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Dissertation/ Thesis
-
2Dissertation/ Thesis
-
3Dissertation/ Thesis
المؤلفون: 古佳峻, Chia-Chun Ku
المساهمون: 顏美娟, Mei-Chuan Yen
مصطلحات موضوعية: 紅龜粿, 祭祀儀式, 飲食民俗, 龜文化, 民間信仰, Red turtle ricecake, Ritual, Food Folk, Turtle culture, Folk beliefs, anthro-se, phil
-
4
المؤلفون: 古佳峻
المساهمون: 國文學系
Relation: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計畫 / 計畫編號 NSC101-2420-H017-002-DR; http://ir.nknu.edu.tw/ir//handle/987654321/18546; http://ir.nknu.edu.tw/ir/bitstream/987654321/18546/-1/index.html
-
5
المؤلفون: 古佳峻, Chun, Ku-chia
المساهمون: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 盧國屏, Lu, Kuo-ping
مصطلحات موضوعية: 郝懿行, 爾雅義疏, 宮文化, 器文化, 漢語文化學, Hao-yi-xing, Er-Ya-Yi-Shu, Culture of architectures, Culture of implements, Culturology of Chinese character
وصف الملف: 143 bytes; application/octet-stream
Relation: 參考資料 一、書目資料 (一) 雅學部分 (為呈現本論文所採用雅學與《爾雅》相關研究專書之概況,將此部分獨立於經學之外;另外,如果一書之性質與雅學及文化學有重出互涉者,則以雅學為主要選擇,歸於此屬) 《中國雅學史》 竇秀艷,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9月第一版第一刷。 《爾雅義疏》 (清)郝懿行,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爾雅義疏》 (清)郝懿行,台北:漢京文化事業,1985年9月30日初版。 《爾雅郭注義疏》 (清)郝懿行,孔子文化大全編輯部編輯,山東:山東友誼書社出版,1992年8月第一版第一刷。 《爾雅義疏校補》 (清)沈錫祚,永和:文海出版社,1974年8月初版。 《爾雅郝注刊誤》 (清)王念孫,影印民國十七年東方學會石印殷禮在斯堂叢書,《續修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一八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雅學考》 (清)胡元玉,光緒十七年益智書局鉛印本,《續修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一八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爾雅義疏釋例》 方俊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5月初版。 《爾雅音訓》 黃侃箋識,板橋:藝文印書館,1988年3月初版。 《爾雅音圖》 (晉)郭璞,板橋:藝文印書館,1988年3月初版。 《爾雅導讀》 顧廷龍、王世偉,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爾雅研究》 管錫華,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爾雅漫談》 馬重奇,台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8月初版。 《爾雅詁林》 朱祖延主編,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第一刷。 《爾雅詁林敘錄》 朱祖延主編,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一刷。 《爾雅:文詞的淵海》 徐莉莉、詹鄞鑫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第二刷。 《爾雅語言文化學》 業師盧國屏,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年12月初版。 《爾雅著述考(一)》 汪中文編,台北:國立編譯館,2003年12月初版。 《爾雅校箋》 周祖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第一刷。 (二) 小學與語言學部份 《文字學概要》 杜學知,台北:華國出版社,1976年4月四版。 《文字學》 林慶彰、竺家寧、孔仲溫等著,蘆洲:國立空中大學,1995年9月初版。 《文字聲韻訓詁筆記》 黃侃口述,黃焯紀錄,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9月10日初版。 《文字訓詁論集》 蕭璋,北京:語文出版社,1994年出版。 《文字的故事》 李梵編,台中:好讀出版社,2002年4月初版。 《六書釋例》 蔡信發,台北:萬卷樓,2001年10月。 《中國訓詁學史》 胡樸安,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7月台四版。 《中國小學史》 胡奇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第一刷。 《中國語言學史》 濮之珍,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8月二刷。 《中國古漢語學》 韓陳其,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5年5月台一版。 《中國語言學史》 朱星,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8月初版一刷。 《中國語言學史》 王力,台北:五南圖書,1996年11月初版一刷。 《中國訓詁學》 周何,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11月初版。 《中國語文的時代演進》 周有光,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一版第一刷。 《中國字典史略》 劉葉秋,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0月北京新一版第一刷。 《中國訓詁學》 馮浩菲,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第四刷。 《用字假借釋例》 黃子降,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6年1月出版。 《《周禮》名物詞研究》 劉興均,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5月第一版第一刷。 《注釋學綱要》 汪耀楠,北京:語文出版社,1991年3月第一板第一刷。 《訓詁學大綱》 胡楚生,台北:華正書局,1990年9月三版。 《訓詁學》 蘇寶榮、武建宇,北京:語文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第一刷。 《訓詁通論》 吳孟復,台北:東大圖書,1990年11月初版。 《假借遡原》 魯實先,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3年10月初版。 《現代術語學》 馮志偉,台北:農業科學資料服務中心,1997年6月初版。 《圈點段注說文解字》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台北:萬卷樓,2000年9月初版二刷。 《詞典論》 黃建華,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6月第一版第一刷。 《第十三屆全國暨海峽兩岸中國文字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語教系編,台北:萬卷樓,2002年4月初版。 《象形釋例》 彭利芸,台北:新文豐,1983年4月初版。 《新校正切宋本廣韻》 (宋)陳彭年等重修,林尹校訂,台北:黎明文化,1987年11月十版。 《新式標點廣雅疏證》 (清)王念孫疏證,陳雄根標點,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8年。 《經典釋文》 (唐)陸德明,台北:學海出版社,1988年6月初版。 《語言文字研究專輯(下)》 吳文祺主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月第一版第一刷。 《語文學論集》 張永言,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說文答問》 蔡信發,台北:萬卷樓總經銷,2000年4月初版三刷。 《漢小學四種》 許慎等,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7月,第一版第一刷。 《漢字與全球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台北市文化局,2005年12月。 《漢字的故事》 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著,李之義譯,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6年3月初版十刷。 《辭書學研究》 林玉山主編,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5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三) 經學史及其研究部份 《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清)阮元校刻,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2月第一版北京第七刷。 《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 林慶彰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10月初版。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梁啟超,上海:上海三聯書局,2006年4月第一版第一刷。 《先秦經籍考》 江俠菴編譯,台北:河洛圖書,1975年5月台景印初版。 《清代學術史研究》 胡楚生,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2月初版。 《清代學術論叢》第一輯 國立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編,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10月初版。 《清代義理學新貌》 張麗珠,台北:里仁書局,2002年3月15日初版二刷。 《清代新義理學─傳統與現代的交會》 張麗珠,台北:里仁書局,2003年1月15日。 《乾嘉考據學研究》 漆永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乾嘉學者的治經方法》 蔣秋華主編,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0年10月初版 《經學源流攷》 (清)甘鵬雲,台北:鐘鼎文化,1967年6月出版。 《經學博采錄》 (清)桂文燦,台北:明文書局,1992年8月31日初版。 《經學史論著選集》 周予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第二版第二刷。 《經學與思想》 劉家和,台北:唐山書局,2006年2月出版。 《儀禮飲食禮器研究》 姬秀珠,台北:里仁書局,2005年7月15日初版二刷。 (四) 史傳與別集部份 《乙亥叢編四種》 王大隆(欣夫)輯,永和:文海出版社,1966年。 《山東文獻書目》 王紹曾主編,濟南:齊魯書社,1993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山東通史‧明清卷》 安作璋主編(本卷主編朱亞非),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中國古代社會》 柯金著,岑紀翻譯,台北:廬山出版社,1974年8月台初版。 《古代社會與國家》 杜正勝,台北:允晨文化實業,1992年10月20日出版。 《東塾讀書記》 (清)陳澧,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6月台二版第一刷。 《胡適文存》 胡適,台北:遠東圖書公司,1979年11月十三版。 《郝氏遺書》 (清)郝懿行等撰,家刻本。 《胡培翬集》 (清)胡培翬,黃智明點校,蔣秋華校訂,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11月初版。 《師友淵源記》 (清)陳奐,台北:明文書局,1985年。 《許廎學林》 胡玉縉,台北:世界書局,1963年4月初版。 《清史列傳》 中華書局編,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4年8月二版。 《清儒學案》 (清)徐世昌等編纂,台北:國防研究院與中華大典編印會合作,1967年10月臺初版。 《清代七百名人傳》 蔡可園纂,台北:廣文書局,1978年7月初版。 《清史稿》 趙爾巽,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 《清儒學案小傳》 (清)徐世昌纂,周駿富編,台北:明文書局,1985年。 《清代樸學大師列傳》 支偉成,台北:明文書局,1985年。 《清朝先正事略》 (清)李元度,台北:明文書局,文瑞樓發行,鴻章書局石印。 《揅經室集》 (清)阮元,台北:世界書局,1964年2月初版。 《黃季剛先生遺書》 黃侃,台北:石門圖書,1980年2月初版。 《曾國藩全集》 曾國藩,長沙:岳麓書社,1995年12月第一版第三刷。 《蛾術軒篋存善本書錄》 王欣夫撰,鮑正鵠、徐鵬標點整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畿輔通志》 (清)黃彭年等撰,台北:華文書局,1968年。 《潛研堂集》 (清)錢大昕撰,呂友仁校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1月第一版第一刷。 《養素堂文集》 (清)張澍,影印道光十五年棗華書屋刻本,《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一五○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戴東原先生全集》 (清)戴震,台北:大化書局,1978年4月景印初版。 《顏氏家訓斠記》 (清)郝懿行,台北:民國藝文印書館四部分類叢書集成三編,1938年排印本。 (五) 文化史及其研究部份 《士人與社會(先秦卷)》 劉澤華、劉洪濤、李瑞蘭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第一版第一刷。 《方言與中國文化》 周振鶴、游汝杰合著,台北:南天書局,1990年10月台一版。 《口腹交響曲─古代飲食》 羅伯健,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1月初版。 《文化密碼─語言解碼:第九屆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盧師國屏主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年7月初版。 《文化人類學》 陳國鈞,台北:三民書局,1988年2月再版。 《文化人類學》 林惠祥,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3月第二版北京第一次印刷。 《中華農業史─論集》 沈宗瀚、趙雅書等,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3月初版。 《中國古代服裝史》 周錫保,台北:南天書局,1989年出版。 《中國文化史斷想》 馮天瑜,武昌: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第一刷。 《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服飾篇》 陳夏生主編,台北: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編輯委員會,1986年10月初版。 《中華服飾五千年》 周洵、高春明著,台北:邯鄲出版社,1987年10月1日出版。 《中國古代飲食文化》 林乃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4月初版一刷。 《中國工藝美術史圖錄》 田自秉、吳淑生編,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 許進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2月修訂版第一刷。 《中國飲食文化》 林乃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第一版三刷。 《中國農業史》 李根蟠,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6月初版一刷。 《中國居住文化》 丁俊清,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6月初版一刷。 《中國傳統飲食禮俗研究》 姚偉鈞,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第一刷。 《中國飲食史》 宋兆麟等著,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一刷。 《中國菜餚史》 邱龐同,青島:青島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第一刷。 《中國傳統文化和語言》 沈錫倫,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二版第二刷。 《中華名物考》 (日)青木正兒著,范建明譯,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8月北京第一版第一刷。 《中國傳統建築形制與工藝》 李演,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第一刷。 《古玉論文集》 那志良,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3年7月初版。 《古玉圖考導讀》 鄧淑蘋,台北:藝術圖書公司,1992年9月30日初版。 《古漢語文化探源》 李國正,太原:書海出版社,1998年7月山西第一版第一刷。 《古俗新研》 汪寧生,台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3月初版。 《古文字與商周文明》 鍾柏生主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2年6月出版。 《台灣廟宇裝飾》 李乾朗,台北:傳藝中心籌備處,2001年12月20日出版。 《考工記圖說》 戴吾三編著,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第三刷。 《社會學》 Anthony Giddens,台北:唐山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 《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 (美)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著,趙剛翻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第二刷。 《細說萬物由來》 楊蔭深,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第一刷。 《梓人遺制圖說》 (元)薛景石著,鄭巨欣注釋,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景觀建築學》 J.O. Simonds撰,王濟昌譯,台北:臺隆書局,1979年2月20日再版。 《飲食心理學》 A.W. Logue撰,游恆山譯,台北:五南圖書,1996年11月初版一刷。 《開創:第二屆淡江大學全球姊妹校漢語文化學學術會議論文集》 業師盧國屏、薛榕婷主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5年11月初版。 《楚文物圖典》 高至喜主編,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萬古中華服裝史》 王宇清,新莊:輔仁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 《語言與文化》 羅肇錦,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10月初版。 《語言‧社會‧文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社會語言學研究室編,北京:語文出版社,1991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漢字文化學》 何九盈,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刷第一刷。 《漢語詞彙與文化》 常敬宇,台北:文橋出版社,2000年11月初版一刷。 《漢語與中國文化》 魯寶元著,神里常雄譯,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2000年初版。 《漢字文化漫談》 劉國恩,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第一版第一刷。 《說文解字與中國古代文化》 謝棟元著,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一版第一刷。 《說文解字與中國古代文化》 王寧等著,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二刷。 《與世界接軌─漢語文化學─第一屆淡江大學全國姐妹校漢語文化學學術研討會議論文集》 業師盧國屏主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年7月初版。 《營造法式》 李誡編修,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4月台初版。 《營造法式註釋》 梁思成,台北:明文書局,1984年12月初版。 《釋宮室》 馬宗薌,永和:文海出版社,1971年9月初版。 《釋玉》 李更夫,台北:三友圖書公司,1991年6月初版四刷。 (六) 其他專書 《沈兼士學術論文集》 沈兼士,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昌彼得教授八秩晉五壽慶論文集》 淡江大學中文系等主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5年2月初版。 《清代人物研究》 戴逸、羅明編著,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9月第一版第一刷。 《許錟輝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 許錟輝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公司,2004年9月初版。 《第二屆文學院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會議論文集》 淡江大學文學院編,台北:淡江大學文學院,2004年11月29日。 《歷代婦女著作考》 胡文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第一版第一刷。 《慶祝高仲華先生六秩誕辰論文集》 慶祝高仲華先生六秩誕辰論文集編輯委員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68年3月。 二、學位論文 《先秦玉器之研究》 章成崧撰,那志良教授指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年6月。 《郝懿行《爾雅義疏》同族詞研究》 李潤生,李茂康教授指導,重慶:西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研究生碩士論文,2002年4月1日。 《郝疏《爾雅》〈釋詁〉〈釋言〉〈釋訓〉叚音、叚借字檢證》 林義益,蔡信發教授指導,中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12月。 《訓詁學與清儒訓詁方法》 岑溢成撰,香港:香港大學新亞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年。 《清代爾雅學》 盧國屏撰,李威熊教授指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7年12月。 《清代訓詁學理論之發展及其在現代轉型》 鍾明彥撰,龍宇純、胡楚生教授指導,台中:東海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5年7月。 《從詩經探析周代農業社會》 李欣玲撰,莊雅州教授指導,台中: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黃侃手批《爾雅義疏》“音訓”研究》 胡世文,陳建初教授指導,長沙:湖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專業研究生碩士論文,2005年4月1日。 《《說文解字》食衣住行之研究》 徐再仙,李振興教授指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爾雅與毛傳之比較研究》 盧國屏撰,周何、李威熊教授指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4年8月。 《《爾雅義疏》“通”研究》 柳菁,陳建初教授指導,長沙:湖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專業研究生碩士論文,2003年4月1日。 《《爾雅義疏》研究》 于麗萍,章也教授指導,呼和浩特:內蒙古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研究生碩士論文,2003年5月20日。 《《爾雅正義》與《爾雅義疏》比較研究》 王小婷,劉曉東教授指導,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研究生碩士論文,2004年4月20日。 《《爾雅義疏》同族詞研究》 胡海瓊,尉遲治平教授指導,武漢:華中科技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碩士論文,2004年5月1日。 《儀禮服飾考辨》 王關仕,林尹、高明教授指導,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73年。 《聲訓及《說文》聲訓研判》 鍾明彥撰,龍宇純教授指導,台中: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三、期刊資料 俞敏,《河北師院學報》1984年第4期,1984年12月15日。 鄧福祿,《古漢語研究》2003年第2期,總第59期,2003年。 張成秋,《語文學報》第12期,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2005年12月。 許維遹,《清華學報》,第十卷第一期,1935年1月。 安作璋、耿天勤,《史學史研究》,1989年第2期,總第54期,1989年6月。 張述錚,《山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1期,總第102期,1989年1月。 晁岳佩,《山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6期,總第107期,1989年11月。 郭鵬飛,《東方文化》第40卷第1、2期合刊,2005年12月。 吳慶峰,《古漢語研究》第1期,總第54期,2002年。 魏露苓,《農業考古》第1期,1997年。 柳向春,《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4期,2004年7月。 翟如潛,《烟台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第1期,1994年。 陳鴻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本,1999年3月。 魏露苓,《文獻》1998年第2期(總76期),北京:北京圖書館,1998年4月13日。 宋飛、柳向春,《圖書館雜誌》2006年第7期(總第25卷第183期),上海:上海圖書館,2006年7月15日。 林明波,《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1961年6月。 李元章,《文物》1979年第12期,1979年12月。 張嘉鳳,《漢學研究》第14卷第1期,1996年6月。 雷煥章,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文字學組:漢字的起源與演變,2000年6月29-7月1日,會議抽印本。 張述錚,《文獻》1992年第4期(總54期),北京:北京圖書館,1992年10月13日。 張光宇,《中國書目季刊》第22卷第1期,1988年6月16日。 雲維莉,《南洋大學中國語文學報》第2期,新加坡:南洋大學中國語文學會,1969年。 蔡謀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17期,1973年6月。 李周龍,《孔孟月刊》第17卷第3 期(總195期),1978年11月28日。 虞萬里,《辭書研究》1984年第1期(總第23期),1984年1月。 趙伯義,《辭書研究》1987年第2期(總第42期),1987年3月。 宛志文,《辭書研究》1989年第4期(總第56期),1989年7月。 李亞明,《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5期,1994年。 劉凱鳴,《文獻》1994年第2期(總60期),北京:北京圖書館,1994年4月13日。 林河,《文獻》1998年第1期(總75期),北京:北京圖書館,1998年1月13日。 李潤桃,《殷都學刊》第2期,1999年。 陳煥良、曹艷芝等,《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3卷第5期,總185期,2003年。 黃灼耀,《華南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年第3期(總第30期),1981年7月30日。 王世偉,《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4期,1988年8月8日。 申小龍,《漢字文化》2006年第6期(總第74期),2006年12月25日。 古佳峻,IAICS第十一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文化大學,2005年7月6日,會議抽印本。 郭在貽、張涌泉著,《辭書研究》1989年第3期(總第55期),1989年5月。 周祖庠,《漢字文化》2006年第6期(總第74期),2006年12月25日。 胡從曾,《辭書研究》1989年第4期(總第56期),1989年7月。 杜敏,《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2卷第4期(總230期),2005年4月。 林海鑫,《辭書研究》1987年第2期(總第42期),1987年3月。 黃建榮,《撫州師專學報》1995年第3期,總第46期,1995年9月。 李亞明,《辭書研究》1987年第6期(總第46期),1987年11月。 吳三立,《華南師院學報》1981年第4期(總第31期),1981年10月。 郭鵬飛,《古漢語研究》2002年第2期,總第55,期,2002年。 崔樞華,《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87年第5期,1987年9月20日。 黃建中,《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1期,1986年2月20日。 四、網路資源 ◎〈郝懿行的軼聞〉 (http://www.shm.com.cn/travel/2004-05/03/content_1845.htm),2004年5月3日訊息,2006年5月29日晨5點45分檢索。 ◎〈棲霞郝門兩先生〉 (http://dzrb.dzwww.com/dazk/ws/t20060413_1415379.htm ) ,2006年4月13日訊息,2006年5月29日晨5點45分檢索。 ◎〈著名經學家郝懿行、詩人王照圓夫婦〉(http://big5.yantai.gov.cn/b5/szb.yantai.gov.cn/guo_list.asp?id=486),2006年5月31日煙台市情網訊息,2007年5月17日午3點30分檢索。; U0002-0207200709333500;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34382;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bitstream/987654321/34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