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Academic Journal
المؤلفون: 林炫向, Lin, Hsuan-Hsiang, 田中研也
المساهمون: 問題と研究
مصطلحات موضوعية: 米中関係, 「ツキディデスの罠」, 経済的相互依存, 「台湾問題」, 中美關係, 「修昔底德陷阱」, 經濟相互依賴, 「台灣問題」, US-China relations, Thucydides Trap,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Taiwan issue"
وصف الملف: 1522991 bytes; application/pdf
Relation: 問題と研究, 50(2), 1-39;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7892; https://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137892/1/202.pdf
-
2Academic Journal
المؤلفون: 鄧中堅
المساهمون: 外交系
مصطلحات موضوعية: China, U.S., South China Sea, Thucydides's trap, Power transition theory, 中國, 美國, 南海, 修昔底德陷阱, 權力轉移理論
وصف الملف: 175 bytes; text/html
Relation: 全球政治評論, No.61, pp.31-54;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9369; http://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119369/1/index.html
-
3Academic Journal
المؤلفون: 鄧中堅
المساهمون: 外交系
مصطلحات موضوعية: China, U.S., South China Sea, Thucydides`s trap, Power transition theory, 中國, 美國, 南海, 修昔底德陷阱, 權力轉移理論
وصف الملف: 175 bytes; text/html
Relation: 全球政治評論, No.61, pp.31-54;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9369; https://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119369/1/index.html
-
4Academic Journal
المؤلفون: 盖金荣
المساهمون: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北京,100871
Relation: 卷宗. 2017, 274-274,275.; 1954472; http://hdl.handle.net/20.500.11897/489425
-
5Academic Journal
المؤلفون: 张苾芜
Relation: 人民论坛,2016,(02):23-25; RMLT201602006; https://dspace.xmu.edu.cn/handle/2288/164168
-
6Academic Journal
المؤلفون: 陈永
المساهمون: 陈永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المصدر: CSSCI ; 知网
Relation: 国际论坛.2015,17,(6),8-13.; 1415086; http://hdl.handle.net/20.500.11897/446485
-
7Dissertation/ Thesis
المؤلفون: 黃詩瑋, Huang, Shih-Wei
المساهمون: 薛健吾
وصف الملف: 1438462 bytes; application/pdf
Relation: 中文部分\n專書\n吳玉山,2011〈權力轉移理論 :悲劇預言 〉。收錄於包宗和主編,《國際關係理論》。臺北市:五南。\n閻學通,1998。《中國崛起:國際環境評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n\n專書譯著\nDavid P. Rapkin and William R. Thompson 著,高一中譯,2016。《廿一世紀的美國與中共權力轉移想定》(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臺北市:國防部政務辦公室。\nGraham Allison著,包淳亮譯,2020。《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Destined for war :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s trap )。新北市:八旗文化。\nGraham Allison著,林添貴譯,2013。《去問李光耀》(LEE KUAN YEW – The Grand Master’s Insights on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orld ),臺北市:時報文化。\nJohn Mearsheimer著,唐小松、王義桅譯,2014,《大國政治的悲劇》(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臺北市:麥田,城邦文化出版,一版。\nRonald L. Tammen, Douglas Lemke, Carole Alsharabati, Brian Efird, Jacek Kugler, Allan C. Stam III, Mark Andrew Abdollahian, A.F.K. Organski著,向駿譯,2003,《權力轉移:廿一世紀的戰略》(Power Transitions),臺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nSamuel P. Huntington著,黃裕美譯,2020。《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新北市:聯經。\nThucydides著,謝德風譯,2000。《伯羅奔尼撒戰爭史》(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新北市:臺灣商務。\n\n期刊論文\n何新華,2004/11。〈「天下觀」:一種建構世界秩序的區域性經驗〉,《二十一世紀》網絡版,第 32 期。\n金燦榮,2015/5。〈中美關係與「修昔底德陷阱」〉,《湖北大學學報》,第42卷第3期,頁13-19。\n柯春橋、袁鵬、周小寧,2014/7。〈「修昔底德陷阱」:歷史與現實〉,《軍事歷史》,第198卷第 3 期,頁5-12。\n陳村富,2020/7。〈古希臘有過「修昔底德陷阱」嗎?─艾利森教授造假背後之「圈套」〉,《南國學術》,第10卷第3期,頁356-363。\n楊泰順,2018/3。〈川普首次國情咨文內容評析〉,《展望與探索》,第16卷第3期,頁32-41。\n薛健吾,2020/4。〈中國「一帶一路」在第一個五年的進展與影響(2013-2018) 〉,《遠景基金會季刊第二十一卷第二期》\n\n網際網路\n大學生必備網,2020/5/25。〈2020國際關系學院排名〉,大學生必備網,\n毛澤東,1938/11/6。〈戰爭和戰略的問題〉,《中文馬克思主義文庫》,<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marxist.org-chinese-mao-19381106.htm >\n牛鏞、胡永秋,2021/4/24。〈王毅:中國的歷史智慧是「國霸必衰」,而不是「國強必霸」〉,《新浪新聞》,\n中央社,2014/5/21。〈亞信-習近平倡議亞洲新安全觀〉,《中時新聞網》,\n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13/12/3。〈學習「習近平關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論述摘編」〉,《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n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5/12。《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白皮書》,《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n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1/9。《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摩爾多瓦共和國大使館》,\n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2019/12。〈2019年12月美國貿易簡訊〉,《國別報告》,\n中國共產黨新聞,1927/8。〈八七會議〉,《人民網》,< http://cpc.people.com.cn/64162/64167/2534109.html>\n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17/4/25。〈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人民網》,< http://ydyl.people.com.cn/BIG5/n1/2017/0425/c411837-29235511.html >\n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2016/1/1。〈中央軍委關於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意見〉,《新華網》,\n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2018/4/4。〈中國人民共和國解放軍內務條令〉,《維基文庫》,< 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4%B8%AD%E5%9B%BD%E4%BA%BA%E6%B0%91%E8%A7%A3%E6%94%BE%E5%86%9B%E5%86%85%E5%8A%A1%E6%9D%A1%E4%BB%A4>\n王楊、張苗鳳,2014/1/24。〈《世界郵報》創刊號:聆聽習近平,聆聽修昔底德的啟迪〉,《觀察者網》,\n王緝思,2019年2月14日。〈共同的利益,衝突的價值觀〉,《國際網》\n王緝思,2019年6月13日。〈如何判斷美國對華政策的轉變〉,《環球網》\n王緝思、黃仁偉,2019/6/28。〈中美可能長期對抗,我們該另起爐灶嗎?〉,《觀察者網》,\n王緝思,2021/1/19。〈中美關係中的「身分政治」〉,《觀察者網》,\n白羽,2014/5/15。〈習近平:中國人民不接受「國強必霸」的邏輯〉,《新華網》,\n狄雨霏,2014/10/16。〈「習近平的中國特色:傳統文化與黨文化兼容並濟」〉,《紐約時報中文網》,\n邱立玲,2021/3/9。〈中國兩會:2021年國防預算首突破2千億美元-解放軍將領提「修昔底德陷阱」〉,《信傳媒》,< https://tw.news.yahoo.com/%E4%B8%AD%E5%9C%8B%E5%85%A9%E6%9C%83-2021%E5%B9%B4%E5%9C%8B%E9%98%B2%E9%A0%90%E7%AE%97%E9%A6%96%E7%AA%81%E7%A0%B42%E5%8D%83%E5%84%84%E7%BE%8E%E5%85%83-%E8%A7%A3%E6%94%BE%E8%BB%8D%E5%B0%87%E9%A0%98%E6%8F%90-%E4%BF%AE%E6%98%94%E5%BA%95%E5%BE%B7%E9%99%B7%E9%98%B1-092919655.html >\n沈旭暉,2015/11/16。〈點評中國:習近平時代中國外交的十大特色〉,《BBC中文網》,<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5/11/151116_cr_xijinping_diplomacy>\n金香花,2019/10/28。〈「家國天下」觀念的歷史形成及其現代意義〉,《光明日報》,< 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1/2019/1028/c40531-31423123.html >\n香港文匯報,2003/12/11。〈溫家寶:把目光投向中國〉,《香港文匯報》,\n姜萍萍、秦華,2014/5/5。〈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共產黨新聞網》,\n范進發,2014/8/12。〈解析中國海軍三大發展階段-航母核潛打造「藍水海軍」〉,《人民網》,\n馬文英,2017/3/21。〈王毅:中美不會走入「修昔底德陷阱」〉,《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n高橋哲史,2018/3/6。〈閻學通:中美誰都不想領導世界〉,《日經中文網》,< https://zh.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viewpoint/29476-2018-03-06-05-00-00.html?start=0>\n紐約時報,2015/9/24。〈習近平在歡迎宴會上演講全文〉,《紐約時報中文網》,\n孫揚,2013/6/6。〈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由來〉,《新華網》,\n徐夢溪,2019/7/9。〈樂玉成:中美有足夠智慧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中國評論新聞網》,\n郭偉峰,2018/7/3。〈習近平對「修昔底德陷阱」及「國強必霸」的批判〉,《中國評論新聞網》,\n郭俊奎,2014/5/16。〈「中華民族美有侵略他人的基因」是和平宣言〉,《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http://cpc.people.com.cn/pinglun/BIG5/n/2014/0516/c241220-25027090.html>\n袁鵬,2015/11/17。〈袁鵬:世界新秩序與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中美印象》,\n袁鵬,2019/5/5。〈袁鵬:「美國的恐懼」源於缺少自身的反思及改革〉,《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https://www.sohu.com/a/311944014_828358>\n陳楚潺,2018/4/2。〈閻學通:中美發生貿易沖突比冷戰好〉,《搜狐》,< https://www.guancha.cn/YanXueTong/2018_02_10_446566.shtml >\n陸穎,2014/10/9。〈習近平外交戰略解讀(一):亞洲安全觀〉,《中國日報網》,\n常曉宇,2014/10/23。〈美國對「新型大國關係」提法為何不積極?〉,《大公網》,< http://news.takungpao.com/world/watch/2014-10/2799687.html>\n曹淼、謝磊,2017/11/24,〈深入認識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的重大意義〉,《學習時報》,\n國防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2013/3/17,〈牢牢把握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解放軍報》,<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317/c40531-20817025.html >\n國務院,2014/6/14,〈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畫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n習近平,2013/1/22。〈老虎蒼蠅一起打〉,《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n習近平,2016/9/8。〈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國家外匯管理局遼寧省分局》,< https://www.safe.gov.cn/big5/big5/www.safe.gov.cn/liaoning/2016/0908/197.html>\n習近平,2018/3/20。〈人大閉幕:習近平演講強調「黨領導一切」〉,《BBC中文網》,<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3468026>\n習近平,2019/6/15。〈習近平在亞信第五次峰會上的講話〉,《新華社》,\n裴敏欣,2013/7/8。〈點評中國:中美能建立「新型的大國關係」嗎?〉,《BBC NEWS 中文網》,\n楊開煌,2017/12/23。〈中共從「決不當頭」到不得不領頭〉,《中國時報》,\n新華社,2009/11/27。〈胡錦濤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10週年座談會的講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n新京報,2013/6/10。〈習近平概括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中美聚焦CHINA & US Focus》,< http://zh.chinausfocus.com/m/show.php?id=18997>\n新華網,2003/11/24。〈鄭必堅:中國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亞洲的未來〉,《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cn/c/2003-11-24/12541176473s.shtml>\n蔣鋭,2010/11/15。〈習近平:中國「永遠不稱霸」〉,《BBC NEWS中文網》,\n閻學通,2014/6/26。〈美俄關係與中日關係都不是新型大國關係〉,《人民網》,< https://www.guancha.cn/YanXueTong/2014_06_26_241158.shtml >\n閻學通,2015/2/5。〈亞太已形成中美兩極格局〉,《新華網》,< https://kknews.cc/zh-tw/military/896a4vn.html >\n閻學通,2016/8/18。〈用「命運共同體」來破解中美間的「修昔底德陷阱」〉,《觀察者網》,\n閻學通,2016/7/28。〈中國崛起的國際環境與戰略選擇〉,《世界和平論壇平台》,< https://giis.gdufs.edu.cn/info/1307/5628.htm>\n閻學通,2018/2/10。〈即使川普想對中國發動冷戰,他也已經失去這樣做的能力〉,《世界和平論壇平台》,< https://www.guancha.cn/YanXueTong/2018_02_10_446566.shtml >\n燕磊,2013/11/3。〈習近平:改善民生是第一要務不走國強必霸道路〉,《新京報》,\n謝金河,2010/9/2。〈「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那頂桂冠——中國與日本的新定位〉,《今周刊》,715期,\n薛濤,2015/8/8。〈習近平:中國不認同「國強必霸」的陳舊邏輯〉,《人民網》, \n藍孝威,2021/4/18。〈樂玉成:我們不認為國強必霸 但堅信國霸必衰〉,《中時新聞網》, \nAlex Chang,2015/8/26。〈透視中國:一廂情願的「新型大國關係」〉,《BBC NEWS中文網》,<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5/08/150826_focusonchina_us_china_new_relations>\nAndrew Brown,2019/5/23。〈中國與全球化論壇圓桌紀要:要逃離「修昔底德陷阱」,不如研究美國為何恐懼〉,《觀察者網》,< https://www.guancha.cn/AndrewBrowne/2019_05_23_502771_s.shtml>\nCristina Burack,2020/10/25。〈美國大選:川普如何改變全球外交政策〉,《德國之聲中文網》,\nGraham Allison,2021/3/16。〈如何看中美關係?“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如是說〉,《新浪新聞》,< https://news.sina.cn/gn/2021-03-16/detail-ikkntiam3060095.d.html>\n\n英文部分\n專書\nG. Lowes Dickinson, 1916. The European Anarchy , New York: Macmillan.\nHenry Kissinger, 2014. World Order , New York: Penguin Book.\nInis L. Claude, Jr., 1962. Power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Random Hous.\nInis L. Claude, Jr., 1988. Sword into Plowshares: the Problem and Progress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th ed., New York: Random House.\nJack S. Levy, 1983. War in the Modern Great Power System, 1495-1975 , Lexington: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nJack S. Levy, 2004. What Do Great Powers Balance Against and When? in T.V. Paul, et. Al. eds., Balance of Power: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21st Century ,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nJohn J. Mearsheimer, 2001.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nJohn J. Mearsheimer , 2014.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Updated Edition. New York, NY: W. W. Norton & Company.\nMorgenthau H., 1985. Politics Among Nations. New York: McGraw-Hill.\nRobert Blackwill and Jennifer Harris, 2016, War by Other Means; Geoeconomics and Statecraft ,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n\n官方文件\nUnited States, 2018.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n期刊論文\nAaron L. Friedberg, 1994/ Sping. “The Future of American Power,”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109, pp. 20-21.\nAaron L. Friedberg, 1993/ Winter. “Ripe for Rival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8, No. 3, pp. 20-21.\nErnst B. Haas, July 1953. “The Balance of Power: Prescription, Concept, or Propaganda?” World Politics 5, No. 4 , pp. 442-447.\nJoseph S. Nye, Jr., 1990/ Summer. “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ld Power,”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105, pp. 181-182.\nJonathan Kirshner, 2019. “ Handle Him with Care: The Importance of Getting Thucydides Right,” Security Studies, Vol. 28, No. 1, pp. 1-24.\nJohn K. Fairbank, 1969. “China’s Foreign Polic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Foreign Affairs, Vol. 47, No. 3.\nMunro, Ross H., 1992/ Fall. “Awakening Dragon: The Real Danger in Asia is From China.” Policy Review, Vol. 62, pp. 10-16.\nPaul Schroeder, 1994/ Summer. “Historical Reality vs. Neo-Realist Theo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9, No. 1, pp. 148.\nSamuel P. Huntington., 1993.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Foreign Affairs, Vol. 72, pp. 22-49.\n\n網際網路\nBarack Obama, 2011/11/17, “Remarks by President Obama to the Australian Parliament”, The White House Office of the Press Secretary, \nGraham Allison, 2015/9/24. “The Thucydides Trap: Are the U.S. and China Headed for War?”, The Atlantic, \nHillary Clinton, 2011/10/11, “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Foreign Policy, \nJames G. McGann, 2021/1/28. “2020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cholarlyCommons, < https://repository.upenn.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019&context=think_tanks>; G0108981005;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7114; https://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137114/1/100501.pdf
-
8
المؤلفون: 馬準威
Relation: 全文連結 http://dx.doi.org/10.6342/NTU201903022;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121359;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bitstream/987654321/121359/1/index.html
-
9Dissertation/ Thesis
المؤلفون: 張捷茵
المساهمون: 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中國大陸組
وصف الملف: 99 bytes; text/html
Relation: http://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45461; http://ir.lib.pc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45461/2/index.html
-
10Dissertation/ Thesis
المؤلفون: 方盈臻, Fang, Ying-Chen
المساهمون: 政治經濟研究所, 王宏仁, Wang, Hung-Jen
مصطلحات موضوعية: 修昔底德陷阱, 權力轉移理論, 認知, 冷戰, 美中關係, Thucydides’s Trap, Power Transition Theory, Cognition, Cold War, Cross-US relation, socio, scipo
-
11Dissertation/ Thesis
المؤلفون: 侯俊榮
المساهمون: 郭武平
مصطلحات موضوعية: 習近平,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修昔底德陷阱, 亞太再平衡, Xi jin-ping, A Great Nation's Diplom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ucydides Trap, Asia Pacific rebalancing strategy
وصف الملف: 1431623 bytes; application/pdf
Relation: G0103981008;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0552; http://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100552/1/100801.pdf
-
12Dissertation/ Thesis
المؤلفون: 侯俊榮
المساهمون: 郭武平
مصطلحات موضوعية: 習近平,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修昔底德陷阱, 亞太再平衡, Xi jin-ping, A Great Nation`s Diplom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ucydides Trap, Asia Pacific rebalancing strategy
وصف الملف: 1431623 bytes; application/pdf
Relation: 書籍及期刊\n「中國走向全球:不完全的大國」,中共中央編譯局,2015年2月2日。\n孔根红,「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應著力處理好十個重要關係—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外交工作重要講話的體會」,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5年12期。\n王鴻剛,「『中』美『合作夥伴關係』新定位評析」,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11年第2期。\n朱新民,「2014年中國大陸政治情勢展望」,亞太和平月刊。\n周志杰,「中共「十八大」後對外政策展望」,亞太和平月刊,第4卷第11期。\n金燦榮,「周邊處理好,大的矛盾就控制住了」,世界知識,2013年24期。\n金燦榮,「當前『中』美關係的問題與出路」,國際觀察,2014年第1期。\n柏學翥,「『一帶一路』外交戰略與習近平道義領導力」,領導科學,2015年第13期。\n胡鞍鋼,「攜手四海 共贏世界 大國外交的中國風範透析」,人民論壇,2014年6期。\n張加博,「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新威脅』:非傳統安全」,法制與社會,2014年03期。\n曹綠,「試論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理論內涵與思想創新」,國際觀察,2015年6期。\n陳須隆,「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2015年3月10日。\n進藤榮一、崔岩,「虛幻的中國威脅論——中國軍事與外交戰略視角的理性分析」,日本研究,2014年3期。\n楊潔勉,「中國特色外交的實踐自覺和理論自覺」,外交評論,2014年第1期。\n楊潔勉,「在紛繁複雜的國際形勢中開創中國外交新局面」,國際問題研究,2014年第1期。\n楊潔篪,「努力開拓中國特色公共外交新局面」,求是雜誌,2011年4期。\n葉自成,「原點之思:歷史、典籍中的執政思想源泉—傳統文化精華與習近平治國理念」,人民論壇,2014年1期。\n劉泰來,「習近平構建中國特色對外話語體系的戰略思維」,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1期。\n網路資料\n“Thoughts from the Chairman: Xi Jinping Unveils his Foreign PolicyVision”,Christopher K. Johnson/ CSIS網站2014.12。\n 「大陸-俄羅斯2013年1-11月貿易額約81晚美元,同比增長0.5%」,2013年12月25日下載,《中國商務部網站》http://countryrepot.mofcom.gov.cn/indexType.asp?p_ coud==%B6%ED%C2%DE%CB%B9 °\n「中共對國際局勢與戰略安全評估」,政策委員會大陸情勢雙週報1673期,2014年8月28日。http://www1.kmt.org.tw/article.aspx?mid=44&aid=32174,2016年4月23日檢索。\n「中西語境中的中國自信」,FT中文網,2010年07月29日。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33814?full=y,2016年1月14日檢索。\n「中國走向全球:不完全的大國」,中共中央編譯局,2015年2月2日。http://www.cctb.net/wxzl/zttj/201502/t20150202_317773.htm,2015年9月19日檢索。\n「中國爭取琉球主權有理有據」,2013年5月10日,〈文應網〉,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5/10/WW1305100003.htm。\n「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的聲明」,2013年11月23曰,〈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3-l l/23/c 125750439.htm。\n「王毅: 2013年中國外交最鮮明的特點是主動進取」,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2014年3月8日。 http ://www.fmprc.gov.cn/mfa- chn/wjdt 611265/wjbxw-611271/t1135277.shtml,2016年4月11日檢索。\n 「王毅:探索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路」,人民網,2013年8月9日。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809/c112851-22507356.html,2015年9月4日檢索。\n「王毅談2014中國外交兩大方向:服務國內全面深化改革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2014年3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http://www.fmprc.gov.cn/mfa- chn/wjdt- 611265/wjbxw- 611271/t1135279.shtml。\n「四大關鍵字解讀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中國社會科學報,609期(2015年1月),頁4-9。\n「外交部長:2014,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風生水起」,中國新聞網,2014年12月31日。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12-31/6929045.shtml,2016年1月11日檢索。\n 「朴槿惠擬打破美口中出訪慣例,訪美後訪華」,2013年4月22日,〈環球網〉,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3-04/3857531 .html。\n 「沈大偉:從習近平訪美觀察『中』美關係的十大指標」,南早中文網,2015年9月23日。http://www.nanzao.com/tc/international/14ff4b37318fb11/shen-da-wei-cong-xi-jin-ping-fang-mei-guan-cha-zhong-mei-guan-xi-di-shi-da-zhi-biao,2015年10月9日檢索。\n「京媒: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是重大探索」,中國評論新聞網,2013年7月1日。http://hk.crntt.com/doc/1026/0/7/2/102607281.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2607281,2016年1月13日檢索。\n「美「中」日爭鋒的東亞安全局勢」,政策委員會大陸情勢雙週報1700期,2015年10月29日。http://www1.kmt.org.tw/article.aspx?mid=44&aid=34663,2016年4月20日檢索。\n「美「中」競合複雜與平衡策略」,政策委員會大陸情勢雙週報1685期,2015年3月12日。http://www1.kmt.org.tw/article.aspx?mid=44&aid=34347, \n「美前駐中大使洪博培:中國第五代領導人較強勢霸道」,2012年7月19日,(自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l/19/todav-p10.htm。\n 「美智庫報告:應制訂新戰略明確回應習近平的民族主義外交政策」,博聞社,2016年3月5日。http://bowenpress.com/news/bowen_72624.html,2016年3月13日檢索。\n「袁鹏:中國新一輪改革與『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國際網,2015年4月23日。http://comment.cfisnet.com/2015/0423/1301219.html,2015年9月30日檢索。\n「參院選舉大勝,安倍完全執政」,2013年7月22曰,〈中國時報〉,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3865/112013072200072.html。\n「習近平:加快發展職業教育 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新華網,2014年6月23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6/23/c_1111276223.htm, \n「習近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新華網,2013年3月17日。http://news.xinhuanet.com/2013lh/2013-03/17/c_115055434.htm,2016年1月22日檢索。\n「習近平:把一個更加美好的『中』美關係留給子孫後代」,國際在線,2015年9月26日。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42071/2015/09/26/7551s5116511.htm,2015年9月26日檢索。\n「習近平: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新華網,2014年4月15日,http ://news.xinhuanet.com/ politics/2014-04/15/c-1110253910.htm,2016年4月12日檢索。\n「習近平:開展周邊外交要有立體多元跨越時空視角」,2013年10月25日,〈南方網〉http://big5.southen.com/gate/big5/news.southen.com/z/2013-10/25/content¬_ 82748645.htm。\n「習近平出席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網,2014年11月29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1/29/c_1113457723.htm,2015年9月16日檢索。\n「習近平外交戰略思想」,人民論壇,2014年2期,頁14-15。\n「習近平的外交政策思維與措施」,政策委員會大陸情勢雙週報1638期,2013年3月1日。http://www1.kmt.org.tw/article.aspx?mid=44&aid=9412,2016年4月16日檢索。\n「習近平的國際戰略思維與佈局」,政策委員會大陸情勢雙週報1681期,2014年12月18日。http://www1.kmt.org.tw/article.aspx?mid=44&aid=33568,2016年5月7日檢索。\n「習近平會見巴羅佐就深化『中』歐關係提出三點意見」,2009年10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網站〉,http://bie5.gov.cn/gate/big5/www.eov.cii/ldhd/2009-10/09/content 1434103.htm。\n「習近平會見德國總理梅克爾 促加強兩國合作」,美麗島電子報,2015年10月30日http://www.my-formosa.com/DOC_90414.htm,2015年11月8日檢索。\n「習近平概括『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新華網,2013年6月10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6/10/c_116107914.htm,2015年9月5日檢索。\n「習近平應約會見日首相安倍晉三」,京華網,2015年4月23日。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5-04/23/content_192332.htm,2015年10月19日檢索。\n「習近平總書記闡釋:中國夢」,新華網,2013年5月7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7 3-08/09/c_125142192.htm,2016年1月15日檢索。\n「彭濤:中國政治發展『頂層設計』質疑」,新唐人電視台新聞資訊評論,2013年10月23日。http://www.ntdtv.com/xtr/b5/2013/10/23/a989072.html,2016年1月13日檢索。\n「最高層著手『頂層設計』,中國周邊外交提速升級」,人民網,2013年10月27日。 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2013/1027/c1001-23339772.html,2015年9月7日檢索。\n「港媒:習近平深化改革頂層設計師身份漸顯」,新華網,2014年6月21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t.com/politics/2014-06/21/c_1111252643.htm,2016年1月15日檢索。\n「開啟面向全球的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黃金時代——外交部長王毅談習近平主席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人民網,2015年10月24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024/c1001-27734956.html,2015年11月2日檢索。\n「傳中方擬在東海新開發7座油汽田,日稱將確認事實」,2013年7月18曰,〈環球網〉,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3-07/4146321 .html。\n「楊潔篪:習近平主席訪美將加深『中』美兩國人民友誼」,人民網,2015年9月12 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2015/0912/c1001-27574927.html,2015年9月20日檢索。\n「聚焦中國外交轉型清華國際安全論壇熱議外交未來變化」,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2012年11月18日。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iis/7249/2012/20121121091113017926259/20121121091113017926259_.html,2016年1月13日檢索。\n2012年1月5曰,美國總統歐巴馬罕見親臨五角大樓,發表題爲「維持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21世紀國防的優先任務」新版國防戰略報告。\nRandall L. Schweller, “Managing the Rise of Great Power: History and Theory,” Engaging China:The Management of an Emerging Power. Eds. Alastair Iain Johnston and Robert S. Ross (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 1999), pp.1-31.\n中共研究雜誌社,「中共年報2012」,中共研究雜誌社,2012年5月1日,頁4-1-4-6。\n中共研究雜誌社,「中共年報2014」,中共研究雜誌社,2014年4月1日,頁4-1-4-5。\n孔根红,「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應著力處理好十個重要關係—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外交工作重要講話的體會」,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5年12期,頁73-82。\n方彬,「智庫:習近平新政治觀的思想內涵和理論基礎」,中國評論新聞網,2016年2月13日。http://hk.crntt.com/doc/1041/1/9/4/104119455.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4119455&mdate=0213002727,2016年2月23日檢索。\n木春山,「2014年中國外交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大公網,2014年12月29日。http://news.takungpao.com/world/exclusive/2014-12/2870090.html,2016年1月11日檢索。\n王東,「中國經濟崛起與『唱衰中國經濟』的悖論」,經濟與管理評論,2012年5期,頁31-33。\n王逸舟,「升級版的中國外交 新一屆領導人外交戰略七個關鍵字」,人民論壇,2014年第6期,頁22-29。\n王毅,「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路」,外交觀察,2014年3月18日。http://www.faobserver.com/NewsInfo.aspx?id=9752,2016年1月13日檢索。\n王毅,「指導新形勢下中國外交的強大思想武器──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人民網,2015年2月12 日。http://cpc.people.com.cn/n/2015/0212/c64102-26552026.html,2015年9月16日檢索。\n王鴻剛,「『中』美『合作夥伴關係』新定位評析」,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11年第2期。\n外交部黨委中心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理論新境界」,求是,2013年第4期,頁63-70。\n朱峰,「國際戰略格局的演變與中日關係」,人民網,2014年11月15日。http://world.people.com.cn/n/2014/1115/c1002-26031706.html,2015年11月1日檢索。\n朱新民,「2014年中國大陸政治情勢展望」,亞太和平月刊,第6卷第1期,頁14。\n吳心伯,「大國外交:挑戰與應對」,外交觀察,2013年4月14日。http://www.faobserver.com/Newsinfo.aspx?id=8412,2016年1月10日檢索。\n吳榮義,「我國是否加入亞投行的戰略性思考」,新台灣國策智庫,2015年4月14日。http://www.braintrust.tw/article_detail/2050%E5%90%B3%E6%A6%AE%E7%BE%A9,2016年5月30日檢索。\n吳懷中,「中國的日本政治研究30年綜述」,人民網,2013年8月9日。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0809/c1002-27433182.html,2015年11月1日檢索。\n李志永,「大國外交的中國特色之論中國特色的外交範式及目標取向」,太平洋學報,2015年第2期,頁10-17。\n李英明,「島爭難息 中日能冷靜?」,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2年9月3日。http://www.npf.org.tw/1/11260,2015年10月12日檢索。\n李英明,「歐習會/陸美談競合不比拳頭硬」,聯合新聞網評論,2015年9月28日。http://udn.com/news/story/7339/1214515-%E6%AD%90%E7%BF%92%E6%9C%83%EF%BC%8F%E9%99%B8%E7%BE%8E%E8%AB%87%E7%AB%B6%E5%90%88-%E4%B8%8D%E6%AF%94%E6%8B%B3%E9%A0%AD%E7%A1%AC,2015年10月2日檢索。\n沈旭暉,「點評中國:習近平時代中國外交的十大特色」,BBC中文網,2015年11月16日。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5/11/151116_cr_xijinping_diplomacy,2016年1月10日檢索。\n沈有忠,「中德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的發展及其影響」,展望與探南,104年7月,頁42-61。\n周方銀,「大國外交需要軟硬兼施」,人民網,2012年9月17 日。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2/0917/c112851-19028317.html,2015年9月22日檢索。\n周志杰,「中共「十八大」後對外政策展望」,亞太和平月刊,第4卷第11期,頁30-38。\n林正義,「美國與中國大陸在南海衝突持續升高」,亞太和平月刊,第6卷第9期,頁17。\n金燦榮,「周邊處理好,大矛盾就控制住了」,世界知識,2013年24期,頁11-17。\n金燦榮,「當前『中』美關係的問題與出路」,國際觀察,2014年第1期,頁23-29。\n金燦榮、王浩,「十八大以來中國外交的新理念和新特點」,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3期,頁26-30。\n前美國務卿柯琳頓2011年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 )锥誌中,將美國亞太政策定位爲「前沿部署」外交(Forward-deployed Diplomacy),將達循6個闋鍵行動方針,包括: 1.加強雙邊安全聯盟;2.深化美國與新興大國的關係,包括大陸;3.參與區域性多邊機構:4.擴大貿易和投資;5.打造一種有廣泛基礎的軍事存在;6.促進民主和人權。參見:Hillary Clinton,"America`s Pacific Century",Foreign Policy,November2011 .http://www.forcignpolicv.com/articles/2011/10/11/amcricas pacific centurv?print=vcs&hidecomments=ves&Dage=full.\n柏學翥,「『一帶一路』外交戰略與習近平道義領導力」,領導科學,2015年第13期,頁8-9。\n美國在2012年初發布的鑑隊全球部署新戰略中指出,爲因應中國大陸軍事崛起,未來10至15年將轉移高達1/3戰艦至東海、南海等西太平洋海域°\n胡鞍鋼,「攜手四海 共贏世界 大國外交的中國風範透析」,人民論壇,2014年6期,頁23-29。\n范世平,「從中日關係發展看習近平的外交思維」,觀策站,2015年10月14日。http://www.viewpointtaiwan.com/%E5%BE%9E%E4%B8%AD%E6%97%A5%E9%97%9C%E4%BF%82%E7%99%BC%E5%B1%95%E7%9C%8B%E7%BF%92%E8%BF%91%E5%B9%B3%E7%9A%84%E5%A4%96%E4%BA%A4%E6%80%9D%E7%B6%AD/,2015年10月17日檢索。\n郇慶治,「『中』歐『全面合作夥伴關係』:回顧與展望」,國際論壇,2014年2期,頁21-28\n倪世雄、潛旭明,「十八大以來的中國新外交戰略思想初析」,人民論壇,2014年第6期,頁32-35。\n馬振崗,「習近平主席外交戰略新特點」,人民網,2014年2月18 日。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218/c367550-24393622.html,2015年10月1日檢索。\n馬振崗,「習近平主席外交戰略新特點」,人民網,2014年3月20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320/c1001-24688444.html,2015年9月4日檢索。\n常紅、康登慧、陳冰潔,「綜述:習近平的新型大國關係外交戰略是這樣煉成的」,人民網,2016年2月13日。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6/0213/c1002-28120530.html,2016年3月13日檢索。\n張加博,「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新威脅』:非傳統安全」,法制與社會,2014年03期,頁12-15。\n張林初,「2013年歐洲形勢與『中』歐關係的主要特點」,和平與發展,2014年 01期 (2014 / 03 / 20),頁28-38。\n曹綠,「試論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理論內涵與思想創新」,國際觀察,2015年6期,頁75-86。\n盛洪,「中國在國際關係中的雙重身份」,FT中文網,2014年09月16日。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8202?full=y,2016年1月14日檢索。\n郭小琴、王公龍,「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新世紀以來中國對美外交思想研究」,國際展望(上海),2013年1月。http://risechina.blogspot.tw/2013/03/blog-post_4402.html,2015年9月4日檢索。\n郭武平,「2015年習近平訪俄研析」,展望與探南,104年6月,頁5-10。\n陳一新,「習安峰會偶遇 中日能重修舊好?」,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3年9月10日。 http://www.npf.org.tw/1/12691,2015年10月17日檢索。\n陳先奎,「大國外交需有價值觀輸出」,環球網,2013年7月29日。http://opinion.huanqiu.com/opinion_world/2013-07/4180943.html,2016年1月10日檢索。\n陳志芬,「英媒觀察:中國軍費和『維穩』開支」,BBC中文網,2014年3月5日。http://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2016/06/160613_orlando_gunman_identity,2016年3月22日檢索。\n陳欣之,「從中共『主場外交』論析美『中』關係與中國大陸區域戰略之成效與前景」,亞太和平月刊,第6卷第12期,頁11。\n陳須隆,「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2015年3月10日。http://www.ciis.org.cn/chinese/2015-03/10/content_7735037.htm,2015年9月21日檢索。\n陳蔚芳,「歐盟的中國政策:戰略夥伴關係的實踐」,問題與研究,103年3月,頁69-92。\n陸克文,「習近平治下的『中』美關係」,Asia Society,2015年4月。http://asiasociety.org/files/USChina21_Chinese_1509.pdf,2015年9月29日檢索。\n曾復生,「『中』俄強國夢 挑戰與矛盾重重」,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5年8月17日。http://www.npf.org.tw/3/15312,2015年11月2日檢索。 http://m.voachinese.com/a/different-sounds-in-russia-and-china-coperation-20150703/2847698.html,2015年7月3日檢索。\n曾復生,「習近平的國安戰略思維與佈局研析」,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4年6月11日。http://www.npf.org.tw/post/2/13708,2015年9月1日檢索。\n辜寬敏,「兄弟之邦-台灣與中國關係芻議」,新台灣國策智庫,2014年6月20日。http://www.braintrust.tw/article_detail/1905%E8%BE%9C%E5%AF%AC%E6%95%8F2014-06-20,2016年6月3日檢索。\n楊潔勉,「中國特色外交的實踐自覺和理論自覺」,外交評論,2014年第1期,頁5-12。\n楊潔勉,「在紛繁複雜的國際形勢中開創中國外交新局面」,國際問題研究,2014年第1期,頁7-13。\n楊潔勉,「站在新起點的中國外交戰略調整」,國際展望,2014年第1期,1-13。\n楊潔篪,「各國要同舟共濟 而非同舟共擠」,中國評論新聞,2013年3月9日。http://hk.crntt.com/doc/1024/6/3/4/102463444.html?coluid=59&kindid=0&docid=102463444,2016年1月13日檢索。\n楊潔篪,「努力開拓中國特色公共外交新局面」,求是雜誌,2011年4期,頁43-46。\n楊潔篪,「新形勢下中國外交理論和實踐創新」,人民網,2013年8月16日。http://cpc.people.com.cn/n/2013/0816/c64094-22584472.html,2016年1月13日檢索。\n葉自成,「原點之思:歷史、典籍中的執政思想源泉—傳統文化精華與習近平治國理念」,人民論壇,2014年1期,頁48-58。\n賈立政、陳陽波、魏愛雲、張瀟爽、嚴俊,「習近平外交戰略思想」,人民論壇,2014年第6期,頁2-9。\n趙可金,「中國周邊外交戰略重在立威增信」,人民論壇,2014年第19期,頁23-29。\n趙可金,「解讀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共識網,2013年7月8 日。http://www.21ccom.net/articles/qqsw/zlwj/article_2013070887239.html,2015年9月22日檢索。\n趙鳴文,「新形勢下的『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104年5月,頁48-56。http://www.oyyj-oys.org/Magazine/Show?id=1627,2015年11月1日檢索。\n劉泰來,「習近平構建中國特色對外話語體系的戰略思維」,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1期,頁11-17。\n蔡明彥,「中國成立國安委:體制改革或個人擴權?」,台灣新社會智庫,2014年3月31日。http://www.taiwansig.tw/index.php/%E6%94%BF%E7%AD%96%E5%A0%B1%E5%91%8A/%E5%85%A9%E5%B2%B8%E5%9C%8B%E9%9A%9B/5905-%E4%B8%AD%E5%9C%8B%E6%88%90%E7%AB%8B%E5%9C%8B%E5%AE%89%E5%A7%94%EF%BC%9A%E9%AB%94%E5%88%B6%E6%94%B9%E9%9D%A9%E6%88%96%E5%80%8B%E4%BA%BA%E6%93%B4%E6%AC%8A%EF%BC%9F,2016年1月16日檢索。\n蔡明彥,「第15 屆歐中峰會與歐中關係觀察」,中興大學全球和平與戰略中心,2012年11月8日。http://cgpss.nchu.edu.tw/publish/publish.php?Sn=34,2015年11月8日檢索。\n鄧聿文,「習近平的威權為體與親民為用」,FT中文網,2014年01月23日。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4528?full=y,2016年1月14日檢索。\n閻學通,「大國外交得區分敵友」,中國評論新聞網,2014年8月25日。http://www.zhgpl.com/doc/1033/5/4/0/103354026_3.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3354026&mdate=0825100618,2015年9月12日檢索。\n儲百亮,「習近平與美國平起平坐的雄心與不安」,紐約時報中文網,2014年11月12日。http://cn.nytimes.com/china/20141112/c12china/zh-hant/,2016年1月14日檢索。\n薛理泰,「美中日戰略博弈局面或變」,中國評論新聞社(香港),2014年1月9日。http://hkmag.crntt.com/crn-webapp/mag/docDetail.jsp?coluid=61&docid=102970140&page=1,2015年9月1日檢索。; G0103981008;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0552; https://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100552/1/100801.pdf