يعرض 1 - 9 نتائج من 9 نتيجة بحث عن '"战略态势"', وقت الاستعلام: 0.40s تنقيح النتائج
  1. 1
    Academic Journal

    المؤلفون: 李忠林

    المساهمون: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المصدر: CSSCI ; 知网 ; 万方 ; 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dgjgx201702004.aspx

    مصطلحات موضوعية: 中国外交, 南海问题, 战略态势, 主动塑造

    Relation: 现代国际关系. 2017, 23-30.; 1896168; http://hdl.handle.net/20.500.11897/462648

  2. 2
    Academic Journal

    المؤلفون: 翟崑

    المساهمون: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المصدر: 知网

    Relation: 世界知识. 2016, 21-22.; 1939438; http://hdl.handle.net/20.500.11897/485165

  3. 3
    Academic Journal

    المؤلفون: 王恩涌, 李贵才

    المساهمون: 北京大学地理系

    المصدر: 知网

    مصطلحات موضوعية: 地缘政治学, 中国, 战略态势

    Relation: 人文地理.1990,(01),1-7.; 1030018; http://hdl.handle.net/20.500.11897/71786

  4. 4

    المؤلفون: 馬仕偉, Ma, Shih-wei

    المساهمون: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曾復生, Tzeng, James F.

    وصف الملف: 143 bytes; text/html

    Relation: 【參考書目】 一、中文書目 (一)書籍 《2008中國的國防》,(北京: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9年1月)。 木津 徹著,SEA FOX譯,《現代軍艦圖艦》(台北:星光出版社,2005年9月)。 《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第二版)(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7年7月)。 《毛澤東軍事文集》(第一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3年12月)。 王志鵬,《台灣水下艦隊之路》,(台北:全球防衛雜誌,2008年6月)。 水野民雄著,楊清木譯,《最先端武器3-巡洋艦隊》(台北:牛頓出版社,1986年11月)。 王高成主編,《前瞻二十一世紀的戰略思潮》,(台北:時英出版社,2008年4月)。 任德厚,《政治學》增訂五版(台北:三民書局,1999年年4月)。 《江澤民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6月)。 林中斌主編,《廟算台海─新世紀海峽戰略態勢》,(台北:學生出版社,民國91年12月)。 林中斌,《以智取勝》,(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05年1月初版)。 林穎佑,《海疆萬里─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戰略》,(台北:時英出版社,2008年5月)。 林長盛,《解放軍的武器裝備》,(香港:明鏡出版社,1996年3月2版)。 朱宏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2000年4月)。 李美華等譯,Eral Babbie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台北:時英出版社,1998年2月)。 何頻,《解放軍攻打台灣》(台北:明鏡出版社,1995年8月)。 周克玉編,《當代中國軍隊的政治工作》(上)(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4年)。 岳天主編,王桂巖等著,《現代國防戰略-國防之鑰》,(台北:中華戰略協會,2001年12月1日)。 吳傳國,《國軍軍官對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戰略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台北:中華戰略協會) 柳惠千,《21世紀美軍在東亞的戰略部署》,(台北:高手專業出版社,2008年8月初版1刷)。 鈕文英,《教育研究方法論文寫作》,(台北:雙葉書廊,2007年1月)。 紐先鍾,《二十一世紀的戰略前瞻》,(台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3月1日初版2刷)。 鈕先鍾,《孫子三論─從古兵法到新戰略》,(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10月7版)。 紐先鍾,《戰略研究入門》,(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9月1日)。 鈕先鍾譯,薄富爾(Andr,e Beaufre)著,《戰略緒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2月15日初版4刷)。 翁明賢、張建邦,《二0一0中共軍力評估》,(台北:麥田出版社,民國91年3月)。 翁明賢等彙編,《新戰略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8月初版1刷)。 高一中譯,David Shambaugh著,《現代化中共軍力》,(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國93年4月)。 徐明善、方永剛,《新世紀新階段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總論》,(台北:鼎易印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1月)。 海軍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3年10月)。 張民,《毛澤東是怎樣戰勝對手的》(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6年12月)。 張伊寧,《中國現代軍事思想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耿志雲,黃明勳,《全球國防新知&軍事採購》,(台北:勒巴克顧問有限公司,2009年8月。 喬良、王湘穗,《超限戰》,(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9年7月)。 曾復生,《中美台戰略趨勢備忘錄【第一輯】》,(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1月1版)。 曾復生,《中美台戰略趨勢備忘錄【第二輯】》,(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1月1版)。 曾復生,《中美台戰略趨勢備忘錄【第三輯】》,(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0月1版)。 曾清貴譯,《日本自衛隊的實力》(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0年1月。 曾華鋒,夏洪流,周剛編著,《現代偵察監視技術》,(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9年5月)。 廖文中、王世科,《藍海水下戰略》,(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06年3月)。 廖蓋隆,《攻擊與鬥爭:毛澤東思想的發展與延續》,(台北:新視野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10月)。 曉兵、青波,《中國能否打贏下一場戰爭》(台北:周知文化,1995年1月)。 劉慶元,《解析中共國家安全戰略》(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1月)。 劉華清,《劉華清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8月)。 羅倩宜,翟文中譯,Berbard D.Cole著,《海上長城》(桃園:老戰友文化,2006年)。 (二)期刊論文 〈IMDES ASIA 97報導〉,《全球防衛雜誌》第155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1997年7月)。 于克祥,〈北半球極光─蘇聯預警機發展〉,《全球防衛雜誌》第138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1996年2月)。 「大陸戰略擴張,2050年勢力達公海」,《青年日報》,2009年6月12日,第5版。 〈「小鷹」當家─「環太平洋」-2008軍事演習解讀〉,《現代艦船》第342期(北京:現代艦船雜誌社,2008年10月A版)。 〈三軍春節加強戰備〉,《全球防衛雜誌》第211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2002年3月)。 亓樂義,〈中印海軍曼德海峽對決,都說自己強〉,《中國時報》,2009年2月5日,A9版。 〈中國航母&反介入能力〉,《現代艦船》第298期(北京:現代艦船雜誌社,2007年7月B版)。 〈中國獲得俄羅斯反潛導彈〉,《漢和防務評論》第40期,2008年2月。 〈中共軍事現代化的新窗口─歐洲對大陸軍售禁令解除有望〉,《全球防衛雜誌》第235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04年3月)。 〈中國海軍的舊式作戰艦船〉,《漢和防務評論》,2006年3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60周年專輯-海上閱兵全紀錄〉,《現代艦船》2009年增刊,(北京:現代艦船雜誌社,2009年4月)。 「中共船隻在海南島騷擾美軍觀測船」,《青年日報》,2009年3月10日,第5版。〈中日是否相互威脅〉,《漢和防務評論》第15期,2006年1月。 〈中共持續擴軍與謀台野心 益顯強化國防的急迫性〉,《社論「選輯」─中華民國95年至96年》,(台北:青年日報社,2007年7月30日)。 「日本戰力 亞洲強國」,《自由時報》,2004年11月11日,第3版。 木易,〈區別:核潛艦VS常規潛艦〉,《艦船知識》第351期(北京:艦船知識雜誌社,2008年12月)。 王道弘,〈1998年美國軍力專輯PART2〉,《全球防衛雜誌》第163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1998年3月)。 王冠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學習十七大精神 貫徹十七大精神)〉《人民日報》(北京:2007年11月19日)第9版。 王光磊,「希拉蕊抵日,強化美日同盟關係」,《青年日報》,2009年2月17日,第5版。 王崑義,「中共競逐中亞能源之戰略」,《青年日報》,2007年年10月14日, 第3版。 王崑義,「淺析美中當前海上安全戰略發展」,《青年日報》(民國98年3月3日),7版。 王世科,〈台灣周邊水下安全與反潛能量〉,《全球防衛雜誌》第257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06年1月)。 王世科,〈美國針對中國強化西太平洋反潛戰備〉,《全球防衛》第256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05年12月)。 王興軍、宋巍,〈山姆的意圖─美國海軍增強近海反潛能力〉,《現代艦船》第321期(北京:現代艦船雜誌社,2008年3月A版)。 王志鵬,〈台灣建購潛艦的十字路口:美國智庫學者的觀點〉,《亞太防務》第10期(台北:粵儒文化創意國際企業有限公司,2009年2月)。 王志鵬,〈中國將阻止美國控制西太平洋的戰略作為〉,《全球防衛雜誌》第292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08年12月)。 王志鵬,「對岸展現軟硬實力,我宜思考對應」,《聯合報》,2009年4月24日,A17版。 王華榮,楊龍塾,〈水下博弈─解讀周邊各國緣何加強潛艇力量建設〉,《現代艦船》第396期(北京:現代艦船雜誌社,2010年4月A版)。 田之章,〈國富軍強雙翼飛〉《解放軍報》(北京:2008年3月11日),第5版。 平可夫,〈歷史的宿命論─台海不可避免的攤牌〉,《漢和防務評論》第35期,2007年9月。 平可夫,〈閱兵式、航母建造與胡錦濤政治〉,《漢和防務評論》第55期,2009年5月。 平可夫,〈北海艦隊361號潛水艦事故看中國海軍〉,《漢和防務評論》第43期,2008年5月。 平可夫,〈從『高波』、052B型驅逐艦技術看日中海軍〉,《漢和防務評論》第46期,2008年8月。 江暢,〈中共海軍戰略思想演進之研究〉,《海軍學術雙月刊》第36卷第2期(台北:海軍司令部,2002年2月)。 林煒舒,〈西太平洋戰略要地沖之鳥島〉,《亞太防務》第18期(台北:粵儒文化創意國際企業有限公司,2009年10月)。 林彥廷,〈菲、馬高調異常的主權宣示〉,《亞太防務》第12期(臺北,粵儒文化創意國際企業有限公司,2009年4月)。 林長盛,〈中共魚雷武器的研製與現況〉,《全球防衛雜誌》第163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1998年3月)。 朱傳枝,〈從『國家安全』論中華民國安全發〉,《國防雜誌》第十九卷第十一期(桃園:國防大學,2004年11月1日)。 兵者,〈看中美兩國軍事戰略互動〉,《亞太防務》第12期(台北:粵儒文化創意國際企業有限公司,2009年4月)。 始安,〈深海無聲殺手 漫談柴電潛艇〉,《全球防衛雜誌》第211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2002年3月)。 〈自然環境對軍事作戰的影響〉,《全球防衛雜誌》第211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2002年3月)。 〈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到軍事領域和全過程〉,《解放軍報》(北京:2007年11月6日),第6版。 李志堯,〈中共發動懲越戰爭戰略作為之研析〉,《國防雜誌》(桃園:國防大學,2007年2月)。 李明駿,「美日同盟關係生變 牽動東亞局勢」,《青年日報》,2009年12月14日,第7版。 呂炯昌,〈天有不測風雲?談氣象戰與氣候變遷〉,《尖端科技》第302期(台北:尖端科技雜誌社,2009年10月)。 岳忠強,《軍隊政治工作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阮氏明開,〈南海之虎─快速裝備的越南海軍〉,《亞太防務》第14期(台北:粵儒文化創意國際企業有限公司,2009年6月)。 宋玉寧,〈關島系列報導〉,《尖端科技》第157期,(台北:尖端科技雜誌社,1997年9月)。 汪漢宗,〈海天礪翅─新一代水上飛機飛行員成長經歷寫真〉,《現代艦船》第357期(北京:現代艦船雜誌社,2009年3月A版)。 「改良型勃克級驅逐艦,新世紀美海軍主力」,《青年日報》,2008年6月30日,第3版。 杜朝平,〈東經135度的網─日本和澳大利亞軍事合作走向〉,《艦船知識》)第291期(北京:艦船知識雜誌社,2007年5月A版)。 〈近海幽靈─維吉尼亞級核擊型核潛艦〉,《艦船知識》第312期(北京:艦船知識雜誌社,2007年12月A版)。 周敦彥譯,M Hanif lsmail著,〈潛艦:寂靜的海中殺手〉,《國防譯粹》第36卷第5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國98年5月)。 牧仁,〈中共潛艦武力之發展〉,《青年日報》(2005年11月7日),第3版。 吳建德,張蜀誠,〈中國軍事戰略內涵分析〉,《新戰略論》(台北:五南書局,2007年8月)。 〈胡錦濤在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上強調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推動部隊建設又好又快發展積極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解放軍報》(北京2007年3月13日),第1版。 胡錦祥,〈變革時代的加拿大海軍艦艇〉,《現代艦船》(北京:現代艦船雜誌社,2007年11月A版)。 胡寶良,〈現代海戰與中國海軍艦載直升機發展〉,《現代艦船》第393期(北京:現代艦船雜誌社,2010年3月A版)。 胡元傑譯,James Kitfield著,〈中共、美國與崛起中的日本〉,《國防譯粹》第三十二卷第十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10月)。 胡元傑譯,〈中共之巡弋飛彈發展〉,《國防譯粹》第31卷第7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7月)。 胡元傑譯,〈中共核武探微〉,《國防譯粹》第三十二卷第一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1月)。 〈美軍將在台海衝突中敗北?!〉,《尖端科技》273期(台北: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社,2007年5月)。 〈美日戰略對話政策同步〉,《漢和防務評論》第43期,2008年5月。 〈美國海軍接收首枚CBASS魚雷〉,《現代艦船》第282期(北京:現代艦船雜誌社2007年2月A版)。 〈美稱中國部署新海洋偵察系統〉,《現代艦船》第333期(北京:艦船知識雜誌社,2008年7月A版)。 〈美國澳洲串列衝擊〉,《全球防衛》第203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01年7月)。 〈美國海軍展示新型搜潛無人艇〉,《現代艦船》第345期(北京:艦船知識雜誌社2008年11月A版)。 「美將擴大參與東亞事務」,《青年日報》,2010年1月15日,第5版。 〈美國如何保衛太平洋〉,《艦船知識》第334期(北京:艦船知識雜誌社,2007年7月)。 〈俄亥俄級潛艦〉,《國防譯粹》第31卷第4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4月)。 〈俄羅斯機動海底沉雷〉,《全球防衛雜誌》第156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1997年8月)。 「俄媒:中共潛艦進展不足畏」,《青年日報》,2009年5月6日,第5版。 〈軍報評論: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解放軍報》(北京:2008年4月2日),第1版。 柳昆助,「南海地區對中共能源運輸安全意涵」,《青年日報》,2008年6月27日,第7版。 施孝瑋,「關島勇敢之盾演習紀實」,《青年日報》,2007年11月5日,第3版。 高雄柏,〈大戰略觀點看2008年環太平洋演習〉,《尖端科技》第289期(台北:尖端科技雜誌社,2008年9月)。 〈海南島成為中國海軍重鎮〉《漢和防務評論》,2006年5月。 〈海軍60周年大事紀〉,《現代艦船》第368期(北京:現代艦船雜誌社,2009年5月A版)。 馬仕偉,〈美「中」南海爭端之省思〉,《中華戰略學刊》98年秋季刊(台北:中華戰略協會,2009年9月30日)。 馬玲,〈淺海作戰的輕型魚雷新秀〉,《現代艦船》第330期(北京:現代艦船雜誌社,2008年6月A版)。 馬振坤,〈中共太空軍事能力之現況與發展研析〉,《中國趨勢發展研析》(台北: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2006年12月)。 「產經:美日應聯手遏制中共擴軍」,《青年日報》,2009年5月6日,第5版。 曹少滋,〈中國大陸海軍2010年軍力評估〉,《尖端科技》第308期,(台北:尖端科技雜誌社,2010年4月)。 耿志雲,〈2009塔里斯曼軍刀演習〉,《亞太防務》第16期(台北:粵儒文化創意國際企業,,2009年8月)。 章昌文譯,〈關島─美軍經營太平洋的鎖鑰〉,《國防譯粹》第35卷第5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8年5月)。 剛鐵軍,〈面對兩岸新局 軍事也要造勢求變〉,《亞太防務》第15期(台北:粵儒文化創意國際企業有限公司,2009年7月)。 〈從中國試射潛對地戰略導彈看日本的對華戰略偵察能力〉,《漢和防務評論》,2005年8月。 許紹軒,「我海測資料 中國遠洋戰略跳板」、《自由時報》、2009年10月19日。 許志功,〈牢固確立科學發展觀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中的指導地位〉《科學發展觀與新世紀新階段國防和軍隊建設-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軍事學)優秀論文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 陳世昌,「沖之鳥島軍演,中國撼動日本」,《聯合報》,2009年7月17日,A21版。 區肇威,〈生不成金蛋的金雞母?越南的金蘭灣〉,《亞太防務》第18期(台北:粵儒文化創意國際企業有限公司,2009年10月)。 彭冠彰譯,William J.Holland Jr.著,〈善用潛艦 Fitting Submarines into the Fleet〉,《國防譯粹》第35卷第10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8年10月)。 張蜀誠,〈中共海軍威脅與西太平洋地區反制作為〉,《國防雜誌》第二十三卷第三期(桃園:國防大學,2008年6月)。 張東田,易定華,劉秉源,劉書翰譯,《美國海軍》(國防部編譯局,1972年1月)。 張明德,〈日向級的先進技術戰鬥系統(ATECS)與日本的艦載戰鬥系統發展歷程〉,《軍事連線》第11期(台北:胡桃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5月)。 張立德,〈美軍進不進得了『龍穴』?〉,《尖端科技》第273期(台北: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社,2007年5月)。 張芳明,「日媒指中共海軍曾在沖之鳥島軍演」,《青年日報》,2009年7月17日,第5版。 〈短劍豈能屠龍─常規AIP潛艦作戰效能再評價〉,《現代艦船》第340期(北京:現代艦船雜誌社,2008年9月)。 舒孝煌,〈美國海軍最新攻擊潛艇維吉尼亞號舉行命名儀式〉,《全球防衛雜誌》第229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03年9月)。 黃河,〈從旅大到旅海─中共驅逐艦30年發展歷程〉,《全球防衛雜誌》209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02年1月)。 黃引珊譯,M Ghazemy Mahmud著,〈2008年中共軍力概況〉,《國防譯粹》第36卷第5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9年5月)。 〈短劍豈能屠龍─常規AIP潛艦作戰效能再評價〉,《現代艦船》第340期(北京:現代艦船雜誌社,2008年9月)。 曾復生,〈亞太新形勢下的大陸「國家安全戰略」研析〉,《海軍學術月刊》第33卷第9期,(台北,1999年9月)。 曾復生,〈現階段美國與兩岸關係互動的戰略趨勢〉,《政策月刊》第61期,(台北,2000年8月)。 曾復生,〈台灣海峽潛在軍事危機的根源〉,《國防政策研究》第1期,(台北:2000年10月)。 曾復生,〈台北-北京-華府軍事動態的趨勢〉,《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盟訊》第118期,(台北,2003年6月)。 傅旭昇,〈評析『中共漢級潛艦入侵事件』對我未來反潛作戰之影響〉,《海軍學術月刊》第40卷第5期(台北:海軍司令部,2006年10月)。 葉明,〈國產驅逐艦設計與海洋戰略的變遷〉,《現代艦船》第307期(北京:現代艦船雜誌社,2007年10月B版)。 楊連仲譯,《藍色地平線─美日中共三角關係》(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8年11月)。 楊英發,〈對「中國潛艦威脅論」的質疑〉,《艦船知識》(北京:艦船知識雜誌社,2007年2月)。 楊忠威,〈未來反潛作戰中我潛艦兵力運用之探討〉,《海軍學術雙月刊》第四十卷第五期(台北:海軍司令部,2006年10月)。 楊志誠,〈中共國家安全戰略探討〉,《共黨問題研究》第十八卷第七期,1992年7月15日。 董其鋒,〈美國與蘇/俄核潛艦發展戰略對比分析(下)〉,《現代艦船》第313期(北京:現代艦船雜誌社,2007年12月B版)。 〈解放軍報評論員:關鍵要抓好落實―七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解放軍報》(北京:2007年11月16日),第1版。 〈碧海輕騎-原海裝部長談037的發展與演變〉,《現代艦船》(北京:現代艦船雜誌社,2008年11月A版)。 粵儒,〈訪歐艦艇編隊訪問香港 深圳號驅逐艦首度大公開〉,《全球防衛雜誌》第208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01年12月)。 廖文中,〈中共21世紀海軍戰略對亞太區域安全之影響〉,《尖端科技》第188期(台北:尖端科技雜誌社,2000年4月)。 廖文中,〈赤龍監控網─西太平洋美軍魚鉤反潛部署〉,《全球防衛雜誌》第252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05年8月)。 翟文中,〈維繫台灣的海上生命線─台灣反潛作戰的未來展望〉,《亞太防務》第10期(台北:粵儒文化創意國際企業有限公司,2009年2月)。 翟文中,〈維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潛艦〉,《尖端科技》第292期(台北:尖端科技雜誌社,2008年12月)。 翟文中,〈維繫台灣的海上生命線─台灣反潛作戰的未來展望〉,《亞太防務》第10期(台北:粵儒文化創意國際企業有限公司,2009年2月)。 潘世勇,〈就地緣戰略看中共海軍未來發展〉,《國防雜誌》第23卷第3期(桃園:國防大學,2008年6月)。 〈確保東亞海上首強〉,《亞太防務》第20期(台北:粵儒文化創意國際企業有限公司,2009年12月)。 「穆倫:中共海空軍擴張,針對美國」,《青年日報》,2009年5月6日,第5版。 蔡明彥,〈美國東亞軍事優勢地立的挑戰:中國「反介入」與美國「反反介入」的角力〉,《東亞安全戰略與軍力發展》(台北: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5月)。 蔡增家,「中日爭島鏈間海域,台灣豈能坐視」,《聯合報》,2009年7月17日,A21版。 蔡翼,〈檢視檢放軍遠洋海軍作戰之發展〉,《崛起東亞─聚焦新世紀解放軍》(台北:勒巴克顧問有限公司,2009年9月)。 蔡翼,〈解放軍海軍主戰裝備便覽〉,《崛起東亞─聚焦新世紀解放軍》(台北:勒巴克顧問有限公司,2009年9月)。 鄭琳,〈圖說美國海軍潛艇基地〉,《現代艦船》(北京:現代艦船雜誌社,2007年11月A版)。 鄭曉蘭、羅彥傑,「中國外洋型擴軍,美日警戒」,《自由時報》,2009年5月6日,A10版。 鄭德麟,「中共增強海偵能力,引發國際關注」,《青年日報》,2009年5月11日,第5版。 鄭德麟,「大陸開始研發水陸兩用機『蛟龍600』」,《青年日報》,2009年6月26日,第5版。 鄭德麟,「美媒:中共海軍潛艦擴張快速,威脅日增」,《青年日報》,2009年5月11日,第5版。 鄭德麟,「海南島成南海艦隊主要駐地」,《青年日報》,2009年6月28日,第5版。 鄭德麟,「美智庫:中共興建四海軍基地」,《青年日報》,2009年6月28日,第5版。 鄭少儒,〈遠東巡防艦巡禮〉,《全球防衛》第143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1996年7月)。 潛行,〈冷戰時期前後之美國特戰潛艇的設計與發展─由海狼級與維吉尼亞級核動力潛艇談起〉,《全球防衛雜誌》第247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05年3月)。 寰宇軍聞,《全球防衛雜誌》第225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2003年5月)。 應紹基,〈中共海軍的傳統動力潛艦與發展展望〉,《海軍雙學術月刊》(台北:海軍司令部,2006年10月)。 應天行,〈邁入佳境的中共商業衛星發射工業〉,《全球防衛雜誌》第117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1999年5月)。 劉佛,〈可盤旋待命的『逐獵』2新概念航空深彈〉,《艦船知識》第338期(北京:艦船知識雜誌社,2007年11月)。 劉屏,「解放軍潛艦靜音技術,落後俄國30年」,《中國時報》,2009年12月3日,A17版。 劉怡,〈幻影武士─日澳安保合作宣言簡評〉,《艦船知識》第291期(北京:艦船知識雜誌社,2007年5月A版)。 劉廣華,〈中共海軍何去何從〉,《國防譯粹》第28卷第10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1年10月)。 離子魚,〈非典型性經驗─蘇式艦載直升機的發展與運用〉,《現代艦船》第337期,(北京:艦船知識雜誌社,2008年8月B版)。 〈簡式稱中國打造三亞核潛艇基地〉,《現代艦船》第330期(北京:現代艦船雜誌社,2008年5月A版)。 羅臻,「波音海神式反潛機,海上偵巡利器」,《青年日報》,2009年1月31日,第7版。 蘭寧利,〈解放軍潛艦發展的現況與展望〉,《崛起東亞─聚焦新世紀解放軍》(台北:勒巴克股分有限公司,2009年9月25日)。 蘇武,〈論俄、日海軍合作及亞太安全的真正威脅〉, 《全球防衛雜誌》第229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2003年9月)。 蘇武,〈談基洛級潛艇之建造及談判交易內幕〉,《全球防衛雜誌》第246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社有限公司,2005年2月)。 蘇冠群,〈20年500架!剖析解放軍陸航發展與現況〉,《全球防衛雜誌》第270期(台北:全球防衛雜誌,2007年12月)。 (三)學位論文 王彥傑,〈中共核子動力潛艦的戰略性能力研究〉,(台北:淡江大學戰略所碩士論文,2008年1月)。 呂學仁,〈中共海權擴張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1月) 林光榮,〈中共海權發展之研究〉,(台北: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國防決策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林東煥,〈冷戰後中共海洋戰略之研究〉,(台北:政大外交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程盈彰,〈中共反介入戰略中核動力潛艦的能力虛實〉,(台北:淡江大學戰略所碩士論文,民國2009年6月)。 (四)報紙 《人民日報》(北京)。 《大公報》(北京)。 《中國時報》(台北)。 《自由時報》(台北)。 《青年日報》(台北)。 《解放軍報》(北京)。 《聯合報》(台北)。 《蘋果日報》(台北)。 二、英文書目 Roger Cliff, Mark Burles, Michael S.Chase,Derek Eaton,Kevin L.Pollpeter, “Entering the Dragon,s Lair-Chinese Antiaccess Strategi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RAND, March, 2007). Alexander Chieh-cheng Huang,“The Chinese Navy''s Offshore Active Defense Strategy:Conceptual-ization and Implications,”Naval War College Review,Vol.47,No.3(Summer 1994). RADM W.J.Holland Jr.USN(Ret.),”SSN-Queen of the Seas,”Naval War College Review,(Spring 1991). Ronald O''Rourke,China Naval Modernization:Implications for U.S Navy Capabilities-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CRS Report Congress,September 23.2009) U. S.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8”, (Executive Summary) 三、網際網路 人民日報,http://military.people.com.cn 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 三九軍事網,http://bbs7.xilubbs.com 大公網,http://www.takungpao.com.hk 大軍事網,http://www.dajunshi.com 山東新聞網,http://tw.babelfish.yahoo.com 中央社,http://www.cdns.com.tw 中共船舶工業技術信息中心,http://express.cetin.net.cn 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tw/main.htm 中國時報,http://www.chinatimes.com 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國網,http://big5.china.com.cn 中華網,http://military.china.com 中華台灣福爾犘沙國防軍,http://tw.myblog.yahoo.com 日本世界軍事,http://big5.china.com 世界新聞報,http://www.armsky.com 世界新聞網,http://tw.babelfish.yahoo.com 自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亞洲基金會,http://www.asiafoundation.org 奇摩知識網,http://tw.knowledge.yahoo.com 東方軍事網,http://mil.eastday.com 東森新聞報,http://ww.ettoday.com.tw 金融時報,http://washingtonobserver 美言網軍事論談,http://bbs.meyet.com 軍事天地網,http://mil.big5.anhuinews.com 軍事博覽報,http://jczs.sina.com.cn 香港文匯報,http://www.wenweipo.com 飛躍四海軍事網,http://seehi.fayay.com 國防部軍事新聞網,http://news.gpwb.gov.tw 國際展望雜誌,http://mypaper.pchome.com.tw 華夏經緯網,http://big5.huaxia.com 華盛頓觀察網,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 搜狐軍事資料庫,http://product.news.sohu.com 搜狐網,http://www.sohu.com 解放軍報,http://www.chinamil.com.cn 新加坡聯合早報,http://www.zaobao.com.sg/special 新軍事網,http://mil.anhuinews.com 新浪網,http://jczs.sina.com.cn 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 新華網尖端科技軍武論譠,http://mil.qianlong.com 鼎盛軍事,http://mil.jschina.com.cn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http://www.csis.org 聯合早報網,http://www.zaobao.com 聯合報,http://udn.com 獵訊軍情網,http://www.1n0.net; U0002-0707201000213000;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51386;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bitstream/987654321/51386/1/index.html

  5. 5
  6. 6
    Academic Journal

    المؤلفون: 宁骚

    المساهمون: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

    المصدر: 知网

    Relation: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02),11-24+10.; 1014872; http://hdl.handle.net/20.500.11897/38781

  7. 7
    Academic Journal

    المؤلفون: 陈忠经

    المساهمون: 北京大学 教授,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

    المصدر: 知网

    Relation: 现代国际关系.1986,(03),15-23+30+62.; 806689; http://hdl.handle.net/20.500.11897/37825

  8. 8
    Academic Journal

    المؤلفون: 陈忠经

    المساهمون: 北京大学 教授,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

    المصدر: 知网

    Relation: 现代国际关系.1986,(04),51-72+81.; 806693; http://hdl.handle.net/20.500.11897/37826

  9. 9
    Academic Journal

    المؤلفون: 陈忠经

    المساهمون: 北京大学 教授 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

    المصدر: 知网

    Relation: 现代国际关系.1986,(02),1-8+61.; 806688; http://hdl.handle.net/20.500.11897/37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