頁54-83。\n3.王文宇,從債權證券化論將來債權之讓與—兼評90年台上字第1428號判決,法令月刊第53卷第10期,2002年10月,頁34-45。\n4.孔繁琦,履約保證金保證書性質初探,營建知訊第286期,2006年11月\n5.古嘉諄,工程法:第一講 工程契約之生、老、病、死,月旦法學教室第63期,2008年1月,頁75-84。\n6.伍勝民、陳錦芳、黃于禎,論營造業法之「轉交」與政府採購法之「分包」及「轉包」,現代營建第308期,2005年8月\n7.余文恭,論工程契約之性質及其義務群,月旦法學雜誌第129期,2006年2月,頁19-32。\n8.吳憲彰,工程合約實務問題泛論(四)—營繕工程保證制度之探討,營造天下第25期,1998年1月,頁37-43。\n9.吳英亮、李建中,論債權讓與與監督付款,臺灣公路工程第32卷第10期,2006年4月,頁\n10.李家慶,論工程之監督付款,營建知訊第206期,2000年3月,頁70-74。\n11.林發立,工程合約實務問題泛論(四)—工程合約之定義、在我國法律上之定性、種類及特性,萬國法律第81期,1995年6月,頁13-18。\n12.林孜俞,工程契約業主不為協力行為之效力,月旦法學雜誌第129期,2006年2月,頁50-62。\n13.林誠二,論政府採購之履約保證金—兼評最高法院九一年度台上字第九○一號民事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2期,2005年7月, 頁41-62。\n14.林誠二,工程實務中監督付款協議之法律性質,台灣法學雜誌第109期,2008年8月1日,\n15.林誠二,將來債權讓與通知之時點—簡評最高法院九十七年台上字第一二一三號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120期,2009年1月15日,\n16.林誠二,工程實務中監督付款協議之法律性質,台灣法學雜誌第109期,2008年8月1日,頁202-208。\n17.林雪玉,論擔保信用狀與國際工程契約保證,中興法學第18期,1982年3月, 頁351-383。\n18.施文森,論工程保證保險制度,法學叢刊第37卷,4期=148期,1992年10月,頁23-74。\n19.洪羽柔,工程履約保證金性質之初步探討,萬國法律第127期,2003年2月\n20.姚志明,公共營建工程契約之成立—以營建工程之招標、決標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181期,2010年6月,頁213-232。\n21.姚志明,公共工程契約履行之爭議(上)—已開工通知延宕索賠、工期展延索賠、工期逾期罰款及物價匯率調整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182期,2010年7月,頁172-191。\n22.夏正台,FIDIC海牙國際工程土木工程契約一般條款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n23.陳榮隆,非典型擔保物權的立法化,月旦法學雜誌第49期,1999年6月,頁45-58。\n24.陳建宇,「工程監督付款」-形式上的轉包,營造天下第40期,1999年4月\n25.郭玲惠,工程契約中給付遲延與懲罰性違約金,月旦法學教室第11期,2003年9月\n26.張哲源,交付=受領—論承攬人之「交付」、定作人之「受領」與危險移轉、同時履行抗辯、物之瑕疵擔保間之關係,東吳法律學報第16卷第3期,2005年4月,407-436。\n27.張南薰,公共工程契約中監督付款之法律問題,萬國法律第107期,2003年2月\n28.張雪忠,讓與通知應是債權讓與的生效要件—對傳統立法與理論的嘗試性質疑,月旦法學雜誌第139期,2006年12月,頁182-199。\n29.黃世孟、陳坤成,營建工承受領(驗收接管)遲延之探討(下),現代營建第127期,1988年1月,頁65-75。\n30.黃茂榮,有益費用之償還義務及其保證或承擔—最高法院九十二年度臺上字第一五四○號民事判決,植根雜誌第20卷第5期,2004年5月\n31.黃泰峰、陳嘉麗,論工程款請求權之消滅時效,仲裁第77期,2006年3月,頁49-60。\n32.馮馨儀,工程保留款之性質—評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1950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40期,2007年1月,頁116-134。\n33.楊淑文,工程定型化契約之履約保證條款(含立即照付約款—最高法院相關實務判決評析),月旦法學雜誌187期,2010年12月,頁21-38。\n34.楊淑文,論連帶保證與連帶債務—最高法院八十八年度台上字第一八一五號民事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5期,2001年8月\n35.楊芳賢,從比較法觀點論債權讓與之若干問題,臺大法學論叢第38卷第3期,2009年9月,\n36.楊與齡,論承攬契約定作人之義務,法學叢刊第85期,1977年3月,頁5-7。\n37.黎廣軍,美國工程擔保的歷史與現狀—兼論中國工程擔保的問題與對策,廣東工程造價第1期,2006年1月。\n38.劉紹猷,「將來之債權」的讓與(二),法學叢刊第74期,1974年4月\n39.劉萬基,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之債權讓與對抗制度,全國律師第6卷第8期,2002年8月號,17-32。\n40.蔡蔭恩,中國固有法與羅馬法關於擔保制度之比較,中興法學第3期,1968年6月, 頁9-13。\n41.錢國城,承攬工作完成物所有權之歸屬,法令月刊第43卷10期,1992年10月,頁6-7。\n42.欣榮,公共工程契約中共同遲延法律責任問題之研究:從英美法與FIDIC條款之規定看我國法上之解釋適用問題,台大法學論叢第41卷第1期,2012年3月,頁133-243。\n43.謝哲勝,期待權,輔仁法學第14期,1995年6月,頁247-260。\n44.顏玉明,從工程契約文件談契約價金之給付與調整,營造天下第112期,2005年4月,頁7-14。\n45.顏玉明,合作義務之實踐—工程契約定作人用地提供行為之探討,政大法學評論第127期,頁53-115。\n46.顏玉明,營建工程契約當事人間之權利義務關係—我國民法規定與FIDIC營建施工標準契約條款之比較,營造天下第111期,2005年3月,頁24-31。\n47.顏玉明,營建工程契約進度及工期問題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129期,2006年2月,\n48.藍瀛芳,論工程契約的分類與統包(上),營建知訊第246期,民國92年7月,頁58-66。\n49.藍瀛芳,論工程契約的分類與統包(下),營建知訊第247期,民國92年8月,頁60-65\n50.顧立雄、林發立,BOT相關法律問題探討—以高鐵為例,月旦法學雜誌第33期,1998年2月。\n(三)研究報告\n1.詹森林,最高法院裁判與民事契約法之發展,發表於最高法院99年度民事學術暨債法施行八十週年研討會,2010年10月12日。\n2.楊淑文主持,「司法智識庫99年度保證、人事保證專題資料整編」,司法院。\n(四)學位論文\n1.朱玉葉,政府採購履約保證金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9年7月。\n2.余盈鋒,債權讓與對外效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1月。\n3.林孜俞,公共工程契約之訂定與招標機關之義務,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7月。\n4.林宗達,論工程契約之變更,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n5.林辰熹,工程採購契約之承攬報酬及危險負擔移轉問題探討,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95年1月。\n6.林安紜,應收帳款管理業務法律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n7.林晏如,應收帳款管理業務(FACTORING)契約性質及債權讓與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7月。\n8.胡大中,工程契約中權利義務讓與之研究—以監督付款制度與相關替代機制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民商法組碩士論文,2007年1月。\n9.陳玉潔,工程契約變更之爭議問題,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n10.張南薰,情事變更原則在公共工程上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7月。\n11.陳至誠,論公共工程履約保證金,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1月。\n12.陳重見,軍品採購履約擔保制度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9月。\n13.馮馨儀,工程保留款之性質—評最高法院九十三年度台上字第一九五○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40期,2007年1月,頁116-134。\n14.黃文綦,工程契約風險之研究—以公共工程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n15.張道周,應收帳款管理契約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n16.詹文馨,契約法上之附隨義務—以德國法契約責任之擴大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1月。\n17.葉英蕙,工程契約履行擔保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n18.葉曉青,營繕工程分包商工程款債權之保障,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專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n19.蔡麗宜,工程保證金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法律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1月。\n20.盧重昱,營建工程契約遲延問題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7月。\n21.蕭偉松,論營建工程遲延與情事變更原則之適用,東吳大學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2001年8月。\n22.簡家雁,公共工程之監督付款之法律基礎及其適用之研究,國防大學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n23.羅天健,公共工程保證金與保證保險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法律專業組碩士論文,2006年6月。\n24.蘇珈漪,工程契約中定作人協力義務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7月。\n\n二、日文文獻\n(一)專書著作\n1.吉井直昭、高木多喜男編著,新版擔保.保証の基礎,東京:青林書院,1986年5月20日。\n2.中井美雄,債権総論講義,東京:有斐閣,1996年6月10日初版第1刷\n3.本田純一、小野秀誠,債権總論[新.論点講義シリーズ],東京:弘文堂,2010年3月15日初版一刷\n4.平野裕之,債権総論,東京:信山社,2005年4月初版。\n5.西村信雄編,註釋民法(11),東京:有斐閣,1965年\n6.池田真朗著,債権譲渡法理の展開,東京:弘文堂,2001年7月30日初版一刷。\n7.我妻榮,新訂債権総論,東京:岩波書店, 1968年7月。\n8.高木多喜男,擔保物権法[新版],東京:有斐閣,1993年。\n9.草苅耕造,公共工事契約と新履行擔保制度(考え方と実際),東京:日本評論社,2001年1月30日第一版。\n10.淡路剛久,債権総論,東京:有斐閣,2003年4月25日初版第二刷。\n11.清水元,プログレツシブ民法[債権総論],東京:成文堂,2010年4月20日初版第一刷\n11.植恒勝裕、小川秀樹編著,一問一答動産.債権譲渡特例法,東京:商事法務,2010年9月17日三訂版增補\n13.鈴木禄弥,債権法講義,東京:創文社,2001年10月20日初版。\n14.潼井繁男,逐條解說工事請負契約約款,東京:酒井書面株式會社發行,1989年8月25日三訂新版。\n15.潮見佳男,債権総論Ⅱ,東京:信山社,2005年3月15日第三版。\n\n(二)專書論文\n1.中村勝美,工事完成保証人,載:吉井直昭、高木多喜男編著,新版擔保.保證の基礎,1986年5月20日新版,東京:青林書院,頁366-368。\n2.池田真朗,債權譲渡の對抗要件具備の衝突,載:加藤一郎、米倉明編,民法の争点Ⅱ,1985年07月,頁。\n3.荒井八太郎,工事完成保証人はどのような責任を負うのか,載:清水誠、高木多喜男、南川和茂合著,新版擔保.保証の法律相談,東京:有斐閣,1988年11月30日新版,頁572-575。\n4.深田公利,工事保証,載:椿寿夫編,法人保証の現狀と課題,商事法務研究會,2000年,頁214-221。\n5.北秀昭,指名債権の二重譲渡について残された論点は何か,載:椿寿夫編,現代契約と現代債権の展望1債権総論(1),東京:日本評論社,頁151-176。\n(三)期刊論文\n1.古積健三郎,將來債権を含む集合債権譲渡予約と債権的特定性,民商法雜誌第123卷第6号,2001年3月,頁895-907。\n2.伊藤進,債権譲渡通知.差押通知の同時到達をめぐる問題点,ジュリスト第1040号,1994年3月1日,頁9-14。\n3.角紀代惠,將來債權の包括的讓與の效力,民研第515号,2000年,頁12-24。\n4.能登真規子,民事判例研究(824)債権譲渡予約に対する債務者の確定日付ある承諾と第三者対抗力(最高裁判所平成13.11.27判決),法律時報第75卷第5号, 2003年5月,頁95-99。\n5.草苅耕造,公共工事とボンド制度,保險學雜誌第598号,2007 年,頁73-92。\n6.梅本弘,集合債權擔保に關する問題點,判例タイムズ第35卷第1号,1984年1月1日,頁71-75。\n7.椿壽夫,集合(流動)債權讓與擔保の有效性と效力(上),ジュリ第1102号,1996年,頁115-124。\n8.椿寿夫、三林宏,債権の二重譲渡の関する学説と問題点,ジュリスト第844号,1985年9月15日,頁116-120。; G0099651024;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8270; https://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68270/1/10240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