يعرض 1 - 10 نتائج من 10 نتيجة بحث عن '"民主發展"', وقت الاستعلام: 0.42s تنقيح النتائج
  1. 1
    Academic Journal
  2. 2
    Academic Journal
  3. 3
    Conference

    المؤلفون: 徐斯儉

    المساهمون: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美國卡特中心合辦,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Relation: 村民自治與中國農村社會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915

  4. 4
    Academic Journal
  5. 5
  6. 6
  7. 7
    Dissertation/ Thesis
  8. 8
    Dissertation/ Thesis
  9. 9
    Dissertation/ Thesis
  10. 10

    المؤلفون: 吳廣亨, Wu, Guang-heng

    المساهمون: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班, 魏萼, Wei, Wou

    وصف الملف: 143 bytes; application/octet-stream

    Relation: 一、中文部份 (一)專書 《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中共中央關於建立老幹部退休制度的決定》。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新譯.和合聖經(繁體.神字版)》。台北:環球聖經公會,2004。 Alvin Rabushka;鄭功;季谷譯。《新中國: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經濟發展之比較》。台北:五南,1994。 Andrew Heywood著;楊日清等翻譯。《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2002。 Benjamin R. Barber著、彭斌等譯。《強勢民主》。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C.Wright Mills箸;王逸舟譯。《權力菁英》。台北:桂冠,1994。 David Butler、Austin Ranney 等著;吳宜容譯。《公民投票的理論與實踐》。台北:韋伯,2002 。 David Held et al;沈宗瑞等譯。《全球化大轉變:全球化對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衝擊》。台北:韋柏,2001。 David Marsh and Gerry Stoker、陳菁雯等 譯。《政治學方法論》。台北:韋伯,1988。 James H. Mann;林添貴譯。《轉向:從尼克森到柯林頓美中關係揭密》。台北:先覺,1999。 M. J. C. Vile著;王業立主編。《最新美國政治》。台北:韋伯文化,2004。 Michael G. Roskin著;王業立主編。《最新各國政府與政治:比較的觀點》。台北:韋伯,2003。 Robert A. Dahl著;李培元。《民主及其批判》(Democracy and Critics)。台北:韋伯,2006。 丁望。《胡錦濤大突圍—新三民主義、高層角力和胡連宋會談》。香港:當代名家,2005。 丁樹範主編。《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2002。 人民出版社。《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斯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中國文化大學國父思想編著委員會。《國父思想》。台北:中國文化大學,1986。 丹.布朗著;宋瑛堂翻譯。《數位密碼》。台北:時報文化,2005。 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葉文化,1994。 王作榮。《我們如何創造了經濟奇蹟?》。台北:時報出版,1978。 王英津。《轉型中的中國政治與法治》。台北:博揚文化,2005。 田弘茂著;李晴輝、丁連財譯。《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台北:時報文化,1991。 石之瑜。《中國大陸基層的民主改革—文化篇:集體主義的民主》。台北:桂冠,1998。 朱光磊。《中國政府與政治》。台北:揚智,2004。 江澤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考次基。《恐怖主義與共產主義》。台北:學術出版社,1971。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中國大陸研究基本手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2。 行政院大陸诶員會編。《大陸工作簡報》。台北:陸委會,2002。 何清漣。《中國的陷阱》。台北:台灣英文新聞,2003。 吳安家。《中共政治發展》。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94。 吳安家著。《中共意識形態的變遷與持續1949-2003》。台北:國史館,2006。 吳敬璉。《當代中國經濟改革:探索中國經濟順利轉型的秘密》。台北:麥格羅∙希爾,2005。 呂亞力。《政治學》。台北:三民,1999。 李樹直、郭濱。《十六大與中國未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3。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84。 林長盛。《大陸農村村民自治研究》。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5。 林鐘雄。《台灣經濟發展40年》。台北:自立晚報,1987。 姜新立。《分析馬克思:馬克思主義理論典範的反思》。台北:五南,1999。 姜新立。《恐怖主義與共產主義》。台北:學術出版社,1971。 約.阿.克雷為列夫、樂峰等譯。《宗教史》。北京:中國會科學出版社,1981。 約翰.彌爾。《論自由》(On Liberty)。北京:商務,1959。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1994。 若林正丈箸、賴香吟譯。《蔣經國與李登輝》。台北:遠流,1998。 孫文。《三民主義》。台北:黎明,1988。 徐斯儉、吳玉山主編。《黨國蛻變—中共政權的菁英與政策》。台北:五南,2007。 馬可波羅。《馬可波羅遊記》。台北:商週出版,2005。 馬克斯。《法蘭西內戰》導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高輝。《社會主義再認識—中共「初階論」之研究》。台北:永業,1991。 張五岳。《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新文京開發,2003。 張世賢、陳恒鈞合著。《比較政府》台北:五南圖書,1998。 張厚安。《中國大陸基層的民主改革:歷史篇,中國特色的農村:「鄉政村治」》。台北,桂冠,1998。 畢英賢。《新蘇聯-社會主義祖國在蛻變中》。台北:時報文化,1991。 許嘉猷。《台灣農民階層剖析》。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1989。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下)》。台北:聯經,2006。 陳思澤編譯,《當代比較政府─美英德法日政治體系》,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6。 陳敦源。《民主與官僚》。台北:韋伯,2002。 彭懷恩。《台灣政治發展的反思》。台北:風雲論壇,2000。 彭懷恩。《政治學Q&A》。台北:風雲論壇,2000。 彭懷恩。《蔣經國變法維新》。台北:風雲論壇,1987。 彭懷恩主編。《法國政治體系》。台北:風雲論壇,2000。 彭懷恩著。《當代比較政治》。台北:風雲論壇,1996。 曾淑芬。《中國國民黨菁英流動》。成功大學社會科學學報,創刊號1989。 費正清。《費正清論中國:中國新史》。台北:正中書局,1994。 黃瑞祺主編。《馬學新論》台北:中研院歐美所,2004。 葉自成著、李炳南主編。《俄羅斯政府與政治》。台北,楊智,1997。 詹姆士.麥迪遜、亞歷山大•漢密爾頓、約翰.傑,謝淑斐 譯。《聯邦論》。台北:貓頭鷹,2000。 鄒文海。《西洋政治思想史稿》。台北:三民,1972。 鄒文海。《政治學》。台北:三民,1987。 熊文釗。《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簡明讀本》。北京:中國法政大學出版社,1993。 熊文釗。《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簡明讀本》。北京:中國法政大學出版社,1993。 趙建民。《當代中共政治分析》。台北:五南,1999。 劉進慶,陳艷紅譯。《中日會診台灣---轉型期的經濟》。台北:故鄉,1988。 鄭竹園。《大陸政經劇變與中國前途》。台北:五南,1992。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與國際經濟研究院著;樂為良、黃裕美譯。《重估中國崛起:世界不能不知的中國》。台北:聯經,2006。 盧梭;高煜譯。《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賴明德等註釋。《新註新譯四書讀本》。台北:黎明,1989。 戴維.赫爾德著、燕繼榮 等譯。《民主的模式》。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薩孟武。《西洋政治思想史》。台北:三民,1998。 魏萼。《中國國富論》。台北,時報出版,2000。 魏萼。《中華文化復興與台灣閩南文明》。台北:文史哲,2007。 魏鏞。《社會科學的性質及發展趨勢》。台北:臺灣商務,1993。 顧長永。《東南亞政治學》。台北:巨流:2005。 (二)期刊論文 。(1984年10月20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北京週報第28卷第44期1984年。 B.索洛韋伊。《現代俄羅斯的民族主義》。(俄),《社會科學與當代》。1992年第2期。中譯文見《國外社會科學》。1994年第6期。 丁連財譯。。《中國時報》,1994。 王業立。。《選舉研究》,第3卷第1期。1996。 吳玉霞。。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 姜新立。。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從西方馬克思主義到後馬克思主義」學術研討會論文。1997。 柳金財。。2003。 程浩。〈中國協商式民主實證研究〉。中共中央黨校學報第11卷第3期。2007年。 賀雪峰。。鄉鎮論壇雜誌社、民政部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司農村處主編,《1999年度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資料彙編》。北京:鄉鎮論壇雜誌社、民政部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司農村處。2000年。 虞思祖。。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三)網路資料 人民網 http://www.people.com.cn/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臺灣廣播中心 http://www.am684.com/ 中共中央黨校 http://www.ccps.gov.cn/ 中國宏觀經濟資訊網 http://www.macrochina.com.cn/ 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 http://www.kmt.org.tw/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線上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 中國教育和科研電腦網網路 http://www.edu.cn/ 中國評論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國電信 http://news.21cn.com/ 中國網 http://www.china.com.cn/ 中國選舉與治理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 中新網 http://internal.big5.northeast.cn/ 中廣全球資訊網 http://www.bcc.com.tw/N_news/ 天益網 http://www.tecn.cn/ 文化研究網 http://www.culstudies.com/ 木子網 http://dailynews.muzi.com/ 世界與中國研究所 http://www.world-china.org/ 台灣大學東亞經典與研究計畫 http://www.eastasia.ntu.edu.tw/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 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 台灣國網站 http://taiwannation.50webs.com/ 台灣智庫 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 白沙人文社會學報 http://www.ncue.edu.tw/ 立法院 http://www.ly.gov.tw/ly/ 自由新聞網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自由聖火 http://www.fireofliberty.org/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http://www.cca.gov.tw/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 http://www.sef.org.tw/ 行政院新聞局 http://www.gio.gov.tw/ 和平論壇 http://www.peaceforum.org.tw/ 東北網 http://internal.big5.northeast.cn/ 長沙民政局 http://www.changshamca.gov.cn/ 南海網 http://wwwbig5.hinews.cn/ 星島環球網 http://www.stnn.cc:82/ 美國中國在線新聞 http://www.tycool.com/ 美國國務院 http://usinfo.org/ 香港文匯報 http://news.wenweipo.com/ 海峽評論 http://www.adanstar.com/ 馬克思主義研究網 http://myy.cass.cn/ 國史館 http://www.drnh.gov.tw/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http://old.npf.org.tw/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 http://www.gwytb.gov.cn/ 國策研究院 http://www.inpr.org.tw/ 教育部人權教育電子報 http://www.hre.edu.tw/ 深圳新聞網 http://big5.sznews.com/ 理論前沿 http://www.llqycn.com/ 華爾街日報 http://chinese.wsj.com/ 新唐人電視臺 http://www.ntdtv.com/ 新浪網 http://finance.sina.com.cn/ 新華社 http://big5.xinhuanet.com/ 新華網 http://news.big5.enorth.com.cn/ 新聞自由導報 http://www.pressfreedom.com/ 維客 http://www.wiki.cn/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 論文網 http://www.lunwenwang.com/ 學習時報 http://big5.china.com.cn/ 蕃薯藤 http://news.yam.com/ 聯合早報 http://www.zaobao.com/ 二、西文部份 (一)Books Liu Alan P. L., Phoenix and the Lame Lion: Modernization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1950-1980.Stanford:Hoover Institution Press,1987. Amsden, Alice H. “The State and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eter B. Evans,etc. (ed.),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Ranney Austin, Goverinng,8th ed. New Jersey:Prentice Hall,2001. Evans, Peter B.at.al.(eds.),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uty Press,1986 Neher ,Clark D. and Ross Marlay.Democracy and Development in Southeast Asia:The Wind of Change﹐Westview﹐1995. Maurice, Duverger.Political Parties: Their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y in the Modern State, 3rd ed. New York: Agathon Press1986. Arendt, Hannah.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London:Mary McCarrhy West,1979. Leszek Kolakowski, Main Currents of Marxism, vol. III.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Dahl,Rober A. Polyarchy:Participation and Opposition.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1. Huntington, Samuel P. and Clement H. Moore(eds.),Authoritarian Politics in Modern Society,New York:Basic Press,1970. Bottomore,Tom.(ed.). A Dictionary of Marxit Thought.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83. (二)Periodicals Far Eastern Econmic Review﹐16 January 1997. Myers, R. H. and A.Ching,”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23, No. 4 ,Aug., 1964. Zakaria, Fareed:”Culture Is Destiny:A Conversation with Lee Kuan Yew?” Foreign Affairs﹐Vol.73﹐No.2,March/April 1994. (三)Network materials BBC http://news.bbc.co.uk/ World Bank http://www.worldbank.org/; U0002-3007200815325900;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30483;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bitstream/987654321/304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